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寄生虫病的流行及预防治疗分析

2023-07-29 12:19王立江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驱虫圈舍

王立江

扶余市蔡家沟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扶余 131200

我国羊肉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对应羊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具体的羊养殖阶段,若有饲养管理不落实的情况,很有可能使得羊群有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羊群若出现了寄生虫病,会阻碍羊群正常生长,还会增加羊群的死亡概率,难以为畜牧行业的健康运作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养殖户应该高度重视寄生虫病的控制和预防,从羊养殖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角度入手,全方位落实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具体如下。

1 羊寄生虫病类型和传播过程

1.1 羊寄生虫病类型介绍

养殖户要想加强羊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应该深入剖析羊寄生虫病的机理,开展科学的预防方案。羊寄生虫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养殖的细菌性传染病影响,对应隐蔽性比较显著,传播速度一般。即便此特征给羊寄生虫病的预防和传播提供充分条件支持,可是此种疾病的消耗程度是比较大的,直接加快了机体的能量消耗,不利于保障羊养殖的生产效益获取。在没有充分重视羊寄生虫病防治的情况下,会增加羊群的患病概率,不利于养殖户的长久建设。第一种类型是体内寄生虫,一旦有体内寄生虫的情况出现,寄生媒介存在于内脏器官,尤其是消化道或者肝脏,都可能出现寄生虫。在羊群体内有寄生虫时,身体损耗量会增加,损害了其身体技能,容易引发并发症;第二种类型是体外寄生虫,相关的媒介存在于羊只体表,若存在体外寄生虫的问题,患病羊会有瘙痒症状,伴随一定脱毛的现象,在尚未对其针对性干预时增加了患病羊体表溃烂的概率,难以保障羊只健康生长。

1.2 羊寄生虫病传播过程

从羊寄生虫病的机理层面进行分析,若养殖户没有细致观察羊只的生长状况,在患病羊表现出症状时已经代表着羊只被感染,此时不单会增加患病羊的治疗成本,还需要增加一定的患病羊治疗时间。所以在减少养殖户有经济损失的过程中,不单单要对羊只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还应该有效地对寄生虫病加以预防,挖掘羊寄生虫病的实际传播过程,给高效率的羊寄生虫病防治奠定基础。第一点是养殖环境中生成寄生虫,养殖户在没有关注环境保护时,存在着卫生处理不够恰当,会给寄生虫的产生和传播带来风险,若羊群受到寄生虫感染,会直接产生寄生虫病暴发的风险;第二点是草料中有寄生虫卵,在养殖羊的过程中,若产生寄生虫卵,在虫卵混入到饲料中且被羊只进食,会引出寄生虫卵大量繁殖和传播的情况。由于羊只抵抗力不如其他类型家畜,寄生虫可能趁机进入羊只内脏,后续产生一系列隐藏性疾病。关联羊寄生虫病的传播,以环境卫生以及草料为主,在提高羊只健康水平期间,养殖户要进行养殖和维护,对圈舍全方位清扫以及消毒,了解羊群的生长状态,从根源上控制和管理,真正减少羊寄生虫病的出现和蔓延。

2 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针对羊寄生虫病,是常见病症,归属慢行消耗疾病体系,整体上观察羊群养殖,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指数比较大,寄生虫病变包含绦虫(如无卵黄腺绦虫或者莫尼茨绦虫)、线虫(如毛首线虫或者血矛线虫)、吸虫(如双腔吸虫或者小肠吸虫)。羊只出现寄生虫病,不仅存在于骨头外,还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相关寄生虫会对机体的血液进行吸取,掠夺机体营养,使得羊只有机械化损失的危险,容易有多种类型病症入侵,造成患病羊生长受到制约,降低羊只的生产性能,严重情况患病羊会有流产的情况、贫血情况,或者导致患病羊死亡。

3 羊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3.1 重视传染源管理

科学的对羊群进行羊寄生虫病传染源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羊群受到羊寄生虫病影响的概率,了解羊寄生虫病暴发的基本情况,确切对寄生虫病传染源进行控制和阻碍,合理挑选有效的驱虫药物,全方位给圈舍和羊群个体进行驱虫处理,才可以做好预防羊寄生虫病的工作,围绕羊寄生虫病的基本传播形式,应该关注体外驱虫以及体内驱虫的项目。前者是选取阿维菌素对羊群进行喂养,或者选取皮下注射的方式起到驱虫效果,养殖户更需要树立喷洒药剂的观念,即引进敌百虫,对存在于羊只身上的寄生虫或者处于藏匿状态的寄生虫加以消灭,切合实际阻隔疾病传播。一方面可以及时控制羊寄生虫病的出现,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类型传染病起到预防效果,养殖户做好体外驱虫的项目,控制羊寄生虫病大范围暴发。后者是养殖户进行驱虫药物使用,因为存在驱虫作用的药物有多种类型,包含左旋咪唑以及伊维菌素,养殖户应确切对药物的类型进行分辨,以免有药物判断错误或者使用量调整不恰当的问题,难以保障羊只健康运作。

