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官钱(总)局钞票知多少

2023-08-02 11:53曾晨宇谢艾力·司马义
中国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伊犁钞票民国

曾晨宇 谢艾力·司马义

伊犁地处新疆西北,得名于伊犁河。清光绪十五年(1 8 8 9年),伊犁官钱局在新疆绥定(今霍城县)、宁远(今伊宁)两地设立。虽然地处边疆地区,但伊犁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钞票,这与当地的货币体系密切相关。

伊犁有了官钱局

成吉思汗去世后,伊犁为其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汗国的汗庭就位于伊犁境内的阿力麻里(今伊犁霍城县)。准噶尔汗国兴起后,伊犁成为了汗国的政治中心。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后,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 6 2 年)在今霍城县惠远乡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清乾隆二十九年(176 4年)建成惠远城。伊犁将军衙署移驻惠远,统辖天山南北各路八旗驻防城邑及归附清朝的哈萨克各部。清同治十年(1871年7月),沙俄侵略军以“代收代守”为名,完全侵占了伊犁九城。清光绪九年(1 8 8 2 年),金顺将军率大军正式收复伊犁,其衙署暂驻绥定城,移驻惠远新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伊犁置绥定县,为绥定县和伊犁府治所。伊犁府下辖绥定(今霍城县霍城镇)、宁远(今伊宁市)两个县。

伊犁官钱局于清光绪十五年(18 89年)在新疆绥定、宁远两地设立,以8万两银作为资本,由潘效苏管理官钱局事务。18 9 2年,惠远新城官钱局成立。18 9 4 年,将军长庚为节约费用裁撤绥定官钱局,并入惠远官钱局。同时委派津帮商人安文忠为伊犁官钱局总办,1908年并入新疆官钱总局。

伊犁官钱总局在稳定边疆金融、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档案的缺失和实物史料的散乱,目前对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纸币仍有不少误区,也并未建立完整的实物统计和学术研究。

2018 年至2019年,白尔文收藏的中国纸币系列专场拍卖中出现了多张伊犁官钱。此外,北美藏家奚峥云旧藏的民国六年(1917年)伊犁官钱局制钱伍钱油布帖也得以面世。这些都是极为罕见的珍品。2018 年8月,笔者购得一批民国四年(1915年)新疆省政府和财政厅发给财政部的电报单存档原稿,其中有几份与伊犁的军事和税收关系密切,使得综合研究伊犁官钱局纸币发行成为可能。

为啥这么多钞票

结合相关实物与档案资料,目前笔者统计出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钞票共有2 8 种,其中清代钞票11种、民国钞票17种。(详见表一、表二)

据史料记载,部分纸币的发行量为:清光绪十五年(18 89年)二百文发行量为四千两,合2 万张;三百文发行量为六千两,合2万张;五百文发行量为六万两,合12万张;一千文发行量为一万五千两,合1 . 5万张。它们的材质均为油布帖。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起,五百文具体数目不详;一千文发行量为十万两,合1 0万张,均为关内(内地)纸质印刷。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一千文发行量为十万两,合10万张。

表一 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清代钞票

表二 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民国钞票

目前,笔者发现了1 3 种纸币(包含油布帖)实物,包括:清光绪年间的伊犁官钱局一千文油布帖,即为最早的伊犁官钱局纸币(包含油布帖)实物;清光绪年伊犁官钱局壹千文油布帖、清光绪辛卯年伊犁官钱局壹千文油布帖、清宣统年间的伊犁官钱总局纸币、清宣统元年贰千文、民国元年叁百文民国二年壹百文、民国二年贰百文、民国二年叁百文、民国二年五百文、民国三年贰百文、民国三年叁百文、民国四年五百文、民国六年五钱(油布帖)。

图一 清光绪 伊犁官钱局壹千文油布帖影印图 德国白尔文供图

图二 清光绪 辛卯年伊犁官钱局壹千文油布帖 图片由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蔡小军供图,藏品为德国白尔文旧藏。

