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出圈”大湾区

2023-08-02 03:57刘洁王修齐逄苗
走向世界 2023年25期
关键词:出圈

刘洁 王修齐 逄苗

冲刺“万亿之城”,烟台拉弓满弦,全力疾驰:

5月26日至6月1日,乘着“港澳山东周”举办的东风,烟台经贸团“握手”大湾区,赴粤港澳开展经贸洽谈。

更早的4月8日,中共山东省委常委、中共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赴上海开展招商活动,精准对接益海嘉里、上汽通用汽车等业内龙头企业;4月16日至19日,又奔赴广州、深圳两地,对话小鹏汽车、万科集团、中集集团等行业大佬,谋求全方位战略合作。

此次大湾区之行,由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带队,7天时间里,经贸团争分夺秒拜访新老朋友、举行合作对话会,向大湾区发出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的盛情邀约。

于烟台而言,冲刺“万亿之城”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实实在在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粤港澳大湾区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高度集中的黄金湾区,也是国家重要战略的承载地。将目光投向大湾区,彰显城市智慧与用心。

快一些,再快一些!从年初到现在,一次次密集走访,一场场务实对话,彰显着烟台冲刺二季度、决胜上半年的奋进之姿。此番,势如破竹的烟台再次“主动出击”,正是谋求更广泛合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有空间、有意愿、有未来。更多的合作正在酝酿,更多的精彩即将发生。

7天,深度“握手”大湾区

7天,大湾区之行,烟台可谓收获满满。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烟台拥有深厚的开放基因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具备与粤港澳深度合作的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

2023港澳山东周期间,烟台以务实开放的姿态站上台前,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来自黄渤海之滨的“烟台之声”响彻大湾区。

深圳是科技之城、创业之城、中国“硅谷”,是烟台学习的榜样,借势此次经贸活动,烟台与深圳的合作正迈向纵深。在5月27日于深圳举行的烟台市—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交流会上,共有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68.29亿元,涉及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海洋工程、葡萄酒、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领域。

作为烟台重要的境外资金来源地,香港是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目前已有华润、招商局、世茂等一批知名港企在烟台投资兴业,累计投资项目4100多个。此次香港活動周期间,烟台与香港在更广范围内“握手”:

总计签约各类重点合作项目11个,包括产业合作类项目8个,签约金额总计5.39亿美元;产业基金类项目3个,签约金额总计16亿美元。其中,在山东省推介活动期间,烟台现场签约重点港资项目3个,签约项目数位居全省第一。项目涉及高端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车等先进产业。烟台驻港跨境金融合作服务平台同期正式揭牌。

烟台与澳门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经贸团拜访了澳门山东社团总会、澳门中国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绿色低碳发展 共赢美好未来”烟台澳门对话会上,烟台系统推介了打造智能低碳城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资源优势和重大机遇,双方将在双向投资、签约葡萄酒、跨境金融等方面加强合作。

令人欣喜的是,从签约的项目看,几乎都是新的合作,项目层次高、带动力强,与烟台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开启了烟台与大湾区之间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水平更高的“亲密接触”。

交流、合作、共赢。在时与势的交错下,此次经贸之行无疑迈出了烟台与大湾区产业融合、开放共赢的铿锵足音,必将携手共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借大势,共赴“绿色之约”

梳理此次南下经贸活动,我们发现一个关键词贯穿全场——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城市之一,当下的烟台,正在酝酿一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变革。此番南下,经贸团打出“绿色”王牌,大力推介烟台的绿色低碳产业,与大湾区共享“双碳”战略下的烟台机遇。

这从此行拜访的新老朋友就可管窥一豹。

烟台的“老朋友”中国广核集团,是全国三大核电集团之一,一直把烟台作为北方战略发展的重心,持续加大在烟清洁能源项目投资推进力度。经贸团专程拜访了中广核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双方围绕科研机构、配套产业及区域总部建设,支持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和本地核电企业发展,共建“双碳”科普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对接。

