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Seminar与LBL教学法在肿瘤科癌症疼痛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2023-08-02 07:01汪硕敏夏云红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肿瘤科癌痛阿片类

汪硕敏 夏云红

癌痛教学是肿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癌痛教学中,讲授型学习(LBL教学法)是教师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实习同学被动地听讲,容易使教学过程形式化,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优化癌痛教学模式,提高癌痛教育效果,不仅可以为实习同学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也是提高癌痛患者治疗水平的必要途径。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是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是沟通理论与实践、能够把感受性和认知性学习方式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1],能培养学习者具备初始职业技能。但CBL教学法对实习同学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2]。Seminar(研讨会)教学法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大学课堂中践行的教学方式或学术交流方法,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3-4]。本研究采用Seminar和CBL教学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CBL-Seminar教学法),探讨在肿瘤科实习教学中,肿瘤疼痛教学CBL-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及其是否优于LBL教学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医院北区肿瘤科实习的80名本科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参与者。在入科前,所有实习生都有相似的癌痛知识背景,并接受了涵盖一般临床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操作技能的岗前培训和考核。随后将其随机分为CBL-Seminar教学法研讨组(观察组)和LBL教学法研讨组(对照组),每组40名学生。观察组学生平均年龄(24.2±2.5)岁,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24.5±2.7)岁,男23例,女17例。两组学生均完成了职前训练和评估[(81.8±8.0)分vs(81.2±8.1)分],其年龄、性别、职前训练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教材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版)》。教师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案例,确定教学实施过程。肿瘤科教研室老师均为高级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整个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和教学查房组成,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1.2.1 对照组采用LBL法 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全程灌输式教学。肿瘤科教研室老师在课前准备讲座,制作幻灯片。讲座结束后,学生们陪同老师进行教学查房。理论教学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包括癌痛的机制与分类、癌痛评估与治疗、患者与家庭教育及随访。详细讲解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2.2 观察组采用CBL-Seminar教学法 ①教师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学习讨论的主题,并根据主题选择教学案例。课题和病例的内容应侧重于癌痛机制和分类、癌痛评估和治疗、患者和家属随访等。学生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课题和病例分发给学生,并提供相关的基础学习资料(癌症疼痛诊断与治疗说明和病例资料)。学生学习基础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交流,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进行跟踪指导,学生有问题也可联系老师。②课堂教学:首先,教师简单介绍课题内容,进行案例模拟,或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查房。实习同学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汇报对课题和案例的研究情况,提出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未解决的问题。报告结束后,教师和其他实习同学讨论,提出问题或补充的主题和案例,汇报同学回答来自教师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控制讨论的节奏。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陈述和讨论进行综合评价,系统总结,回答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3 教学效果评价 对两组实习同学进行出科考试、阿片类药物使用态度调查和实习同学反馈问卷调查(自我评价与满意度评价),以结果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教学效果评估。①出科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临床实践三部分,分数分别为40分、30分和30分,满分100分。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是一种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癌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癌痛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概念化的能力。临床实践是通过典型癌痛病例的临床检查,检验学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综合能力。②阿片类药物使用态度调查:采用一份由四个问题组成的问卷调查实习同学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态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问题如下:我认为阿片类药物对患者的健康有害;我担心阿片类药物成瘾;我害怕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我认为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应该低于规定的剂量。③自我评价与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让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满意度进行匿名评价。④对教学方法评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掌握、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对教学满意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体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教师绩效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确定、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学生考试平均成绩数值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评分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病例分析、临床实践及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评分比较(,分)

考核项目观察组对照组tP病例分析25.2±2.721.2±2.95.424<0.05临床实践25.1±2.120.8±2.96.474<0.05理论知识34.3±2.533.6±4.40.7280.470综合评分84.5±5.075.7±5.16.814<0.05

2.2 两组学生对阿片类药物态度的比较 对四个关于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问题,对照组有更多的误解,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阿片类药物态度的比较 例(%)

2.3 两组学生对学习方法评价的比较 观察组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01);在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理论知识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与对照组相比,对提高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强烈认同和一致认同的实习同学,在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考试中表现较好。

表3 两组学生对学习方法评价的比较 例(%)

2.4 两组学生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整体、教学方法、教师绩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3.1 三种教学法的比较 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全程灌输式教学。目前仍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但教学效果相对不佳。案例学习是一种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使用真实的临床案例,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为临床实践做好准备[5]。优点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掌握的持久性、激发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6]。Seminar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分配的问题和问题,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参加讨论。与传统的LBL方法相比,Seminar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和学术性等特点,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的学术潜力,加深对科研问题的理解,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找到最佳匹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还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围绕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为学生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宽松的、积极的学习空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到宽广知识视域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学理潜能,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理探究[7]。

3.2 CBL-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Seminar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具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在出科考试中,在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Liu C等[8]研究也发现Seminar结合CBL方法可以提高不同学科学生的案例分析和临床实践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态度,我们还可以看到,接受LBL教学法教学的实习同学方法有更多的误解,对癌症疼痛的认知倾向于消极,将所学知识快速应用于临床实践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观察组学生认为CBL-Seminar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而且观察组中对提高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强烈认同和一致认同的实习同学,在病例分析考试和临床实践考试中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CBLSeminar教学法能导致学生在考试中的病例分析和临床实践的表现更好,提高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3.3 CBL-Seminar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应用仍面临许多困难[9],比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前大量查阅文献和自主合作学习的工作量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在部分学生中产生阻力;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一些学生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他们的主动性不够强,难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带教老师来说,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引导能力,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善于从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中发现问题,给出合理的回答和总结,并保证课程顺利进行。本研究探讨癌痛教育的教学设置选择癌痛管理课程的原因如下:癌痛管理课程内容适中,避免学生备课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癌痛相关概念贴近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癌症疼痛管理更注重实践掌握,可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同实践能力;癌症疼痛是肿瘤学临床实践中的高发事件,这意味着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从个人经验中对实习同学提供明确的指导。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实习同学对整体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师教学表现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我们推断CBL-Seminar教学法在癌症疼痛教育可能是更好的教学手段。当然,本研究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教研室要求的教学进度,在本研究中不可能由同一位教师同时教授LBL组和CBLSeminar教学法组,虽然本研究选择的每位教师都具有相似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以减少不同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但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仍可能影响研究的结果。

综上所述,CBL-Seminar教学法在肿瘤科教育培养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在肿瘤科实习教学中更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肿瘤科教学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肿瘤科癌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