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2023-07-26 02:28王昊宇
高考·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高中体育立德树人

王昊宇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作为高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学科,需要教师将思政建设合理融入其中,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文章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希望能够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各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各学科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中体育课程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对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将其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最大化地发挥出其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接受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正确引领,促进体育学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体现体育课程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简单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中体育学科更好地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二者协同育人的作用。推动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除了体现出理想的教化功能,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之外,还可以推动学生基本理性水平的发展,显著提升其政治素养。例如,教师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排球、篮球和足球等集体运动项目中,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专业技术能力,还有助于其感悟,逐渐形成规则意识、体育道德、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等,使自身朝着正确的体育道德综合素养方向不断发展[2]。

(二)优化体育课程改革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高中体育教师可以不断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有效构建起基于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新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更有效地落实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学科核心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中体育在教学过程中,以“立德”为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将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思政理念的正确引导实现“以体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获得思想政治引导,提高思想道德认知,帮助高中体育实现“树人”的根本目的。

(三)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理念的提出既是“体育大国”理念的现代化转型,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高中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目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是体育强国建设路途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而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体育学科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职责。构建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校体育学习,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对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思政教育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决定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深度,然而,在當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只关注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讲解、传授,而忽略了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导致教学实践难以适应当前创新性和多样性的体育改革浪潮,这就会给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一定阻碍。同时,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部分高中体育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对体育思政教育的认识程度不足,形成了“唯成绩论”“重技能、轻思政”等教育思想,忽视了“以德育体”的重要性,导致体育课程教学沦为变相的“放松”“休闲”活动,抑制了体育课程思政功能的发挥[3]。

(二)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困难,缺乏体系建设

当前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面临着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困难、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由于高中体育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认知和重视程度,往往都是按部就班地开展体育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只是围绕教学大纲和高考要求而展开,没有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或是对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得较为零散和浅显,这就导致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难以充分融入高中体育专业知识教学中,无法体现出思想政治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导向功能[4]。

(三)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足,方式方法单一

一方面,受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程思政方面,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往往只具备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缺少足够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需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理论,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较为僵硬,很难发挥出体育课程思政作用;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作为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核心,需要教师在研究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充分结合起来,才可以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分析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发现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不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难以落实到位。

(四)思政教育评价体系落后,难以发挥实效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考核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体系,然而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时,大多数教师都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育动作技能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练习运动技能时,缺乏完善人格、提升修养的积极性。此外,在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还缺乏针对性的监督保障机制来确保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落实,导致高中体育教师与学校难以充分形成合力,使得高中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成为“一纸空谈”。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增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意识,明确课程目标方向

体育教师是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学习,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明确课程目标方向[5]。同时,教师的授课是学生了解课程思政的一个主要途径,体育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挖掘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能力,学习别人先进的、专业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层面。学校要提高对培养体育教师思政能力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不但要主动学习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还要积极成立体育课程思政领导小组,通过邀请专业学者和教学领头人开展培训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转变部分体育教师落后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二是教师方面。教师要主动加强对课程思政理论的学习,才可以使自己了解、熟悉、掌握运用课程思政,同时,还要及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总结和反馈工作,通过总结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不断提高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效果。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体验到课程思政带来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觉悟,以自身形象感染、影响学生,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总结和反馈中积累更多经验,然后基于学生的真实情况更加灵活地制订教学方案,将思政教育元素更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高中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化地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

(二)挖掘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构建思政教育体系

就高中体育学科而言,本身就蕴含着团结合作、自我超越、顽强拼搏和公平公正等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改变学生,使其逐渐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体育教师就要对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切实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学校应组织一支专业的教研团队,立足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高中体育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专项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如何在不犯规的前提下跳得更远?”等问题展开探究,在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谦虚请教、互相分享等品德,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认识,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乐于奉献等品质。又如,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竞赛活动,如乒乓球团队赛、小场地足球比赛等,通过“以赛促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同时,以趣味化、开放性的比赛活动,帮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课业压力和负面情绪,在团队比赛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责任意识、牺牲小我和坚持不懈等良好品质。

