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华伟:幸福溢满校园,师生蓬勃生长

2023-08-03 07:19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校园

1987年,荆州师范学院毕业后,杜华伟被分配到市直机关工作。没多久,他接到母校通城一中老校长邀请他回校任教的通知。此时,他内心既激动又忐忑。当老师在他心中一直是件很神圣的事,再加上对老校长的敬仰,让他带着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劲儿踏上了教师岗位。

热爱学习,胆子大——这是杜华伟对自己的评价。到学校工作不满一个月,他就邀请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来听课评课。虽然课上得一塌糊涂,他做的“教学改革”却得到了校长的表扬。校长专门请他到办公室谈心,对他说:“小杜,别看我现在是校长,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我们都要老,到时候你们就是主任、是校长。”

老校长的话一直激励着杜华伟。在从普通老师到校长的成长路上,他经历过多个岗位的锻炼,也曾离开过一中,到其他学校和县教育局任职。三年前,以校长身份再次回到熟悉的一中校园时,他用“文明、和谐、美丽、幸福”作为学校接下来发展的关键词,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全新旅程,也带领这所名校在新的时期再创辉煌。

用制度“破局”

通城一中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学校、全国先进教职工之家、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12所教改试点学校、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08所重点高中……这样的办学成绩对一个县域高中来说着实不易。三年前,当杜华伟以校长身份再次回到通城一中,看到的校园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校园环境“荒草萋萋”,教师状态“一盘散沙”,完全没有一所名校应有的样子。“学校要求老师上早晚自习,有近一半的老师不到岗。”回忆起当初的情境,杜华伟如是说。

如何破局?杜华伟日思夜想。于公,他作为校长,有责任、有义务把学校建设好,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于私,一中是他的母校,也是曾工作多年的地方,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看到学校的蓬勃发展。

他提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校园的目标的时候,连学校的班子成员都不相信学校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更别提中层干部和普通老师。到如今,花团锦簇、楼台亭榭错落有致的校园,“清北”的突破,省市各类奖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优异成绩,师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家长、社会的良好口碑,都实实在在印证了杜华伟和通城一中人的努力和成绩。

说起来,杜华伟的思路也不复杂。他首先做的就是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即构建现代化学校制度。截至目前,在杜华伟的带领下,学校新制订或修订了26项制度,编印了内部手册,包括学校行政人员管理评价方案、班主任评价办法、备课组长评价办法、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财务管理运行制度、家校共建合作章程等,涉及学校管理的人、财、物、事等方方面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这是学校新修订的制度手册中的第一句话。“制度不是文件上的‘摆设,制度如果不執行或打折扣地执行,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反而会起反作用。”杜华伟对此直言不讳。在体系化的制度下,他极力杜绝“人性化”过浓的情况发生,学校日常均按照制度有序运转。

完善的制度,坚定的执行,成效显而易见。近年来升学率、重本率连年攀升,学校逐渐恢复往日活力。用“制度”破局,可以说杜华伟为一中重现“昔日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优秀教师“被看见”

2023年3月20日,通城一中举行了盛大的第二届明星教职工表彰仪式。

在学校制定的众多制度中,有一项就是评选明星教职工,还制定了详细的评选方案。首先,候选人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包括各处室和部门推荐,两位以上班子成员联名推荐,教职工根据推选条件自荐等。接下来,将所有的候选人进行公示,听取大家的意见,评选出其中的20人进入校党委会评定。根据这20人的书面资料和其他方面的反馈,在党委会上选出10人,再次全校公示,最后进行表彰。

表彰典礼很隆重,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县宣传部领导、县教育局领导等都受邀出席。学校还联系到优秀校友捐赠,为每位明星教职工发放5000元奖金。杜华伟发现,相比奖金,老师们更在乎“被看见”与“被认可”。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给予老师们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树立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当受表彰的老师站上台,胸前挂上大红花,学生为他献花,他此刻的成就感、幸福感足以增加对校园、对学生、对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回想起当时的颁奖场景,杜华伟感慨地说。

在全校评选出的“明星”教职工中,既有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也有学校的优秀管理干部;既有兢兢业业的班主任,也有冲锋在前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杜华伟深知,他们既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普通老师的榜样典范。他们在一言一行中将“文明”扎根于心,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引领着学校教师队伍甚至整个校园的风尚。

从普通教师一路走来,老师到底有多辛苦,杜华伟比谁都清楚。“很多老师刚毕业二十多岁就到学校工作,从早上五六点钟工作到晚上十一点,等学生都睡了,时间已近晚上十二点,他们才回家。这种付出,这份辛苦,作为校长是绝不能忽视的。”杜华伟深有感触地说,“一位年轻老师,随着他工作经历的丰富,他的人生成就感也随之增长,人生的自我价值在教书育人中慢慢实现,需要得到领导、同事、学校、社会的认可,他才会觉得他的职业生涯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才会付出真心去认真对待。”

幸福是感受,更是状态

“幸福”是杜华伟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他希望让校园里的学生、教师甚至教师家属都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幸福”从何开始呢?

