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探索

2023-07-29 16:24马德安
电视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应急

马德安

(山东省广播电视传输保障中心泰山转播台,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 言

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社区、乡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基本建成,在基层社会治理、政务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1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

根据《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原则,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建设省、市、县三级平台,部署传输适配设备,改造传输覆盖网和接收终端,构建省、市、县三级贯通,与全省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接的应急广播体系,提升全省应急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省级财政负责省级平台和传输适配系统的建设,市级财政负责市级平台的建设,县级财政负责县级平台和村村响系统的建设。

(1)建设省、市、县三级平台。各级平台收集、汇聚应急信息,按照应急广播相关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开展应急信息的制作、播发。各级平台之间建设应急广播信息传输链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部署传输适配设备。为实现省级平台与市、县级平台及现有广电资源(调频、地面数字电视、互联网电视、有线前端、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对接,在需对接的传输覆盖资源处部署应急广播传输适配设备。

(3)改造传输覆盖网和接收终端。为适应应急信息自动发布、主动接收要求,对有线电视及IPTV 等接收终端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响应。

2 山东应急广播体系架构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有关技术要求,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制定了山东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方案,并完成了省级平台建设,分批为县级平台配置了应急广播传输适配设备,初步建成了全省应急广播体系。

为充分发挥省平台“超级控制中枢”作用,确保与各级平台及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可靠对接,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明确要求省、市、县三级平台通过应急广播传输适配设备对接;创新性地在省、市、县三级平台配备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可回传应急现场视频、召开视频会议,上级可随时掌握下级情况,及时准确处置相关事件。山东省应急广播技术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山东省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架构

2.1 省级平台技术方案

为提升系统的敏捷性和稳定性,实现不同资源池、平台环境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省级应急广播平台采用云架构建设,具备平滑扩展性和持续演进能力。

应急广播云架构如图2 所示,包含EB IaaS 应急广播云基础设施、EB PaaS 应急广播云平台、EB SaaS 应急广播软件应用服务。

图2 应急广播云架构图

(1)EB IaaS 应急广播基础设施。为满足系统当前和今后的业务需求,省级平台建设了通用型和专用型相结合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采用x86 通用服务器,提供数据计算能力;采用x86专用GPU服务器,提供应急广播信息的图像处理能力;以IP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为主,通过虚拟存储满足应急广播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通过虚拟化软件,构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计算和处理环境,提供公专结合的应急广播EB IaaS 基础设施服务能力[2]。

(2)EB PaaS 应急广播平台服务。考虑到平台的持续服务和平滑演进,在应急广播EB IaaS 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EB PaaS 应急广播平台,以私有云为主,预留专属云和公有云的适配接口,满足后期向公专私结合的整体云计算架构演进。EB PaaS 平台主要提供上层应用的功能组件服务,包含基础网络时钟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文转语、转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地图引擎、GIS 地理数据库、音视频拆切拼基础功能模块、视频调度网关、数据和视频存储能力模块;引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深度学习和AI 决策辅助,优化应急广播智能处理流程,提升信息流转效率;集成数据挖掘模块,针对历史数据进行二次筛选和分析,提供大数据和统计分析展示功能。

(3)EB SaaS 应急广播软件服务。在应急广播EB IaaS 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应急广播EB PaaS平台,各模块实现基于云计算的EB SaaS 应急广播软件服务,主要包括:一是制作播出,包含内容接入、节目制作、信息存储功能;二是调度控制和综合展示,包含应急接入、信息存储、方案生成、应急发布、报表统计、监管监测、大数据分析以及运维保障等;三是视频指挥和对接服务,包含视频会议、视频汇聚、交互指挥、平台接口以及协议解析等功能。

2.2 部署传输适配设备

为确保省级平台与已建成的应急广播系统可靠连接,实现应急信息在未建应急广播平台的市、县(区)传输覆盖资源的发布,经多方调研论证,确定通过配置应急广播传输设备实现与下级平台和传输覆盖资源的对接,且在传输适配设备上配置了声光警示功能,发布应急信息提示。

2.2.1 与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对接

按照《应急广播平台接口规范》(GD/J 083—2018),各级平台及县级村村响平台按照最新版本协议升级,在满足应急广播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平台接口协议转换模块进行协议转换,县级平台可与省级平台平滑对接。县级平台可接收省级平台下发的应急广播信息,省级平台可接收县级平台的信息播发状态反馈、应急信息播发请求上报、平台设备及终端状态信息反馈以及播发记录反馈等信息[3]。对于不能进行平滑对接的县级应急广播系统,通过在县级平台部署应急广播平台适配器,实现与县平台的对接。通过适配器中的协议转换模块、地面传输覆盖模块,省级平台可将信息播发请求下发至县级平台,县级平台接收、解析、响应省级平台下发的应急广播信息,并将信息播发状态、平台设备及终端状态信息、播发记录等信息上传至省级平台。

2.2.2 与未完成应急广播建设的县级广播电视资源对接

在未建设应急广播系统的县,省级平台可通过适配设备与当地现有广播电视资源(调频、地面数字电视、有线前端等)对接,省级应急信息直接进入目标区域传输覆盖系统播发。

2.3 建设应急视频指挥系统

省级平台融合了视频调度功能,将现场音视频情况回传至省级平台,方便决策层及时掌握各级平台实时动态,并结合实际开展调度指挥,及时准确处置相关事件。在突发情况下,通过应急视频指挥,可极大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强化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视频指挥系统由视频指挥、视频接入网关及汇聚拼接等部分组成。

