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拍摄无技巧转场技术应用

2023-07-29 16:24
电视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景别转场技巧

杨 柳

(开封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 言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12 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在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短视频高质量制作,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短视频实际拍摄过程中,转场镜头能够起到连接场景、转换时空等作用,确保不同画面组接时显得自然、生动。采取技术转场方式将产生类似PPT 翻页的过渡效果,与短视频原本风格不匹配,将给人以生硬的感受。因此,需加强对无技巧转场技术应用的研究,通过灵活运用相关技术提升短视频的观赏性。

1 无技巧转场技术分析

所谓无技巧转场技术,指的是场面过渡不依赖后期特效制作的转场方式,能够通过前期拍摄直接在镜头中埋入线索,使不同场景在视觉上达到流畅转换效果[1]。从定义来看,无技巧转场强调使用无特技的拍摄技术,发挥光学技巧附加作用,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造型等各方面的关联完成时空转换和场景连接,确保镜头、段落的过渡流畅,无技巧使用痕迹。无技巧转场的技术种类较多,包含两级镜头转场、封挡镜头转场、空镜头转场、同景别转场以及相同主体转场等等,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增强短视频的创意性[2]。然而,无技巧转场技术的运用并非真的不使用“技巧”,其对短视频编辑功力提出了一定考验,不仅需做好前期镜头拍摄,注重镜头间的内在联系,还需通过合理运用剪辑思维辅助完成视频叙事,做到无痕迹转场,顺利将观众带入到对应场景中,体会拍摄者的个人思想和情感。

2 短视频拍摄中的无技巧转场技术应用

2.1 两极镜头技术应用

采用两极镜头转场技术,要求前一个镜头和后一个镜头拥有两个极端景别。如图1 所示,分镜头1 采用特写镜头,分镜头2 则采用全景镜头,形成较强的对比效果,能够展现出场景的广阔。采取这种技术,将全景或远景镜头与近景、特写等镜头拼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地面拍摄素材与航拍素材的有效衔接,有效突出故事主体,将观众带入现场[3]。为确保镜头间保持紧凑关系,后期剪辑时应注意使景别大的镜头获得更长的持续时间。相反地,景别小的镜头只需持续较短时间,应当将冗余的部分删掉,突显画面主次关系。通常情况下,远景时长可以控制为5 s,全景可以控制为4 s,中景维持3 s,近景和特写镜头持续2 s 左右。无技巧转场应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合理选择前、后镜头的剪辑点,并适当降低画面跳跃度,保证画面的美感。

图1 两极镜头转场技术

2.2 封挡镜头技术应用

应用封挡镜头的方式完成无技巧转场,实际就是依靠短视频画面中运动主体将镜头完全遮挡住,确保观众难以从中分辨拍摄对象属性。从类型上来看,封挡镜头技术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主体运动创造黑画面,反映出时间、地点等参数变化;第二类则是依靠画面前景将其他物体形象掩盖起来,要求覆盖全部画面[4]。例如,通过短视频中人物掀桌子的动作,可以将画面遮挡起来,在桌子放下后能够顺利过渡至新的场景。遮挡物可以是周围环境中自然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人为创造的场景,遮挡方式可选择遮挡物靠近摄像机或摄像机靠近遮挡物。在拍摄动感较强的画面如打斗画面时,经常采用封挡镜头的方式转场,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传递紧张、刺激的情绪,顺利将观众带入视频现场。

2.3 景别转场技术应用

在短视频拍摄过程中应用景别转场技术,可以划分为特写转场、同景别转场等不同类型。通过拍摄特写镜头转场,要求下一镜头必须为特写内容。如果拍摄远景,可以通过迅速拉近景物完成特写拍摄,完成上、下段落衔接。例如,拍摄实验室画面时,前一个镜头为演员手中握着温度计,后一个镜头可以是演员拿着试管,通过添加新场景、新元素等转换观众视线,削弱时空转换给视觉带来的干扰。在情绪传达方面,应用特写镜头转场,可以在完成系列大场景拍摄后,连接特写镜头和突然转变的音乐,在视听上形成反差,改变短视频节奏,给观众带来强烈冲击。拍摄同景别画面时,可以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从不同视角切入画面,在景别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画面衔接性,同时转变观众关注点。比如拍摄女生戴着耳机倾听的画面,下一组镜头拍摄出女生在主播室收听音频的画面,能够利用观众心理定式体现上、下镜头的呼应关系,完成承接式转场,带来视听错觉和戏剧效果。实际拍摄时,可以在相同景别中将一个动作分解成两个,迫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主体动作上,然后从镜头中的动作找寻剪辑点完成组接,实现场景转换。