3.2 阻断羊寄生虫病的传播

第一点是对寄生虫病传播的相关宿主进行管理,分析羊寄生虫病的暴发和传播,寄生宿主是通过中间宿主存在于羊个体身上,如果养殖户可以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寄生宿主以及羊只之间接触过程进行切断,可以有效避免羊寄生虫病暴发问题。寄生虫传播的中间宿主,包含蚯蚓和田螺,科学处理相关宿主可按照下列形式进行操作。首先是物理预防,对圈舍比较隐蔽的角落进行打扫,特别是隐蔽物,处理蚂蚁和蚯蚓,并且对圈舍和附近生态环境进行改良和优化,避免中间宿主有生存或者传播寄生虫病的情况;其次是药物预防,圈舍附近应有效进行药物喷洒,有草地区域和池塘区域等,通过药物的作用对寄生虫中间宿主进行及时消除和阻断。在此阶段应控制药物喷洒影响到生态环境质量,严谨选取不符合羊寄生虫病预防的药物类型,不可以违反国家对疾病防治的规定要求;最后是生物预防,从现有生物链入手,结合寄生虫宿主的一些生物类型,有蚂蚁或者蚯蚓,对中间宿主生物进行饲养,有鸭子、柳条鱼,及时达到中间宿主预防的效果。

第二点是羊垫料粪便的管理,养殖户进行羊寄生虫病的预防,要利用羊垫料管理和粪便管理的过程强化预防效果,寄生虫更多存在于内脏部位,在羊只体内有所产卵和繁殖,排便阶段会有幼虫以及虫卵排出的情况,在其它健康羊接触到含有寄生虫的粪便时,增加其患病概率。要想全面控制寄生虫病害对患病羊产生的影响,养殖工作者要及时对粪便加以处理。寄生虫卵和幼虫排出之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会死亡,存在着依附粪便生活情况,大约为3 d时间。现阶段时常运用的方法以发酵法为主,利用微生物制剂对其充分发酵,消灭寄生虫。幼虫以及虫卵会影响其它羊只正常生存,降低环境质量,若寄生虫卵缺少寄生宿主支持,会自行死亡。不排除有其他寄生宿主的现象,为此要进行粪便的发酵加工,避免寄生虫有寄生的情况,最大化降低寄生虫病产生的危害性。

第三点是清理圈舍,在羊群养殖阶段,要想控制羊群受到寄生虫感染,不单单应给予羊群粪便加以发酵,还要定期对圈舍进行清理,必要情况更换圈舍。幼虫和寄生虫卵的感染性不强,可是养殖户不应该对其忽视,养殖工作者为了充分提高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要加强圈舍的清理、消毒,特殊情况下对圈舍进行多个区域划分,预留一些区域备用。利用规范化的轮牧养殖计划,养殖户时刻了解季节变化对羊只个体健康生存带来的影响。在圈舍温度大于等于18 ℃时,线虫的生长周期可以达到7 d,其养殖区域的更换大约是7 d,由此利用轮牧养殖方案避免羊群生长中滋生羊寄生虫病。

3.3 加强羊群饲养管理

养殖户在进行羊寄生虫病防治过程中,应贯彻科学的羊群饲养管理方案,在加快羊群生长阶段,对羊群提供全价日粮,使得羊群的抵抗力水平不断提升。羊群出现羊寄生虫病,更多集中在春季或者冬季,由于气温的变化程度比较明显,羊青绿饲料的供应会有所减少,因此减少其个体的抵抗力。养殖户应该在春季以及冬季,对羊群进行日粮投喂,加强羊群免疫力,减小羊群受到羊寄生虫病感染的几率。并且围绕养殖羊群的具体需求,提供必备的阳光照射条件、通风条件,开展针对性消毒杀菌项目,使得圈舍足够清洁和干燥。羊群的驱虫,坚持全面且彻底的原则,从根源上对羊寄生虫病进行扼杀。放牧管理羊群时,避免选取低洼区域或者潮湿区域,使得羊群以及寄生虫宿主接触距离逐步减小,提高羊群被羊寄生虫病感染的预防效果。

4 小结

综上所述,羊群的养殖过程中一旦感染羊寄生虫病,直接影响着羊群的健康生存,还会给养殖户带来困扰。分析羊寄生虫病,此种病症具备的隐蔽性和传播性比较显著,损耗羊只身体能量,若养殖户没有科学防治,很有可能阻碍羊群生长。从羊寄生虫病的传播特点和流行病学等层面入手,养殖户应关注病害源头的控制,给予羊群加以体内驱虫操作、体外驱虫操作,利用药物和生物饲养等模式,对羊群个体的寄生虫中间宿主进行消灭,做好圈舍的消毒项目和清洁项目,对羊群生存的区域提供通风条件,切合实际开展轮牧养殖活动,精准化进行养殖项目,在消灭羊寄生虫病的同时增强羊个体免疫力水平,保障养殖户可以获取更多的效益。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驱虫圈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香榧驱虫述古今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鸭体内三种寄生虫病及诊治
猪场防暑与驱虫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山羊定期驱虫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