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策略研究

2023-07-30 20:38梁东确
专用汽车 2023年7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摘要:随着我国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据此,从校企联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围绕汽车产业学院的建立、落实、日常教学实践、校企联合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确保能够为当前的职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收稿日期:2023-04-07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7.036

1 基础理论概述

从产业学院的角度来看,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产业学院的建设是建立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而打造的核心成果,强调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其提供多元化合作的平台。产业学院的形成强调以某一专业映射某一产业,选择该产业在社会上的主体企业、生产模式、经营平台作为日常授课的场所和途径。

如汽车产业学院的形成,强调围绕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维修、智能化研发、自动驾驶、绿色环保等领域,引入有关新时期汽车生产乃至经营的企业,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1]。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能够让学生提前接触到有关社会领域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 产教融合视角下汽车产业学院的发展问题分析

2.1 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

产业学院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发展历史还不够长,一部分院校对于产业学院的建设以及发展经验不足,尤其是汽车产业学院,涉及的项目和内容较多,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建设体系,这也就导致缺乏相应的政策性补助以及奖励,从而导致一部分汽车产业学院的受关注度不高,建设动力不足,缺乏建设热情和创新热情,严重影响了汽车产业学院的后续发展。

2.2 缺乏完善的企业合作模式

一些企业在和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合作意愿不够明显,将合作重点放置在获取经济效益方面,却未能为职业院校提供最为专业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学渠道。一些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和效益不足,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负担,从而会逐步削减企业的合作意向。

另一些企业在和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其发展目标与院校存在较大差距,例如院校寻求的目标是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企业追寻的目标往往是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带着一些学生在参与产教融合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目标的把控不够明确,难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二者之间的目标不统一,不利于产教融合的发展。

2.3 学校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广西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高职院校迫于生源增长的压力,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扩张,容纳更多的生源。这也就导致可供支配的经费较为有限,难以为产教融合以及汽车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撑。

另外,产业学院的建设需要提供专业化指导,并不是单纯由院校进行管理便可以达成预期目的的[2]。但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问题解决措施不够明确,在产业学院建设的过程中,难以及时地解决各方主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导致产业学院难以发挥预期作用。

2.4 缺少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汽车产业学院的建设需要符合新时期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而近些年我国汽车领域发展逐步向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方向转型,导致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团队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素养存在欠缺。

例如,当前部分产业学院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误区,专业理论课程占比较多,而实践课程的组织规划以及执行能力不强,导致学生难以正确地进行项目合作以及学习。

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局限在常规的课堂教学领域,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和指导的能力不足。例如,一些教师虽然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授课,但是对于当前汽车相关领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高精尖技术以及研究成果掌握得不夠深入,在带领学生参与产教融合实践的过程中,难以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这不仅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合作质量,还会导致学生在企业实践实习的过程中难以达成预期目标,进一步恶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3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汽车产业学院的优化策略

3.1 加大力度做好法律法规建设,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撑

a.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需求出台相关音视频,依托政策法规,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高职院校重视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针对一些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制定了助推型制度,能够进一步提升产业学院教师的建设意识,也可以加强教职工团队的内驱力。

b.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的具体需求,出台有关项目融合实践的管控标准以及薪资标准。例如提升学生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工资标准,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能够让学生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有着可观的资金收入以及荣誉证书,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可以为其提供持续性的激励政策。

3.2 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

首先在落实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企业的参与意愿,同时要树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形象,让企业能够认识到强调融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将这种作用量化在人才培养、企业技术升级、社会地位提升等方面。例如某高职院校汽车产业专业,在落实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重视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合作,目的建设力求打造统一的合作体系,并且将各项合作事宜写入了合作协议中[3]。而在合作项目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让企业明确合作过程中学生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广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和该区域的汽车集团公司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展智能汽车产业学院研讨会,立足于新时期汽车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升级构建了同样的目标体系。学校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目标在于结合当前的汽车行业发展状态,进一步实践技术升级以及技术研发。

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企业和院校的共同目标,院校需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前沿、科技化的车路协同测试基地,企业在其中提供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设备,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基地完成整车测试、评级服务、法规标准认定等服务;产业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将仿真设备和教学实际相融合,考虑如何在道路测试、设备维护等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方法;阶段性地和企业进行对接,召开科技研究进展交流会议,就如何搭建车路协同服务平台、自动驾驶测试与评价基地、智能驾驶虚拟仿真场景库等内容相互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一致意见。

这种方式能够让产教融合模式的落实,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企业和院校都可以达成自身的发展目标,而企业也能够从中获益辅助院校更好地进行教学体系创新。

