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异地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路径研究

2023-07-25 04:54陈潘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书院制一站式党建

陈潘

摘 要:高校异地校区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党组织力量渗透不足、治理体系松散、思政工作难以深入等现实困境。“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书院在目标维度、党建引领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高校可通过书院建设,构建党建共同体、织密党组织管理体系、同构学生社区思政引领场域,推动异地校区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社区;党建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高校要“在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的覆盖面”[1]。学生社区成为高校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也为异地校区探索高质量党建工作模式提供了路径选择。

高校异地校区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

高校异地办学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为扩张高等教育规模、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改善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异地办学,是指“高校在主校区所在城市外,建立分校区或办学机构以及开展的各种办学活动”[2],各校区运行管理布局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按年级横切布局、按学院纵切布局和按功能切割布局”[3]。按照异地校区的运行管理布局模式,本文着重研究“按年级横切布局”类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按年级横切布局的多校区管理中,主要是以年级作为划分标准,不同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不同的校区,如南方医科大学(大学一、二年级在佛山顺德校区,大学三至五年级及研究生在广州校区)。此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如何建立健全多校区党建工作机制,统筹多校区党建工作发展。具体困境主要表现在:

1.党组织力量渗透不够。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组织坚强有力,先进的思想、正确的路线才能落到实处,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021年,中共中央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加强高校低年级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可以依托重大项目组、科研平台或者学生社区等设置师生党支部,注重在本专科低年级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4]。然而,在“按年级横切布局”的多校区办学模式中,异地校区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党员数量较少,高校各二级党组织在低年级学生中较难组建党支部,学生党建主要采用延伸式的党建模式,异地校区和校本部学生归属同一个党支部且主要设置在校本部,导致异地校区学生党组织建设不健全;异地校区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较难经常开展,学生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充分、党员教育活动效果欠佳;校本部培养联系人较少也难以去往异地校区与学生面对面思想交流,党组织力量在学生中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渗透亟须加强。

2.学生社区治理体系松散。加强学生社区治理是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异地校区学生社区治理中存在领导体制不完善、治理主体多元但不协同、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不充分等问题。在治理体制上,党的建设引领社区治理作用发挥不够。在“按年级横切布局”异地校区中,常以成立校区管理委员会党委或党总支来加强整个校区管理,但学生社区党组织建设不健全,治理缺乏统一的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党建引领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在治理主体上,学生社区育人力量协同不够。鉴于高校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范式和各职能部门对于非本部门职责之外工作的成本考量,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力量难以下沉到学生中间,学生社区治理的资源整合和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未形成主体多元协同的局面。在学生参与上,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意识弱化、合法途径缺失,合理诉求难以得到表达,导致出现学生即使有了需求和利益相关也难以参与社区意见表达和协商治理的问题。

3.时空区隔导致思政工作难以深入。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员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高校异地办学中,异地校区教师大多居住在校本部,形成一种异地校区“走教”现象,教师每天去异地校区完成专业课教学后基本就会返回校本部,与学生空间共处、时间共用的第二课堂教育机会很少,难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和思想教育,难以实现 “人在哪,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的动态覆盖。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5]。为此,突破异地校区的时空区隔,在学生社区生活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赋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得极为重要而又迫切需要。

“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书院制教育的耦合逻辑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价值旨归。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角度进行管窥,“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书院制教育的耦合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一站式”学生社区目标维度与书院制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方向和目标。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立德树人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10月,教育部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将学生社区建设成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从育人目标定位上看,“一站式”学生社区与书院制教育都注重对学生 “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旨在通过促进学生社区居住空间和文化育人空间的二元统一,将社区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要求与书院制思政教育功能的契合性。书院作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党建要求尤其是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服务建设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政治建设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院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推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和管理服务体制的改革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实践、融入学生生活成长日常。在组织建设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院都要求将不同学院的育人力量、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整合起来,网格化建立跨年级、跨专业、师生结合的党组织,扩大低年级学生党组织覆盖面,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渗透力。在服务建设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院都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管理服务力量常态化深入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关心”的、满足学生“需要”的,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3.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法维度与书院制教育实践路径的协同性。“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法论,是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具体实践。在治理体制和治理主体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院强调多元育人主体的协同和多领域育人资源的整合。“一站式”学生社区要求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压到学生中间,书院通过“院务委员会”加强学院、书院教育管理力量的整合,都是要将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应用到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和教育实践中去,有效激发学生社区育人活力和内生动力,形成学生社区治理共同体。在学生参与治理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院都强调学生权益维护和治理参与的主动性,以楼层、社区委员会、学生党团组织为主要载体,搭建学生参与社区共同治理的平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服务与教育。

