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参与实践”的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3-07-27 07:51宋春晓刘瑞峰黄笑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务教学模式方法

宋春晓,刘瑞峰,黄笑

(1.河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以相关研究和调查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旨归,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特征的方法类课程。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社会经济研究与调查方法的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学生能够在社会研究实践中熟练运用并开展相关经济管理类的科研工作,其既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要加强实践对理论的反哺作用[1-2]。因此,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的主要优势表现在理论与实践学习相融合,强调“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将以“查阅文献→选择问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收集资料→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为主线展开[3],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研究性和探究性的学习素养具有提升意义,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才能更加积极、更加深层地全面掌握理论、明晰实践模式。更加现实的是,该课程对学生熟悉社会经济科学研究、参与“挑战杯”等科创项目、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等都大有助益。因此,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这门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研究思维、拓宽研究视野、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开设时间不久,当前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传统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了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的脱节。此外,学生直接经验获取不足,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4-5]。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授课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开展自主性、协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因此,本文探讨以“任务驱动+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运用在经济学专业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任务型驱动+参与式实践”研究性学习教授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参与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将“任务”与“参与”有机结合,将“研究”和“讨论”有机结合。以任务为驱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以研究为目标,增强学生从社会经济现象中发现现实问题、凝练科学问题、结合理论分析的能力。

1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在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调查研究方法的同时,更强调学生应学会主动思考,结合社会实际。然而,由于长久以来学生已习惯被动的知识输入过程,对社会发生的现象缺乏独立思考、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与社会接触少,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感触,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1.1 学生发现问题意识较弱,研究能力薄弱

对于社会经济的研究和调查,其最核心的部分是研究问题的发现,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作为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起点,特别是关于引导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然而,很多学生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真观察,即使部分学生认真仔细观察过社会经济现象,也只能停留在现象表面,难以对现象展开思索,并将其提升到发现问题的层面,学生无法从较低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较高层次的理性认识。除此之外,对于农经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类、管理类问题,但是由于无法接触抑或是站位达不到,导致学生更愿意考虑贴近生活的社会学问题,例如,大学生的婚恋观问题、网购问题、饮食习惯与结构和熬夜现象等。虽然提出了研究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设计过程(问卷设计)中更多的都是在描述现象,没有深层次地思考问题背后的经济学本质。

此外,笔者从往年指导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来看,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较为薄弱。例如,写作开始时不能主动提出合适的论文选题;写作过程中思路较为混乱、论文结构不合理;整体的写作视野不够宽、内容无法拓展;甚至是查阅文献、论文格式、文献引用、表格设计等简单问题也需要教师手把手教等等。

1.2 学生参与教学缺乏载体

具体教学工作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和抓手。不管是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基础,还是注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育,都不能局限在理论上、书本上和黑板上,要深耕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有方向、有途径、真真切切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基于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环节工作,发现几点缺陷:第一,教室座位布局死板。在教学硬件方面,教室中学生的座椅摆放布局并不利于师生、同学以及小组之间的充分互动,原因是教室的座椅摆放布局都是固定的,固定的座位局限了分组效果的适配性和便捷性,不利于实现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灵活且快速地分组讨论。即使分组成功,可能由于前后排同学并非一个班的,很难真正形成深层次的共同讨论,所以在教学实际中经常会出现即使分组,组内的同学又会根据陌生关系细分小组,从而小组之内各论各的,小组作业同样也是分开上交的情况。第二,缺乏学生参与载体。除了在教学硬件上的制约外,教学课堂的学生参与也不可缺失软件上的支持,即教师从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层面上,预先设计出让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互动环节,如通过对学生分组来分析讨论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或社会实践模式的本质问题,而不是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临时起意,即兴发挥教学思维。第三,由于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过于陈旧,既缺乏硬件上的灵活布局,又缺少软件上的有效支持,使得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无法从机制上根本保障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来。

1.3 教学缺乏实践,教学案例单薄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这门课程主要是关于研究问题的发现以及调查方法的选择,强调社会经济研究的实操性和应用性。首先,作为教学老师,应该亲自带领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尤其对于农经专业学生来说,应该深入农村地区,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了解目前“三农”的现实问题。然而,由于课程安排紧密、学生数量庞大、教师精力有限等问题的困扰,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按照分组情况,根据确定的研究问题进行调查,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选择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造成了研究对象和问题受到很大限制。其次,现有的与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有关的教材中,调查方法内容较多,缺乏关于经济类研究报告等现实案例支撑,这导致学生只会用方法,而不知道如何将方法运用到实际研究中。

2 “任务驱动+参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2.1 以任务型驱动模式分解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6]。以课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为依据,可以通过提出任务目标、合理分解任务、分解任务实现、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式来实现教学步骤。任务驱动模式有助于明确教学内容,精确教学模块,使学生主动吸纳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2.1.1 基于任务驱动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在过去课程框架基础上,重新进行内容整理。将整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九个章节,即社会经济研究基础、研究方式、结果表达。