3.3 提升学校的关注力度

学校关注力度的提升,不仅要求加大产业学院建设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确保在产教融合理念下,产业学院的建设能够符合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在多项融合的基础上,及时地吸取资金,例如通过政府扶持资金、企业赞助等方式,打造校内建设经费,进一步缓解经费压力。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学院的建设综合质量,还需要积极寻求专家的建议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市场调研,吸取兄弟学校的发展经验,及时分析典型案例中的可借鉴之处,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提供最基础的产业学院建设框架[4];然后围绕高职院校以及汽车相关专业的建设需求分析学生、学校、教职工、合作企业等方面的实际特点,定位其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前期风险预控方案。不仅能够及时把控产业学院建设的具体方向,更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应对和解决。

3.4 增强教职工团队的综合素养

教职工团队综合素养的提升,强调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务管理团队以及科研团队,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产业学院的后续建设提供充足动力。

a.针对任科教师必须进行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训,确保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无缝衔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更具备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行业、从主动学习转向主动研发的能力。

b.需要重视教师进入企业之后的指导和实践能力。汽车产业学院的日常融合项目本身具备更强的实践性、技术性,教师在落实学生指导的过程中,也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教师打造科学的技术交底方案,引导教师深入企业岗位进行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个人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规划能力,确保教师具备岗位胜任力,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持续性的引导和辅助,有助于促进汽车产业学院的持续性发展。

3.5 打造多方联动的合作机制

为了促进保护产业学校的发展具备持续性动力,需要打造长期性、具备时效性的合作机制,在顾全多方面权益的同时,能够为产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产业学院的执行主体是企业以及院校,那么会借助政府相关部门、汽车行业组织、社会群体等其他的组织力量进行性能以及服务上的升级,各方需要在多元协作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合作体制,这样才可以维持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5]。同时国家也可以颁布适合混合制改革产业学院发展的政策和相关法规,例如在校企人事部门互聘换岗、财产分配、资源分配、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在资产、选购设备、提供资源渠道、场所建设等方面制定激励性政策,确保参与产教融合的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

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地和产业学院以及相关主体签署办校契约书,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并且为其后续的责任规划以及合作效益的分配提供保障;另外推动各方主体的深度交流,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深度融合,比如高职院校可以打造在线协作沟通体系,着重针对学生参与产教融合项目时的一系列学习问题、学习压力、经验分享、跨领域互动提供平台;企业也可以在工作环境培养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接入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成为学生融入岗位实习和学习的情感积淀。

例如,广西某高职院校在与区域某汽车集团合作的过程中成立了汽车产业学院,并且开展了阶段性的协同育人活动。又如,在校企文化大使聘任仪式活动上,由院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代表作为汽车产业学院校企文化合作的大使,能够在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座产教协作的桥梁,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拉近校企关系,能够为产业学院的发展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撑。

除此之外,建立在文化交流和共同建设的基础上,该汽车企业还派专员,可院校进行了合作并且开展了吉利精英班(第二期)人才招募宣讲,结合学生以及企业岗位设置的需求,设置了精英班、基础班、进阶班,所对应不同類型的企业岗位,并且比同类人才高1~2档[6]。在这个过程中,由集团企业的专业培训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提供细节上的讲座,并且围绕“塑造职业心态”打造了专题演讲活动,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帮助学生分析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心理状态转化特点,并且给出调整建议。这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经验,还可以让学生在产教融合学习的过程中,立足于企业发展规划以及个人的生涯规划,完成校企合作的同步目标。

4 结语

从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落实产业学院建设必然要考虑院校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及区域企业的发展方向,建立协同发展的一致性目标,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人员教育、传教协作项目创新,克服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困难;提供最基础的资金支撑以及政策支撑,能够帮助产业学院在困境中不断寻找新的方向;打造多元化的校企联合项目体系,能够为产业学院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可以为汽车相关企业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邹龙军.探究产教融合、“政企校”合作办学新模式[J].职业,2022(14):18-20.

[2]桑楠,董彦龙,刘成武,等.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构造”课程建设路径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2,35(3):92-96+104.

[3]门玉琢,冀秉魁,李明达,等.产教深度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81-84+110.

[4]张清郁,周建仁.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研究[J].低碳世界,2022,12(6):187-189.

[5]邓宗岳,赵猛.深度融入汽车城产业园提升产教融合水平——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9):11-14.

[6]肖寿高,廖发良,郭建明,等.产教融合双元制模式下汽车产业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22):199-202.

作者简介:

梁东确,女,1974年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