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治疗对策与预防措施探析

2023-07-29 12:19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气喘病猪群疫苗

王 英

辽宁省昌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昌图 112500

气喘病一直是生猪养殖期间出现概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也叫猪肺炎霉形体,呼吸道是该病唯一的传播途径,通常侵害猪的肺部,引起肉样变,病猪多表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虽然不造成急性大面积死亡,但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患病生猪并进行隔离治疗,较短时间内会在猪群疯狂传播,使猪场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

1 猪气喘病的发病原因与临床表现

1.1 发病原因

猪气喘病又叫猪地方性肺炎或猪支原体性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寒冷季节多见,许多不良的应激因素对病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影响,如猪舍通风不良,圈舍环境阴湿寒冷,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气温急剧变化,饲养管理措施不当,卫生条件较差等,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伴有继发感染,则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甚至因混合感染出现死亡。

1.2 临床表现

1.2.1 急性型

多见于妊娠期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猪无前兆症状,突然出现精神委顿,采食量减少或停止采食,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张口伸舌喘气像拉风箱声,腹式呼吸明显,鼻子流出泡沫,呼吸频率急促,有时阵发痉挛咳喘。病程7~15 d,多因呼吸系统衰竭、严重窒息出现一定概率的死亡。

1.2.2 慢性型

多见于育肥猪和后备猪,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常常在早、晚、运动后及采食后出现咳嗽,由轻至重,严重时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站立不动,咳出较多呼吸道分泌物,甚至剧烈咳至呕吐,随着病情的发展腹式呼吸明显,急促张口喘气,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食欲减退或废绝,逐渐消瘦,被毛杂乱。病程可长达半年,病死率不高,若治疗不及时,常出现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增加。

1.2.3 隐性型

猪群不表现症状或者仅见个别猪咳嗽,若饲养管理措施得当,猪群生长一般不受影响,但隐性带菌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2 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

2.1 发病率高

猪气喘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骤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更容易造成该病多发。在同一猪场中,仔猪、保育猪、后备种猪、育成猪及繁殖期猪只均能感染,哺乳母猪和新生仔猪最易感,幼龄仔猪和妊娠母猪次之,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病原体长期存在于愈后病猪和隐性感染猪体内,这些猪咳嗽、喷嚏的飞沫及分泌物含有大量病原体,与之接触的健康猪群吸入呼吸道而受到感染。圈舍内一旦传入气喘病,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才能彻底将其清除。

2.2 常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病毒

气喘病感染初期,肺炎支原体聚集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上,进一步附着在上皮细胞纤毛上,逐渐引起细胞病变和死亡,致使上皮细胞纤毛机能受损变短,脱落变少,纤毛摆动能力下降,无法排除空气中的细微粉尘和各种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趁机进入病猪体内,造成继发性感染。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继发性感染将导致患病猪只的死亡率显著上升,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3.1 注重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发挥有重要作用。但使用了疫苗,并不能保证疫病就一定不会发生,免疫保护力的高低,受很多因素影响,疫苗的好坏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免疫程序和免疫接种操作方法也会影响免疫的成功与否。

养殖生产中使用的疫苗主要是活疫苗和灭活苗两种。灭活苗保持了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性,机体使用后可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因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使其灭活丧失了生物活性,所以不能在机体内增殖,引发的免疫应答时间通常较短,单次产生的免疫效力也较弱,要维持较强的免疫效力需要对机体多次使用灭活苗,也就是适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活疫苗最大的优点是既保留了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反应原性,其进入机体后能保持一定的繁殖能力,可快速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单次免疫就可获得较高的免疫效力,通常不需要进行加强免疫。但活疫苗在生产时经过了毒力弱化保留了病原微生物的活性成分,接种后会在机体发生增殖,类似一次轻型或隐性感染,容易导致疫苗副反应的发生,而且活疫苗在常温下极易失去活性,其保存条件较为严格,一般需要冷冻或者冷藏保存。

免疫程序的制定要结合养殖户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切不可随意照搬别人的版本,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养殖户当地当前是否存在疫病的流行、母源抗体的效价高低、免疫动物的健康状况、疫苗的免疫期长短、免疫接种方法的选择、各种不同疫苗的干扰影响等等。有条件的养殖场可自建实验室或者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开展疫苗免疫抗体效价的测定,以科学评估免疫效果,根据机体抗体水平的高低确定合适的免疫时间、免疫日龄、免疫次数,既能避免重复免疫造成疫苗浪费也能防止长期不接种疫苗造成免疫空白。

