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以载道 大成之境

2023-07-30 17:10刘洪郡
书画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用笔笔墨山水画

刘洪郡

中国山水画坛代不乏人,其脱胎人物画的配景独立之初,便一直大放异彩,几欲一统之势,皆因山境水情间颇多契合国人的“士心”向往与“问道”皈依。历来,大师名家殚精竭虑,烟云供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攫取天机,熔时代精神与个人修养于水墨天地,进而呈现出一座又一座高峰。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学者唐辉便在这溪山问道途中,沉潜砥砺,谦虚问学,从而以杰出的艺术成果刷新着大众的视野。

真学问是在“事儿”上炼,真画学是在“心”上学。唐辉学艺伊始就直取传统精华,他先人物后山水,迎合着文心格局逐步开张,他举止坦荡,内蕴丘壑,体察万物,博纳万情,最终山水世界更使得他澄怀畅神。

品究一位山水画家,离不开传统标尺、思想情感的渗透,以及创造能力。唐辉作为崭新时代山水画坛的推动与思考者,他素日的繁忙几乎都是围绕中国传统书画而展开。具体到个人,本体功夫之上,他的“画外功”其量可嘉,虽余情有寄,但乃重拳出击,日复积累,凭借其卓绝天资,很快便在高手如云的山水画坛脱颖而出。

关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派纷呈,各造家法。当然作为绘事高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创造空间会更加自由,路子也宽。唐辉毕业于中央美院,其造型功底自然深厚,毕业后即入荣宝斋,近水楼台,工作需要使得他几十年来阅名家大师经典原作无数,不单单技法一一研习破解,其格调境界也得以传习熏养。而他尊贵包容的品格,使他尽早悟得了“化繁为简”的本事。他的创作实践既要“笔墨”,又载“观念”,对传统精华当然沉恋,而于创作则不拘成法、气韵为先。他的职责使他自觉地把中国画的发展作为使命与担当,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在教学期间他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深入民间,一起领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也时刻关注国际风潮、学术导向,每次出国,他都会拎回一沓满意的画稿,经再度收拾润色,他的吸纳与贯通能力又生“变化”。

唐辉在收拾画面整体与局部照环节上善于打“苔点”,他自诩“点”的功用妙不可言,虚实、疏密、轻重、疾缓……平、圆、留、重、变等等全在里面,他写“点”时的节奏感很强,一“点”上去都成不可或缺的“音拍”。中国画的“苔点”本身就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潘天寿先生曾说:“要糊涂里见清醒,清醒里见糊涂”;陆俨少先生则主张“苔点”要“鱼贯而行”。观唐辉的“苔点”,便是他心性投入其间情感的起落穿行,不必一一求得清楚,明白中不期然而然,自有一番妙韵玄机。另外,唐辉非常懂得画面的“留白”与“聚气”,深谙中国画的虚实流动与物象对比关系,加之他以“篆隶碑意”灵变运笔,使得“朴拙”“厚重”“苍茫”“华滋”“高古”意趣四处流漫,玄妙的审美新意境豁然呈现出来。

谈及用笔,唐辉一直主张每笔都要求“变化”。众所周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造就了它是一门程式化的艺术,对笔、墨、线、点的要求非常规范。但,凡“物”一体两面,“创造性”才是“程式和规范”的根本要求,“保守性”则是其底色要求。自古由南朝的谢赫“六法”至五代荆浩的“六要”乃至明代李开先的“神、清、老、劲、活、润”六笔法,再到宾虹先生的“五笔七墨”,均是于创作实践中一个递变、转换、肯定、再求证的过程。所以,“成法”与“变法”是“传统”的一体两面,是处于“运动”状态,“变”方是传统本质,这与我们华夏的《易经》思维一脉相承 。若一味死守“成法”,也许就成了糟粕。由此,再观唐辉的“用笔”变化,全赖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他依心性长久沉炼于碑隶古趣,并结合绘事的诉求不断深入调整、变化气质,逐渐生成了他现在的书体风貌:似行似楷似隶,几丝篆痕,几许碑意,入古出新,质拙气匀。再依此“好笔性”入画,便簇生出了他“浑浑瀚瀚,自成丘壑”的山水大境界。