中电集团是亚太区最大规模的私营电力公司之一,投资遍及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澳洲、印度、东南亚及中国台湾的能源市场,在能源市场拥有很大的话语权。经贸团与中电集团中国区总裁罗嘉进围绕风电光伏领域、核电建设运营管理、储能电站项目落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洽谈,期冀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史立德对深化与烟台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未来信心十足,“凭借烟台强大的环保产业技术,以及香港在绿色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的优势,两地在协同建设绿色供应链、新旧动能转化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绿色机遇的背后,产业是发展底气。在冲刺万亿城市的征途上,烟台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了“四个第一”: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目前,烟台正在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在黄海北岸丁字湾区域规划了“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先行区”。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山东省唯一的智能低碳城市试点,烟台还加快布局数字化虚拟电厂、清洁能源供暖、零碳园区、零碳港区、零碳旅游、绿色建设等一批智能低碳城市应用场景,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

招商引资,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招商引资好比高手过招,出手快、出手准,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此次大湾区之行的累累硕果,正得益于烟台的精准对接、主动出击。

回顾近半年来的招引“足迹”,不难发现,烟台倾力抓招引的步子快、鼓点紧。

从上海、广州、深圳,到新加坡、韩国、日本,再到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烟台由书记、市长带队“顶格”推进,释放强烈发展信号: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烟台正锚定“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目标,开启全域“拼经济”模式,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无疑,这一进程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需同时发力。而招商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三者同频共振的“总牵引”和“关键点”。这也可以视为烟台今年频频发动外出招商攻势的动因。

这份“城市默契”,不局限于市级层面。开春至今,烟台多个区市负责人勇当“推介人”,瞄准产业方向,率队开展多轮密集招商,为烟台谋求全年新跨越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动力:

龙口市招商团“叩响”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大门”,一举签下17个项目。

黃渤海新区招商团先后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350余次,动态储备在谈项目124个。

高新区招商团直奔新加坡,签约百汇医疗集团、来恩TCR等一批国际知名医药企业。

牟平区招商团在北京成功拿下20亿元的烟台德福三期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努力终将赢得回报。一季度,烟台实际使用外资7亿美元,总量位列全省前三。全省高质量外资考核组内第一,制造业使用外资、高新技术制造业利用位居全省第二。

在全省招商引资的赛道上,烟台能够稳居第一方阵,靠的是精准招商、靶向施策。今年,烟台瞄准重点产业链,发起重点产业链百日会战,已举办烟台市重点产业链合作推介会等40余场主场招商活动。

招来企业、引来项目只是起步,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也是重要一环。烟台突出“过程化”,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机制,对重点招商项目挂图作战、“蓝黄红”督战,每月督导,确保谈项目能签约、签约项目能注册、注册项目能落地。目前,投资100亿元的力华综合储能、1亿美元的德国高端机床等重点项目已落地实施。

快人一步,方能赢得先机。在各地掀起的“拼经济”热潮中,烟台一直在加速奔跑。冲刺万亿之城,“卷”起来的烟台,值得期待。

During the seven-day trip to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e Yantai economic and trade delegation led by Zheng Deyan, Deputy Secretary of the CPC Yantai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Mayor of Yantai, worked against the clock to visit old and new friends, hold cooperation dialogue meetings, and send out cordial invitations to the Greater Bay Area to discuss cooperation and seek common development.

For Yantai, sprinting towards the “city with an annual GDP of one trillion yuan” is not an empty talk. It requires concrete projects, funds, technology, and talents.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s not only a golden bay area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ch elements as capital, technology, and talents, but also a carrier of important national strategies. To turn its eyes to the Greater Bay Area shows the wisdom and dedication of Yantai.

Yantai is determined to speed up its develop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it has conducted intensive visits and down-to-earth dialogues, showcasing its unremitting efforts to sprint the second quarter and w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The series of initiative efforts in this trip to the Greater Bay Area are just the vivid practice Yantai has made in seeking broader cooperation and more active integration into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space, intention and future, more cooperation is under way and more exciting things are about to happen in Yantai.

猜你喜欢
出圈
淄博烧烤“出圈”:政府如何把握文旅新媒体营销的时代跃迁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国潮”出圈之旅: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B站“出圈”博弈突破腾讯社交垄断的焦虑点何在
科幻“出圈”
创意“出圈”的2019手机发布会邀请函
网络亚文化创作的“出圈”争议
“出圈”的故事
首创数娱:一次令人期待的“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