无论采用何种免疫接种操作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疫苗进入机体产生最有效的保护力,预防或阻断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胸腔肺部注射、黏膜免疫接种和口服接种。皮下注射操作简单,吸收效果较好,最常使用,通常在耳根部、颈部、股内侧等。肌肉注射部位选择肌肉发达的颈侧部、臀部等,注意选用针头长度一定要够长,针头太短疫苗不能注入肌肉内部。胸腔肺部注射主要用在肺部病变疾病的预防上,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有一定要求。黏膜免疫最常用滴鼻、点眼的方式,疫苗与黏膜表面直接接触,在局部快速产生免疫应答,操作简便快捷。口服接种疫苗虽然接种方法简单,但疫苗进入消化道,受消化系统内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分解失效,如果没有优良的佐剂配合,很难达到疫苗预期效果。

现阶段用于生猪养殖生产中的气喘病疫苗主要包括弱毒苗和灭活苗,养殖场户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可靠和适合自己猪场的疫苗和免疫程序,严格疫苗使用操作规程。猪气喘病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肺叶,在肺叶局部产生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对猪气喘病的预防意义重大,现在常应用弱毒苗进行胸腔肺内注射达到免疫效果。但这种免疫操作方法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有一定要求,技术人员接种疫苗一定要做好局部消毒,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进行,以便疫苗发挥充分的保护作用。弱毒苗应用时要注意疫苗注射后的7 d内不能给猪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避免免疫效果的下降。

3.2 合理药物防治

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猪病程变化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一般感染前期猪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体表及体温和正常猪无明显异常,仅有轻微的咳嗽、打空腔表现,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丰富的饲养经验很难发现患病猪。感染中后期呼吸道症状逐步发展严重,咳嗽频率明显增加,喘气急促,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有的甚至张口喘气,这个阶段只要稍加注意很容易辨别患病猪。在猪群中发现发病猪一定要尽早将其进行隔离饲养,以防进一步传播扩散,同时及时治疗。由于每一种抗生素药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抗菌谱,所适应的病症也各不相同,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选择合适的治疗和预防药物,正确用药。目前,猪气喘病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土霉素、利高霉素、四环素等。在预防和治疗时,最好能结合药敏试验来精准指导用药,降低抗药性,增强治疗效果。猪气喘病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除了积极使用抗生素,还应注重对症治疗,缓解患病猪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适当使用中草药和中药方剂,如甘草、麻杏石甘汤等。

3.3 科学饲养管理

3.3.1 温度

北方冬季寒冷,春秋昼夜温差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原因,提升猪场的硬件设施尽量解决保温问题,另外加装取暖设备(暖气、地热、热风炉等)提高圈舍温度也能减少本病的发生。

3.3.2 减少圈舍刺激性气味与通风

北方冬季封闭圈舍内氨气味也是刺激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通风换气,粪尿及时清理,适当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产品都可以减少舍内氨气味。通风要选择每天阳光充足、气温最高的时间段(12:00~14:00),不会因为通风而导致温度不达标。

3.3.3 饲养密度

保育猪生长速度快,不同阶段猪应该合理分群,控制合理密度,一是不影响生长速度及饲料转化,二是减少疾病发生。

3.3.4 饲料原料霉菌问题

饲料原料的把控尤为重要,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破坏猪免疫系统的根源。烟曲霉毒素超标引起肺水肿,很容易导致支原体的跟进,所以选择优质饲料、不饲喂眼观霉变严重的玉米、定期添加霉菌毒素的处理产品能防止霉菌毒素中毒等危害。

3.3.5 饲料粉尘

猪的采食习性也是引起本病的因素之一,饲料粉尘过大会加速本病的发生及发展,合理性选择饲料类型,一方面可以减少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鼻腔粉尘的污染,做好呼吸系统第一道屏障的保护。

3.3.6 消毒

合理的消毒方案,带猪消毒尽量选择刺激性气味小的消毒产品,生石灰、火碱等可以用在门口和过道的消毒。

猜你喜欢
气喘病猪群疫苗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气喘病的预防及诊治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