书院制教育视角下异地校区学生社区党建模式构建路径

基于异地校区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及书院制教育与“一站式”学生社区三重逻辑耦合,异地校区可通过书院这一载体打造党建共同体、促进组织建设一体化、同构思政引领场域,创建一个具有一体性、互动性和主动性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实现党的领导“一竿子到底”,学生党建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空白”的工作目标。

1.打造书院党建共同体,优化多校区党建工作布局。党建工作布局关系到多校区党建工作的总体设计与发展路径,是多校区协同并进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书院党建共同体就是要构建一个包含各种党建主体、促进主体间合作、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整合力的有机行动系统。一是促进异地校区学生党建管理组织机构结构化,建设书院党总支,发挥党委的总体统筹协调功能,促进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力量下沉,确保党始终成为学生社区治理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统筹多校区党建资源,促进行政职能部门、学院、书院组织体系有机融合,建立职能部门、学院、书院、社区之间的互动聚合关系,推动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专兼职辅导员、服务管理人员、朋辈导生等育人资源有效整合,推动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学生家庭等共同加入社区育人队伍,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的育人格局。三是强化学生社区党建制度建设,增强组织内部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在学生社区内建立并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并将其与社区治理、优秀党支部评比、优秀党员评选及党员宿舍建设等绩效考核和工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度规定和激励措施增强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和文化认同,培育学生社区党建公共价值,最终形成一致行动目标。

2.“网格化”织密党组织管理体系,促进组织建设一体化。消解学生社区党组织建设不健全、党建力量渗透不充分这一抑制因素,要加强学生社区内党组织的网格化管理,实现党的领导横到边、纵到底。一是建立“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楼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楼层、班级、宿舍学习小组”主体组织体系,将党组织建设覆盖到学生社区内所有学生。二是构建“书院+学院党组织”“书院+机关党组织”的辅助组织体系,与学校机关党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等联合建立联系制度,聘任学业导师中的党员教师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教师。三是逐步构建“楼宇党员工作组—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党建中心”三级社区党建服务工作体系,将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社区成员的发展需求、权利保护与诉求表达结合起来,促使社区成员与党组织之间建立起心理及情感上的联结,提高社区成员之间、社区成员与党组织间的凝聚力。四是成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按照“小型、灵活、多样”的原则,按照楼宇或学生特长或为完成某项任务、发挥某一特定功能等原则组织学生党员成立功能型党支部,赋予思政功能、组织功能和教育功能及不同的“特殊”功能,如学习帮扶、社区管理、志愿服务等,以主动回应社区学生的利益需求,借助服务促进政治引领的全面深化。

3.消解多校区时空阻隔,同构书院思政引领场域。打破多校区师生间的时空阻隔,关键就是要让师生共处同一场域。一是构建支持性学生社区,建设书院社区育人综合体。在书院内“一体化”建设学习研讨室、阅览室、党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生活体验室等教育、服务功能区,统筹开展学生社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学习、生活、教育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师生交流等提供空间场所。二是健全教师进入书院工作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统整教师“教书”与“育人”功能,让教师在深入学生社区中开展教育活动有激励、有保障、有获得感。例如:南方医科大学在职称评聘、绩效激励等中对书院学业导师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工作量认定,成立了教师工作室、工作坊、导师沙龙、名师面对面等线下交流平台,让专家教授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領和学习辅导。三是构建“主渠道+微场域”党建模式,通过建立书院党员微信群、党建宣传栏等方式,营造党建红色文化,努力打造“微党课”“微分享”“微实践”“微公益”的“四微”工作载体,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红色宣讲、学习交流等活动,让所有学生时刻认识到党员就在身边,党组织的关心就在身边。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对异地校区办学政策进行调整,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新政的实施促使异地校区办学从快速发展到逐步控制,也不得不再次审视异地校区办学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及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治理难题。通过书院这一载体创新异地校区党建工作模式,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党建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和育人作用,将党的理论、理念、政策和要求全方位渗透进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各方面,打造一个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学生社区教育新格局。当然,高校在依托书院主动寻求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社区质量变革路径的同时,要充分考量学校党建整体维度、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明晰学生社区各党建主体责任、理顺工作机制、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切实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 “书院制教育视角下高校异地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JKDJ006);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书院制背景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GXSZ01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EB/OL]. (2017-03-01)[2023-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moe_1417/201703/t20170310_298978.html.

[2]田凤,姜宇佳.高校异地办学的利弊分析及其分类治理[J].教育发展究,2022,42(5):9-14.

[3]王红锌,姜欣,胡献孔,等.高校多校区协同发展的运行管理机制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366-375.

[4]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 (2021-04-22)[2023-03-10].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22/content_5601428.html.

[5]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 (2020-04-28)[2023-03-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6] 刘海燕.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发展路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8(1):56-60.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书院制一站式党建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