(1)视频指挥。在各级平台、传输覆盖各节点部署视频会议终端,开展视频通信业务,构建应急广播全链路各节点的视频指挥系统。应急视频指挥终端具备会议创建与启动、指定发言、讨论模式、参会人员移除等功能;支持多流接入,可将现场视频、调度指挥所需的资料在参会方的系统上同步展示,实现业务信息共享,快速发布应急处置命令;预留应急广播车、移动应急广播站、单兵背负应急流动站等视频接入能力,方便应急广播机动视频通信与应急处置。

(2)视频接入网关。支持便携终端的视频采集流、互联网视频、广播电视视频等接入,通过转码模块实现不同格式的视频流实时转码,满足应急广播视频指挥业务需要,为开展指挥调度提供技术保障。

(3)汇聚拼接。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通过汇聚拼接模块,实现各种外部视频信号、应急广播业务信号、应急处置预案、视频会议信号的分割与拼接展示,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2.4 改造传输覆盖网和信息接收终端

传输覆盖网是应急信息传输的网络,接收终端是触角。传输覆盖网和接收终端直接决定应急信息的覆盖范围和响应效果。利用现有节目播出系统、无线有线覆盖渠道,将极大提升应急网络建设速度和成效。

(1)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系统。通过配置传输适配设备,并对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系统进行适当改造,以字幕、弹窗和替换正常节目等方式实现应急广播信息在省级播出频道的发布。

(2)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山东省在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时建设了省级地面数字电视集成播控传输平台,平台可对所有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信号调度控制。通过适配器中的协议转换模块、地面传输覆盖模块,应急广播适配器能够接收和解析省级平台下发的应急广播消息,生成应急广播索引表和内容表,在地面数字电视复用器全频点插入,将应急广播节目及指令封装成TS 流后复用进原节目流,送入地面数字电视系统进行信息覆盖;并可实现在单一地面数字电视频点插入应急广播表,支持对单个电视节目的字幕、图片叠加,伴音替换,节目替换,并具备信息回传能力,将设备工作状态、应急广播信息响应情况回传到上级平台等[4]。

(3)调频发射系统。应急信息传送到发射台后,适配器的声光指示发出提示信号,发射台根据应急信息发布规定进行响应,通过适配器中的调频传输覆盖模块,实时接收、解析、响应省级平台下发的应急广播信息,根据指令将应急广播音频节目模拟解码输出到一套或多套调频广播节目音频切换器,并发出切换指令送给音频切换器,将发射机的音频节目切换为应急广播节目。对于具有广播数据系统(Radio Data System,RDS)接口的调频发射机,适配器中的调频传输覆盖模块同时生成应急广播指令给RDS 编码控制器。RDS 编码控制器产生副载波信号,通过调频发射机调制发送,从而实现应急广播节目在调频发射系统的覆盖[5]。

(4)有线电视、IPTV 传输系统。通过对传输系统和机顶盒软件进行改造,有线电视可以实现应急信息的字幕叠加和弹窗显示。

(5)传输适配链路。为确保省级平台到下级平台和传输覆盖资源传输链路的安全可靠,统筹利用有线、无线等广播电视传输资源传输路由。因上述资源为广电系统掌握,可有效降低外部侵扰的可能性。下一部将探索利用卫星作为应急广播信息传输的备份路由。

3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思考

应急广播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责任阵地,在政策宣传、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应急广播作用发挥离不开现有广播电视资源的配合。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广播电视资源发布,尤其是何时、何种情况下打断在播节目插入应急信息,还值得持续探索。

(1)应急信息发布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存在冲突。按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根据专业特点、台站保障等级,安全播出事故的停播时长要求不尽相同,但总的要求就是广播电视做到零停播。目前,应急信息在什么情况下通过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发布,应急内容的把关、发布区域的划分等尚无明确责任,需进一步探讨。因此,目前约定对下级平台是管而不控,只发布而不控制,各级平台根据通知要求在本级传输资源进行响应,这样便于界面清晰、责任明确。

(2)应急信息在传统有线网络的响应时间不可控。应急信息在有线网络电视端实现响应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所有在播节目切换为应急信息,二是在弹窗中显示应急信息。因应急事件的等级、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不同,将有线网络全部在播节目统一替换为应急信息不合适,一般采取弹窗模式。CA模式机顶盒弹窗信息的发送受传输介质(同轴电缆传输带宽)的影响,应急信息与用户缴费信息需进行排队,弹窗响应时间较长,需对有线网络前端的弹窗信息发布系统及CA 机顶盒进行改造升级。

(3)IPTV、新媒体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尚未制定。2018 年10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发布的《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未将IPTV、新媒体纳入应急广播体系。目前,全国IPTV 用户数已达3.8 亿户,新媒体也蓬勃发展。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IPTV应急广播和新媒体应急广播的技术规范,确保应急信息在IPTV、新媒体中有效、快速发布。

(4)需进一步完善应急广播管理使用制度。应急广播体系要做好战时应急。广播电视资源不能随便启用,但可进行相关的模拟演练,确保资源在线可用。应急广播视频指挥系统平时可用于全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亦可用于省局、市局召开辖区内各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会议,提高日常利用率,以便战时应急。

4 结 语

根据前几年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经验,山东省确定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建体系,建平台,从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村村响是应急广播在农村覆盖的延伸和补充,省级部门应在政策方面予以引导,各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全部完成建设或需较长周期。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广播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