杜华伟认为,幸福这个词是具有时代性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过去,吃饱穿暖就叫幸福;当社会大众基本物质需求逐步满足后,人们便会追求心灵上的、职业上的、人生意义上的幸福。

“环境”是杜华伟定义幸福的重要内容。现在,毕业几十年的校友,如果不是亲自回到一中,都难以想象母校发生的变化。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到校考察参观后,都不由感叹:“山区小县城里竟然有如此漂亮的校园!”

“幸福校园”并不是杜华伟的一句口号。这几年,仅校园绿化,就花了超过一千万元。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是一方学习的乐园。杜华伟也明白,“幸福”之于环境还是容易的事,更进一步,他希望师生有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

基于此,杜华伟思考了很多,也行动了很多。学校完成一栋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的文体中心的改造。里面既有多个学生社团活动室,包括文学社,摄影社,舞蹈社,中国象棋社、围棋社、国际象棋社,乒乓球社、羽毛球社等,还有专门的瑜伽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专业的健身房。“文体中心使用频率非常高,学校配套了4位专职管理人员。投入使用以来,师生的体育运动水平都提升了一大截。师生的归属感、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提升。”杜华伟自豪地说。

幸福不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状态。更为直接的是,教师幸福,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杜华伟深知这样的道理。他一直尝试着从多个方面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在学校8000平方米的食堂里,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市面上能见到的特色小吃食堂都有,还安装了中央空调,让师生们能够“清凉”就餐。

最让其他学校老师们羡慕的是,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杜华伟的努力下,通城一中的教师待遇有了大幅提升。杜华伟在教师的课时费上“做文章”,超过每周规定课时的,每节课按1.5倍课时费计算。这项政策尤其激励年轻教师,学校好几位年轻老师因此提前还完了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

正因为学校工作环境、教师待遇的大大改善,这几年,学校陆续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综合性大学招了很多优秀年轻人。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脑子活、点子多,思想上的碰撞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助力,便于学校培养方方面面的人才。但同时,年轻人个性鲜明,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与年轻人沟通,杜华伟自有一套方法。每月,他都会找2~3个年轻老师聊天,但从不主动聊工作,更多是关心家里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聊聊在学校的生活感受,与周围同事相处等,用真心换真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他曾经在重庆大学招聘了一个来自山区小县城的年轻女教师,工作后,第一年回家过年,家里父母得知女儿在一中工作、生活都很顺利,很是欣慰,坚持让女儿给校长带来了家乡的腊肉、茶叶等土特产。收到这份礼物,杜华伟很开心,也很感动,他对这位年轻教师说:“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来自校长的理解与尊重,是一中校园里师生最珍贵的幸福。“如果不能从情感深处理解教师,是做不好校长的。”杜华伟说,“校长不是行政干部,不是‘官儿,好校长要把自己看作一个老师,理解人、尊重人。”如今的通城一中校园,人人身处其中,自在、舒展,处处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师生共同为目标奋斗,为理想拼搏。当初定下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杜华伟的步子也迈得越来越坚定。

【校长对话】

本刊记者:请从您的实际经验出发,谈谈当一个好校长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杜华伟:好校长首先必须要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从我个人来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懵懵懂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爱上教育的。只有愿意为这份事业付出、牺牲,内心深处充满情感,才能把学校发展好。

其次,做校长必须懂基本的政策法律,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水平,学校是办不好的。在此基础上,好校长还要有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学校要出成绩,尤其是高中学校,校长自己不懂教育教学规律,不懂班主任的工作特点,不懂教师、教研组长的工作性质,老师们是不会真心服你的。因此,行政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學的业务能力,两者必须兼备。

最后,校长必须不断学习,不能认为自己当了校长就停止学习。时代的发展让教育领域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如学生的身心特点变化,知识构成的变化,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要求的变化等,如果不能在学习中适应这些变化,学校的发展很可能会停滞,进而落后于社会、落后于时代,同样不能把学校办好。

杜华伟

湖北省通城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实验工作者,湖北省骨干教师、学科优秀教师,咸宁市政府津贴专家、高层次人才、名师、优秀校长、学科带头人,出版《中学生入党教程》等教材,发表《励志促文明,管理保平安》等论文二十余篇。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校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论校长的修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