(三)整合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思政专题教学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体育精神、生命价值、规则意识和团结互助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要多维度整合课程思政育人内容,设计体育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开展体育游戏、体育比赛、运动技能学习和课外实践教学等专题活动。在内容上,开展健康中国、奥运会、体育与健康和残疾人运动会教育等专题活动。例如,开展“专项技術训练”专题教学活动,通过以赛促练、游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增强技能熟练度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排球“不到最后一球,绝不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百米跑“挑战极限、自强不息”的自我突破精神……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空竹、太极拳、竹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蕴含的健康机理、人文价值和哲学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开展“古今中外体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从丰富的世界体育文化宝库中吸收养分,树立包容、开放的博大胸怀;开展“中华民族体育运动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女排姑娘的成长故事”等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以及“乒乓外交”“申奥成功”等大事件的发展轨迹,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这些小人物、大事件的感染下,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的过程中。

(四)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高中体育教学还要打破传统思维,破除各种阻力,以开放、创新的视野不断深化高中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体来说就是高中体育教师不但要做好教学大纲的深入解读和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还要立足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不断优化和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思政教育的实效。一方面,以激励教学法激发学生个人潜能。对于高中生来说,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除了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等显性压力之外,还承受着来自周围同学、教师和家长的隐形压力。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秉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合理释放紧张等不良情绪,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在激励,通过榜样示范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体态语言、有声语言等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锤炼意志品质。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辅助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媒介融合推动了网上、网下协同场域的延伸,短视频App等成为热点信息的集散地,这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助力。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线下参与和线上互动充分融合起来,体育教师可以在创新课程思政方法时,引入短视频App,如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纠正一些错误的高中体育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或是带领学生录制有趣的体育训练小视频,通过学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分享,使受众看到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群体,在他人的积极评价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获得感,调动其体育锻炼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锤炼学生意志、健全学生人格。

(五)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协同机制,落实全面育人目标

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要积极构建协同机制,推动全面育人目标的落实。一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机制,营造三方协同育人大格局,推动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校之外,社会和家庭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三者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高中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合力。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要积极联系社区、社会组织等,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将习得的体育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参与中进一步加深对体育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理解和认识。2.积极搭建家校互通平台。引导家长参与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家长可以为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优化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和实施方案。通过打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组合拳,助力全面育人目标的落实。二要搭建体育思政联合教研室。加强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之間的联系,学校要积极构建体育思政联合教研室,落实双方共同备课机制,确保思政课程与体育课程思政同向“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而行。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难点在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要通过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与政治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思维碰撞,弥补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认知不够、经验不足、能力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开阔体育教师的视野,提高其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确保体育教师以思政教育为引领,最大化地发挥出体育育人的价值和功能[6]。

(六)完善体育课程思政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一方面,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离不开有效的评价体系。体育教师要围绕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构建一套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品德等要素融入教育评价体系中,更加全面地检验和评估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在教育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情况,还要将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纳入评价指标中。由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会不断变化,因而这一评价体系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7]。首先,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上进行思考,观察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言谈举止和情感表达,做好记录;其次,以一个月或半学期为周期,对学生的行为品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作为反馈,推动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考评机制。考评机制的科学与否关乎着高中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构建完善的考评机制,可以对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达成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估。学校要结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情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转变以往体育教师“重技能、轻思政”的错误思想观念,使教师重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的养成,同时,还要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制订出与教师授课评价相关的考评量化指标,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度,营造一个良好的高中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氛围,为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体育强国的提出,青少年体育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再加上思政建设的加持,体育综合育人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体教融合愈加深入和细致,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师要主动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立足于高中体育课程特色,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培养德行一致、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作为教学主要目标,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高中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体育技能提升和个人品德培养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向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6):132-134.

[2]赵富学,焦家阳,赵鹏.“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3):72-81.

[3]张洋,魏军.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6):35-40.

[4]凌鹏飞.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大学,2020(21):125-126.

[5]赵富学,陈蔚,王杰,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4):80-86.

[6]白君花.立德树人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6):11-13.

[7]孙世观.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2021(74):33-3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建设高中体育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广告创意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浅析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