2.4 相同(相似)主体转场技术应用

短视频拍摄往往有一个相同或相似主体。围绕这一主体切换镜头,也能达到转场目的。

应用相同主体转场技术,使前、后镜头中为同一人、物或景,能够体现画面间的承接关系。例如,将五星红旗当成拍摄主体,使其在前、后镜头中反复出现,仅在角度、构图等方面发生变化,能够完成不同场景衔接,在视觉上给人以自然过渡的感受。

利用相似主体转场,则要求选择的人或物等拥有相似的形状、纹理、色彩等,或在运动速度、方向等方面有所关联。在短视频拍摄过程中,应用该技术,可以将主体动作相似性等作为衔接点,通过摇摆拍摄、移动拍摄等多种方式完成场景转换。采用摇摆拍摄方式,需确认前、后镜头的摄像机有相同的运动方向,以免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突兀感受。如拍摄越野车在颠簸路面行驶的画面时,可以从左至右将周围景物摇出,然后从左至右摇进来拍摄。也可以采用旋转拍摄方式,前一镜头拍摄主体通过旋转门的画面,后一镜头拍摄主体背景渐行渐远的画面。在移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使视觉个体保持相同动作,如拍摄无人机螺旋桨在室内旋转的镜头,然后拍摄无人机螺旋桨在室外旋转的镜头,能够依靠观众对旋转动作的视觉记忆完成场景过渡。

采用推、拉、移、跟等各种动态运镜方法切换不同画面,实现镜头间的无缝衔接,能够提供丰富画面信息,给人带来较强视觉张力。在拍摄过程中,拍摄人员应有目的地调度运动镜头,并在后期处理时加速周围景物动态模糊处理,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采取该转场技术,能够使短视频保持较快的节奏,体现剧情跌宕变化,赋予短视频内容更多活力。

2.5 主观镜头转场技术应用

所谓主观镜头转场,实际就是利用画面主体视觉方向完成短视频上、下段落的自然过渡。在镜头拍摄过程中,强调画面主体维持相同场景视线,即前、后镜头主体应当看到相同的场景,可以为眼前场景,也可以为远处场景。例如,前一画面为人物低头查看手机中的体检报告信息,后一画面为另一人物看着桌子上的体检报告,依靠镜头间的因果、递进等关系完成转场,保证观众主观上的思维逻辑顺畅,才能使短视频观众理解和接受视频传递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采用主观镜头转场技术拍摄短视频,采用的叙事手法接近影视剧思路,要保证思路清晰,具有分明的逻辑层次[5]。例如,采用连续蒙太奇视觉语言拍摄画面,在完成不同景别镜头组合时,前期拍摄应保持相同的取景构图,后期剪辑则可以通过画面明暗关系、观影变化等实现无缝衔接,顺利完成内容叙事。

2.6 出画入画技术应用

短视频拍摄也可以应用出画入画技术完成镜头过渡。拍摄的前一镜头中,使主体向镜头的方向靠近,之后则拍摄主体远离镜头的画面,符合运动规律的同时,顺利完成镜头分割。镜头的不同运动轨迹,也能说明剧情的走向,增强短视频内容故事性,发挥情节推动等作用。为确保前、后镜头能够自然衔接,应确保主体动作连续,在相同段落中应确保画面时空连续、完整。比如拍摄打高尔夫球的画面,应确认前、后镜头拥有相同的运动方向,完成起杆、上杆至顶点、触球等动作的平滑拍摄,保证画面较好衔接的同时,使画面富有动感。转场应增强画面逻辑感,谨慎拍摄存在逻辑冲突的画面,确保观众能够通过镜头顺利捕捉画面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2.7 声音转场技术应用

声音转场技术也是无技巧转场的一种,对前期拍摄的画面无过多要求,但需通过后期剪辑配音完成镜头自然过渡。具体来讲,就是使声音先入,之后展示不同的场景画面。例如,在视频主人公介绍自己的过程中,伴随着独白声音的穿入,展示不同的生活场景,可以将观众带入主人公的角色中,跟随画面了解其生活。实际应用声音转场技术拍摄时,应选择适合的景物,发挥渲染氛围、承接故事等作用,确保画面衔接顺畅,富有动感。

3 结 语

短视频拍摄过程可以采用的无技巧转场技术较多,如两极镜头、遮挡镜头、景别转场、主观镜头等等,具体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确保画面过渡自然,充分体现短视频内容逻辑性、衔接性、故事性等,保证镜头转场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有效展示故事内容和推动情感传递,给观众带来良好的感官感受,充分体现短视频的魅力。

猜你喜欢
景别转场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民用直升机新机交付转场模式研究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桎梏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岂容社会戾气“转场”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
论风光摄影画面控制三要素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