“五步”教学“觅”词心

2023-07-24 15:52钟松莲
江西教育B 2023年6期
关键词:五步清平乐村居

钟松莲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灿若繁星、文质兼美的古诗词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不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笔者针对古诗词教学过于关注结构和词义的剖析讲解问题,提出了“五步”教学法,旨在变教为导,引发探究,品读感悟,通过灵活的点拨、适时的评价与激励,使原本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古诗词变得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现以《清平乐·村居》为例,笔者将结合“五步”教学法,详细阐释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自主探究,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词之妙不仅在于它勾勒了一幅幅令人回味的画卷,讲述了一段段优美动听的故事,而且在于它通过短短数十字,凝结了古人无数的智慧和理想。教学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引导他们关注文字、图片,从搜集的信息资料中筛选,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在这样的交流探究中,诗人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丰满,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故事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笔者鼓励学生课前自主搜集词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的背景故事,学生认真搜集、筛选、总结,了解到: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致使生灵涂炭,百姓纷纷扛起起义大旗。在起义军中,有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智勇双全被委以拟写全军文书、保管军中大印的重任。一天,他推荐的义端和尚偷走军中大印,首领震怒,要杀他问罪。这名年轻人冷静地向首领分析了义端和尚偷印的原因,并立下军令状,一定砍了义端和尚,夺回军印。于是,他骑上快马,翻山越岭,终于追上了逃窜的义端和尚,并带着义端和尚的头颅和军印,回营复命。后来,他不断地向朝廷上报克敌救国的策略,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意见不被采纳,四十二岁时受投降派排挤,归隐于现江西上饶的一个宁静的小乡村中。他便是辛弃疾。学生被辛弃疾的智勇双全却遭遇罢免排挤的坎坷经历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希望投入古诗词的学习中。

二、创新导入,营造氛围激趣

成功的教学,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取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学好古诗词增添动力。

《清平乐·村居》教学伊始,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笔者带着学生欣赏精美的国画作品,告诉他们国画又称“丹青”,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它讲究用墨的浓淡、线条的疏密,有时还留有许多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听着笔者的讲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还了解了国画的特点——留白,为后面品悟词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埋下伏笔。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对国画的认识,为课文插图命名,学生在兴奋、活跃的状态下,说出了不少具有特色的画名。这一图文结合的导入方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

三、重视朗读,熟读成诵见文义

读,特别是熟读,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词具有音韵美、节奏美,特别适合朗读。教学中,笔者富有情感地范读古诗词,让学生通过语句的停顿、词语的选择、语气的轻重、节奏的舒缓来感受古诗词的大意,进而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读通古诗词后,笔者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停顿、语调、语气。至此,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浓厚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在听读感受、自读自悟中,品味古诗词独有的韵律之美,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体悟中入情入境。

四、揣摩语言,品析词句悟主旨

古诗词与现代文不同,它语言凝练、文约意丰。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讲解意象上,即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只有理解了意象,学生才能被古诗词中营造的意境、蕴含的哲理打动,才能真正体会古诗词的情感。

教学中,笔者通过“喜”字引导学生品析,带领学生思考是什么让辛弃疾这么喜欢?这么欣喜? 连续不断的追问使学生明白:“喜”字总领全词,小儿顽皮淘气,大儿、中儿勤劳孝顺,老翁、老妇生活和美,幸福安宁的画面跃然纸上,“喜”字正是贯穿全词的词眼啊!读古诗词贵在“入乎其内”“心心相印”,教师应让学生提笔走入老两口的内心世界,想象他们聊天的内容。此时,可以让学生提笔补白:喝着小酒,“吴音相媚好”的老两口在聊些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仿佛走入了这千年前的古老乡村,走进了词中翁媪的内心世界,古诗词的意境美和情趣美得到了彰显。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认真揣摩语言、品读悟情,才能渐入佳境,领会古诗词的主旨。

五、拓展链接,学法迁移“觅”词心

古诗词灿若星河,其中流传了许多经典名句,这些名句往往是作者“捻断数茎须”后的心血。教学中,教师可以链接与所学古诗词相关或相似的其他诗歌,两相对照,丰富意象,进行学法迁移,这样既能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又丰富拓展了学习内容,加强了语言积累。

在《清平乐·村居》教学之末,笔者引入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并将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通过理解分析,能明白:两首词,虽是两个主题、两种境界,但都体现了詞人的愿望——希望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加实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结合具体学情,灵活运用教学模式,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给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使其乐学、会学,一步步探寻、贴近词人的内心,从而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五步清平乐村居
村居
清平乐
《村居》高鼎
村居
村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现代散文“五步”快速阅读法
挪穷窝 斩穷根“五步”搬迁保脱贫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