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保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08-03 05:43周长梅刘东王晓云樊东
高教学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目标课程思政

周长梅 刘东 王晓云 樊东

摘  要: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改革的各环节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以激活课程的德育价值属性,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以园艺植保学为例,从提高思想认识、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的资源挖掘及课程思政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艺植保学;课程思政;提高认识;课程目标;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177-04

Abstract: Education carri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reform to achieve all-round and whole process education, so as to acti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value attribute of the curriculum and play the role of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aking Hort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aspects of raising the ideological awareness, the goal of the course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the collecting ofthecourse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courses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Horticulture Plant Protec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awareness-raising; program o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人们对课程思政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3-5],本校目前正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园艺植保学是为园艺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植物生产类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价值观引导自然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内化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园艺植保学的课程特点,把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和思想价值及育人目标结合起来,对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并及时梳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路径,对探索园艺植保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展开。

一  提高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

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作为骨干力量,自身要树立坚定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思政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统一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要在思想意识上找准课程思政的定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6],育人和育才要相辅相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及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课程通常在大学低年级集中开设,无法满足全程育人的要求。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就是要助力思政课程的教育,在所有课程中加入思政相关元素,真正做到哪里有课堂哪里就有思政,达到“三全育人”的要求,课程思政教育是需要在每一所高校、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中都必须推进和建设的一项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承担起相应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每一位老师都要做学生丰知识、长见识、塑品格的引路人。

其次,要加强任课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在思想认识高度清晰的情况下,任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必须深入了解课程思政,通过慕课网站、线上线下培训、主题讲座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理论学习,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任务以及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等。同时,教师要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文化素养。育人之前先要育己,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通过老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每一位同学,通过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把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自然融入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专业知识时,我们都知道“给予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先装满一桶水”,在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上同样需要老师先行,像备课一样下足功夫,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授业解惑”和“传道”的统一。为此,我们要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6]当作终身追求,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精心进行课程设计,提升课程内涵和质量,提高我们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启迪的向往之地。

二  园艺植保学课程思政目标

在园艺植保学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园艺植保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寓“三观教育”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因此,园艺植保学课程教学总目标的设定,分别从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和思想育人三方面有机结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将园艺植保学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三个方面(图1)。通过选取与思政教育及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和育人元素,实现如下课程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激励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例如,讲解昆虫的迁飞习性时,引入世界上著名的“帝王蝶”迁飞案例,让学生在观赏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终将助力辉煌;讲解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损失时,切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的讲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使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确保粮食和蔬菜生产安全是植物保护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从而增强学生服务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给课程铸魂,即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思政教育规律,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各类思政教育元素,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7]。其核心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给知识和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内化为学生的理念和行动。挖掘和搜集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时,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机融合于教学环节中,切忌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脱节,出现“贴标签”及“两层皮”的现象。下面列举本课程中的两个思政案例加以说明。

(一)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次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的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包括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等内涵[8]。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更要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高效的生态农业。

在讲解害虫综合治理理论(IPM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介绍化学农药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由于长期、大面积的过度施用,导致“3R”问题的产生,即害虫的抗药性(Resistance)问题、害虫的再猖獗(Resurgence)及农药残留(Residue)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一系列问题的累积,直到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问世,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农药污染环境的高度重视,并于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害虫综合防治专家小组会议上定义了害虫综合治理(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这一理论由此产生[9]。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减少农业源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作为新时代农科学子更应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最终实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介绍IPM理论时,引入生态文明理念,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寂静的春天》,查阅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IPM理论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绿色生態发展观。

(二)  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及其规律性的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的重要文章,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课程内容中涉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之于人类即表现出有害的方面也有有益的方面,农业生产中每年因虫害造成不同作物的经济损失达10%左右,而且蚊、蝇等昆虫还可以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是昆虫对人类也有许多有益的方面,例如在显花植物中有80%属于虫媒传粉,昆虫中的蜂、蝇、蝶和蛾等传粉昆虫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捕食性和寄生性的天敌昆虫可应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蜜蜂、土鳖虫等药用昆虫可入药;家蚕、紫胶虫等可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理解这个知识点就涉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运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充分理解并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问题。

即便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一些害虫,我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能为人类创造价值。例如蝗灾在历史上同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蝗虫大发生时“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叶折”“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这些都是蝗灾的真实写照。但是蝗虫富含的高蛋白也可以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在有些地区已经形成饲养、销售、食用的产业链;危害蔬菜的蝇蛆,同时也是饲养家禽的优质饲料,还可以在医学上用来清除伤口腐肉。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增大,更要历练在矛盾运动变化中以积极的、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增强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驾驭局面和处理问题的本领。

四  课程思政的实施

课程思政要以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 激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特色思政教育元素,课程知识点和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要自然融合,形式上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育人效果却要凸显出来。如何促使隐性的德育功能最终显性化,老师就要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上下功夫,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全面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一)  课前准备

在开课前的备课环节,积极查阅文献、收集整理思政案例和育人元素,特别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及图片。认真梳理与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元素,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培训,揣摩思政元素融入方式,进行精心设计,编写融入思政内容的课程大纲和教案,完善PPT课件。

在PPT制作上力求精细化,通过视频、高清图片、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报道,增加授课的视觉效果和直观感受,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岗敬业和认真做事的态度,这本身就是最好最具感召力的育人元素。此外,思政内容与课程知识点在PPT上的排版布局要分清主次,注意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的区别,作为专业课的老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将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力求育人效果显著,而不是形式上的“显性化”。

(二)  课堂落实

课前的一切精心准备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重点要注意课程内容和时间的合理分配。课上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关键,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一定要主次分明,合理分配讲课时间,专业知识点的讲授始终是重点,切忌为了思政而思政。思政内容的讲解要详略得当,认真凝练思政案例中的核心要素,使其润物无声自然地融入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思政元素的细节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主学习,比如通过课下观看一些案例视频等,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悟。

(三)  课下交流

思政过程要涵盖课上课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课后布置作业环节,通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综合性案例分析的大作业,作业考评时把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相互配合情况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综合素质的锻炼。此外,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后通过线上线下的作业点评、定期进行课程思政研讨等活动,增加师生互动和交流,在交流和互动中,老师才能更多地了解学生,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思政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价值观引领,更体现在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和言传身教,以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精湛的专业素养感染学生,使专业课的思政教育成为有温度的鲜活的思政。

五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自古就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的就是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在目前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期,更需要我们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培养学生健全而优秀的人格。高等教育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设计,巧妙的衔接,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課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两条线在立德树人上糅合在一起,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度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5-28)[2021-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王伟宾,闫岩.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的基本关系及融合建设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13-15.

[4] 王敏,王滨.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探索,2019(1):102-107.

[5] 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62-67.

[6]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7] 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8] 燕连福,赵建斌,毛丽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建设指向和实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9.

[9] 仵均祥.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4-49.

[10]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人民日报,2019-01-01.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课程目标课程思政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