为何地处边疆的伊犁会出现如此种类多样的钞票呢?这就不得不提伊犁的货币体系了。早在乾隆四十年(17 75年),乾隆皇帝钦定的伊犁“宝伊局”建局,开始铸造铜钱,至清同治五年(1 8 6 6年)发生农民起义被迫停炉,从此再未铸铜钱。清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清光绪七年(1 8 8 2 年),清政府正式收回伊犁。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清政府曾设想过恢复铸铜钱,并让北京发行光绪通宝宝伊局部颁样钱。但由于宝伊局铸钱含铜量较高,在侵占伊犁10年中,原有宝伊局制钱被沙俄大量搜刮回国,并被改铸为铜戈比或用作军工原料。18 81年2月24日,清政府和俄罗斯签订《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其中有专门提到禁止将中国铜钱贩运出口。清光緒十五年(19 0 2 年)二月十三日,伊犁将军色楞额的奏折追录了当时情形,称“俄国代收代守,纵有制钱,俱贱价买去,消灭无迹……”。而且伊犁缺乏铜矿和铅锡矿,铸造成本极高,因此恢复铸造铜钱行不通,于是主张使用制钱,自己不铸币,而多向甘肃等地购买,所以全疆除伊犁外均通行红钱。

但制钱汇兑比例很低,无法满足大额交易。此时,喀什、阿克苏、迪化等地纷纷铸造银币,亦开始发行钞票解决钱荒,例如笔者就藏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喀什葛尔官钱局发行的油布帖钞票实物,可见伊犁当局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就开始发行钞票了。

设计独具匠心

值得注意的是,伊犁官钱局的钞票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蕴含了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例如清光绪辛卯年(1891年)伊犁官钱局壹千文油布帖(见图二)上端钤印“伊犁府印”满汉文关防与“伊犁官钱局”字样,票芯为“凭票取钱壹千文整”八个字。“钱壹千文”四字系墨笔填写并加盖红色印章。“整”字上亦加盖满文、汉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四种文字的红印,其左为“光绪辛卯年即月即日官钱局票”,“即”字与“官钱局”几个字为红印加盖。右边用毛笔书写钞票冠字与编号,票芯左右边框上印有《兰亭集序》古文,并加了一句“生意春前草财源雨后花”。古文周围印有三星、八仙、和合二仙图,这些图文有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祝愿使用者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之意,也有防伪之用。一张钞票上出现四种文字,亦可表明伊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汇集之地,为民族团结与经济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宣统元年(1909年)伊犁官钱总局纸币上的设计也很有意思(见图三)。壹千文制钱票票幅为110毫米×186毫米,竖版。正面为蓝色边框,票芯为浅蓝色,边框与票芯之间为黑色双龙捧珠图案。票芯之上为“伊犁 官钱总局”字样,“伊犁”二字为墨笔填写。票芯正中为“ 凭票取制钱壹千文整”。壹千文三字系墨笔填写。其左为“ 宣统元年八月十九日”,右为“ 字第 号”具体编号,与日期亦为墨笔填写。右下角盖红色长方形图章“官钱总局”。票芯左右边框为“ 认票不认人,失票不挂号”。钱票右边用毛笔书写冠字编号,上盖骑缝章。下邊框外为“北洋官报局印”。最有特色的是左右两侧边框内有一篇汉文短文,为蓝底白字,洋洋数百字,意在推广纸币的使用。该票背面黄色,为汉、满、维三种文字的告示。

图三 清宣统元年 壹千文此为本文作者藏品,源自日本某拍卖会。

图四 清宣统元年 贰千文图片由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蔡小军供图。

图五 民国元年 叁百文此钱印八鹤祥瑞图,背钤印“新伊都督府财政司总长之印”十二字篆书大关防印。图片由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蔡小军供图,藏品为德国白尔文旧藏。

图六 民国二年 壹百文此钱印四狮图。本文作者藏品,源自德国白尔文旧藏。

民国元年(1912年)伊犁官钱总局制钱叁百文(见图五),正面印八鹤祥瑞图及“伊犁官钱总局”字样,票芯正中为“凭票取制钱叁百文”汉文,并在下方用满文、察合台文(维吾尔文)两种文字书写“伊犁官钱总局”,其察合台文的拼法为“ili gun chin juy”。其左为“中华民国元年”并加盖“官钱总局”红色印章,右为“ 字第 号”具体冠字编号,亦为墨笔填写。纸币四角用满文、汉文、察合台文(维吾尔文)和阿拉伯数字写有“3”。背钤“新伊都督府财政司总长之印”大关防。