在第一部分研究基础中,强调选题与文献回顾的重要性,加入研究整个设计与过程的内容。一个好的选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因此,通过向学生展示往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科核心期刊论文等文献,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主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合适的研究选题。其次,教师对研究过程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组织学生对研究设计中各个步骤进行讨论。

在第二部分研究方式中,首先,将问卷设计的问题和概念操作化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根据问卷中设定的问题进行概念解释和界定,并指出合适的测量指标。例如,问卷中设计的有家庭社会资本情况,需要将社会资本概念界定清楚,然后找出合适的测量指标和问题。其次,介绍抽样的作用和程序。在课堂中以班级为单位,按照不同抽样方法进行抽取演示,从而使学生熟悉各种抽样方法。最后,强化社会经济研究中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设计问卷的具体步骤、设计问卷的整体结构、设计问卷的普遍问题等,使学生了解问卷设计和调查的核心内容。学生根据感兴趣的主题分小组设计一份15题以上的完整问卷,并通过网络调查方式收集100份左右问卷,使学生灵活掌握问卷设计和调查过程。

在第三部分结果表达中,加入常用计量分析方法的教学内容,同时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内容更加深化。首先是数据统计和计量分析,需要复习回顾过去所学习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核心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以熟练运用Stata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其次是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通过课堂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区别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区别,通过规范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展示,使学生能够熟悉每部分的内容。最后将每位学生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撰写任务作为期末考核的主要内容。

2.1.2 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教学任务 任务型驱动教学模式的实现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教育观念,二是把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工作,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行。一味地遵循“老师一人主讲,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以任务为驱动,通过任务的分配和实施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7],具体任务设计如下:

首先,要按照社会研究本身的逻辑设置课堂教学环节与内容,说明课程中各个环节任务;其次,将经典理论研究与学科前沿研究融入到课程之中,对经典理论研究、社会调查、实证研究等进行深入的剖析,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资料,并进行对比和归纳;再次,要创造一种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的教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讨论、模拟等方式,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然后,给学生提供课外社会实践机会,分小组设计问卷、完成调研、整理数据、形成研究报告成果,并以汇报形式展示给全体同学,最后,通过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方式决定小组成绩。最后,本课程将不再选取传统闭卷的考试办法,而是采取“小组研究报告+学生期末学术论文”的方式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效。教学具体任务设计和实施安排见表1。

表1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任务实施方案

2.2 以参与式实践模式进行教学创新

方法即实践的程序和规范,方法类课程的重点及目标无疑在于实践。因此,在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利用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无疑非常重要。参与式实践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究能力以及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从阅读文献、选题、研究设计、操作化与测量、开展调查研究到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撰写的每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

2.2.1 强化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实践中,让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获得理论知识,并能够主动地用科学的方式去寻求问题的真相与解答。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强参与式教学模式:一是遵循社会研究的基本环节,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设计按顺序进行,让学生能够逐步地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和实际操作,这符合认识论;二是课堂教学每一环节,均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当前社会焦点问题以及热点理论研究等方面展开,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三是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和探究旨趣出发,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确定探究主题与具体问题,自主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经验资料,进行相关社会经济调查和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并完成课题研究,最后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设计相应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2.2.2 强化实践型教学 本课程已初步构建了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将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工作融会贯通到课程教学中。2022年暑期,根据笔者的研究课题,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通过邮寄方式发放到2020级大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手中。学生通过暑期时间深入农村、农户,接触和了解农村农民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关于农户农业生产、灾害应对、土地认知和态度等各种社会经济信息和资料。返回课堂之后,根据教学的具体环节将暑期调查问卷和相关内容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在班级和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使同学们形成判断并掌握调查和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和科学问题的区别、研究内容与问卷设计的紧密联系等重要知识点。

3 “任务驱动+参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开展“任务驱动+参与实践”的教学改革实践,以逻辑推导、上机操作、问题解决、论文撰写等四种能力为强有力的抓手,指导教学改革的行动方案,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同时,教学团队在具体教学中还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比赛、创新创业大赛、毕业论文撰写等相关具体活动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能力、科研水平等都得到了提高。

3.1 增加师生互动,改善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只是一个“听者”。因此,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以任务为驱动,在每个章节布置相应学习任务;学生以调研参与为实践,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完成调研任务。解决了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的问题,形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互动持续、教学质量提高的良好氛围。

3.2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教学改革,本课程初步有效地将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工作融会贯通到课程教学中,尝试构建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农村地区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基本情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调查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真正发现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提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思维、扩展研究视野,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科研能力。

猜你喜欢
实务教学模式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捕鱼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