所以,中国画的“笔墨之道”最后全归乎“用笔”,识得“用笔”也便读懂了中国画,历来鉴定家们都深谙此理。黄宾虹先生曾言:“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而宾翁用笔最基本的规律是“平”,即要求用笔平稳、平衡、力量平均。今观唐辉山水用笔亦有之:气韵生动,层次丰富,全局观照,处处精微。唐辉一直坚定认为:中国画就是“写”的艺术,“书法”是中国美学的核心,“以书入画”顺理成章。因此他对线条的质量颇有心得,他认为线条是画面最为重要的元素,画面的“物”“象”结构首先离不开线条作为“筋骨”的搭建,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关于创作中的施水运墨环节,唐辉亦是体现他“写”的功夫与机敏特质,因时因性因材而使得笔墨色与水相亲而教化,韵致在随心挥写中显清雅、温润、苍茫一片。所谓“巧变锋出”“笔无妄下”,在乎唐辉心中一个“觉明雅净”的状态。也因他较强的“笔性”,他的画面在“笔笔生发、呼吸匀畅动感中,笔笔拆得开,也拎得起”,且对立统一关系转换恰到好处。他是在追求中国画“内美”的道路上走出很远了。

关于唐辉的创作思想,曾受到赖少其先生的影响。赖少其是20世纪极为重要的一位画家,他传统精深,谙熟西方,他的创作融合了古与今、新与旧、洋与土等诸多艺术元素,画面既有焦墨干笔不断生发的图式,又有印象派的强烈色彩,强调平面构成……把很多不能协调的手法奇妙地统一起来,尤其他晚年的“丙寅变法”使他具有了特殊的美术史意义。也许,像黄宾虹一样,再过几十年,赖少其的影响与价值将愈加明显。唐辉亦时时刻刻怀创新精神,在笔墨保持中国底色的前提下,对西方的色彩、光影、块面分割、平面构成大胆吸收、消化、运用。比如画面的层次,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墨色浓淡加以区分;比如光影,采取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表达心灵的主观直觉;比如色彩,纯用中国画颜料:藤黄、赭石、花青等调和水墨,以写代染,轻重缓急打破均衡,在进一步强调画面结构的同时,光感由内而外通体“灵”“明”。观其作品的局部,看似无法可循、无迹可觅,实则处处浸渗的是他的无上“心法”,“心上学”首要致“良知”本体,而后沉淀、涤滤自然生变。唐辉的学养推动他从“无法生生法”入进“画道”矣。所以,品赏唐辉的山水大作,无论从视觉还是依心灵感受,都给人带来“崭新”而“浑厚”的时代气息与能量。

文至此,综观唐辉的笔墨修养,外在形态通过笔力渗透蕴化出了雄健、厚重、灵动的美感;内在传达中随机生发,他是在写生思考的过程中将笔墨的审美范式以最好的契机加以提炼、大胆转化,继而开拓出了气质超群、人文内涵丰富又崭新的审美新领域。审美之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对于艺术家更是一辈子的功课,艺术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以“心灵皈依”为旨归。因而,具备理想主义气质的唐辉正是在锤炼“笔性”(心性)的前提下,以国际的视野稳打稳扎,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雄健华滋的艺术之魂为依托,并以传统笔墨为基石,凭借其高拔的心力不断生发汩汩才情,进而自由开拓着中国画无尽的审美空间。他的创作行为从另一方面也昭示着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作品意境的魅力与旷雅品格自会日益凸显于当代山水画坛。

最后,我们可以断定,在艺术群体中,唐辉先生乃是一位勤奋的思想者。他在每天的繁忙工作中从未停止过对绘事的思考,在面对世态人情时,他温和、仁义、引以善行,德润万物,润物无声,他的气质里也暗合了儒家的进取与道家的超脱。北宋大儒程颢先生有言:“形而上存于洒扫应对之间”……古人切己觉照,意即刻刻不离“目前气象”。唐辉先生以山水创作载我泱泱中华的“内美”之道,他便在“明心见性、明体达用”通会间,接连不断地两相济会、近道而成物了!明清之际的大儒李二曲先生亦有说法:“学问”之要,首先“涵養省察”中审得“内在自我”,进而时时操存,时时提撕,如此,忙时自不至于逐物,闲时自不至于着空!由此可悟儒家精髓:“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抑或“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再及参照唐辉先生,由工作而艺术、由艺术而工作,恪守诚意,把握精微,良性叠加,不离左右,自然愈发充实而光明!

本专题责任编辑:薛源

猜你喜欢
用笔笔墨山水画
找不同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