珍贵难求的伊帖

宣统年间,伊帖因为只有壹千文及贰千文两种面值,而无辅币,市面交易多有不便。据周东郊《新疆十年》记载:“伊帖每张合银一两,一两以下,无法找零。如用五钱,则将此伊帖撕下一半,如用二钱五分,则撕下四分之一,流通市面”。这种撕下部分票面作找零用的权宜之法,殊为奇特。可能就是伊帖虽发行数量不少,但实物却珍贵难求的原因。

笔者还曾见过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面额为壹钱或贰钱的铜筹。壹钱的铜筹有黄铜、红铜两种;贰钱的铜筹本人仅见红铜一种,均呈长条形。图十四为壹钱铜筹,源自笔者藏品,重11. 5克,长74. 5毫米,宽9. 2毫米,厚2 .7毫米;另有贰钱铜筹(见图十五),源自伊犁蔡慧斌先生藏品,重6 .1克,长71.5毫米,宽8.8毫米,厚1.5毫米。本人所见两枚贰钱铜筹均比壹钱轻薄,值得细究。此铜筹正面为汉文“官钱总局”四字,背面为汉文“壹钱”或“贰钱”字样,两端各有一简单花卉图饰,图饰中似有一打压戳记,可能作防伪之用。图饰与文字均系手工雕刻,这可能是我国唯一一种以官钱局名义发行的手工雕刻金属钱筹。伊犁通行制钱,官定银钱比价为制钱1千文合银1两。此种铜筹标注面值壹钱或贰钱,应合制钱10 0文或2 0 0文,当系代用币性质。此种铜质钱牌应该是伊帖发行的辅币,作为找零之用。

另据《新疆图志》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 0 6 年),绥定知县段子麟“ 以地方行使钱票,内多二寸宽,五寸长,白纸小条,上书‘凭条取制钱一串文或二、三串文不等,盖用商民字号图记,通衢行使,官民均用,为数甚多”。从第二年即(光绪)“三十三年二月起,限三个月”即被“一律收回注销”。这种白纸小条是因当时铜钱奇缺,而为日常找零之需。因发行时间短,流通范围小,且纸质又不宜保存,故没有实物流传下来。

图七 民国二年 贰百文此钱印四狮图,图案与壹百文相似。由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蔡小军供图,日本森本勇旧藏

圖八 民国二年 叁百文 影印图 此钱印四狮图,图案与壹百文相似。德国白尔文供图。

图九 民国二年 五百文 影印图 德国白尔文供图

图十 民国三年 贰百文 此钱印四狮图,图案与壹百文相似。本文作者藏品,源自德国白尔文旧藏。

图十一 民国三年 叁百文 此钱印四狮图,图案与壹百文相似。由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蔡小军供图,日本森本勇旧藏。

图十二 民国四年 五百文 影印图 德国白尔文供图

图十三 民国六年 五钱(油布帖) 本文作者藏品,源自北美奚峥云旧藏。

根据《中国近代纸币史》一书记载,宣统三年(1911年),该局仅有资本50万两,而空票竟达16 0余万两。到了民国时期,该局由伊犁镇边使主持,在新疆、伊犁未统一之前,该局发钞极多,在伊犁及阿尔台、塔尔巴哈台等处几达千万。1913年,革命党人与新疆巡抚袁大化交战,为筹军费增印伊帖2 854 0 0 0两。1914年,新疆省方与伊犁议和后,中央政府将伊犁地区划归新疆省管辖,增发的伊帖由省方以省票6钱折合伊帖1两的比价收兑,使币制得以统一。后实际收回增发数的49.4%,余下的50.6%留在市上,以6折作价作为省票的辅币行使。

据新疆财政厅1914年7月报告收兑伊犁纸币数目为:1914年2月份点收伊帖5510 0两,3月份点收伊帖2 812 93两,4月份点收伊帖242 868两,5月份点收伊帖18 5045两,6月份点收伊帖558 0 0两,共计820106两。

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伊犁官钱局钞票,除民国六年版伍钱油布帖外均凤毛麟角、吉光片羽,且拥有很大的历史考据价值,非常值得珍视。

图十四 官钱总局壹钱铜筹

图十五 官钱总局贰钱铜筹

猜你喜欢
伊犁钞票民国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伊犁书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伊犁之旅
生命的价值
丝绸之路与伊犁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