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欲扬先抑法”刻画人物形象需注意的三个要点

2023-08-03 03:11唐建军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敬佩人物形象蜜蜂

唐建军

欲扬先抑,是指在刻画某个人物形象时不从正面平铺直叙,予以褒扬和赞美,而是从反面切入,先对其贬低和否定一番,而后将笔峰一转,由“抑”变为“扬”,从而突出写作的目的,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在写作的过程中,适时使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往往可以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鲜明,使文章波澜迭起、妙趣横生。那么,在使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同学们写作有所帮助。

一、注意先“抑”后“扬”

从顺序上来说,“欲扬先抑法”讲究先“抑”后“扬”。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描写人物时不要急于动笔,而应先在脑海中想一想这一人物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然后从中筛选出一至两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缺点,并将其展示出来;之后再着力去“扬”,使之与“抑”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抑”不是为了丑化人物形象,而是为“扬”作铺垫,所以万不可为了求“抑”而去胡编乱造,肆意贬低人物形象。

比如,某同学在写《我的老爸》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开篇先展示老爸的“恶劣”一面:平时懒懒散散,总是不完成妈妈交给他的“工作任务”,即使受到批评也毫无改正之意;之后再呈现其“遇事沉着冷静”“富有同情心、责任心”等优点。先“抑”后“扬”,使人物形象更加独特。

又如,在《“错误”的枝条上开满鲜花》一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在开篇写道:“小时候父亲在家门口的道路两旁种了一些不知名的矮树。它们浓密的树阴遮住了许多人家的菜地,村里人纷纷指责父亲不务正业,浪费土地资源。”作者先交代村里人对父亲种矮树的不认同和指责。后来,“那些“错误”的枝条上开满了粉嘟嘟的鲜花。这条路成了富有诗意的走廊,人们纷纷前来这里赏花玩耍”、“等到花谢后,枝头结满了一粒粒的米果,给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父亲种的树开满了美丽的花,这些花儿和果实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父亲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子女们的成长。作者先“抑”后“扬”,突显了人物形象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二、注意“抑”“扬”有度

从二者的关系上来说,“抑”是陪衬,是前提;而“扬”是重点,是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两者不可等量齐观。所以,在运用“欲扬先抑法”描写人物形象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抑”和“扬”的尺度,确保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一般而言,“抑”的部分應简略一些,不可着墨太多,否则会适得其反,掩盖人物身上的优点;对于“扬”的部分,则可以细致描摹,以凸显人物“好”的形象和品质,从而达到“扬”的目的。

比如,在《为她点赞》一文中,作者先简单地介绍了“她”令人生厌的外表和让人鄙视的成绩,再通过“找钥匙”这一中心事件,凸显其“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又如,在《掺在米粥里的爱》一文中,作者记叙了母亲煮粥的日常小事,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他先简略地点明母亲并不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而后层层铺垫,细致描写母亲煮粥时的样子,凸显其认真、热情和坚持不懈的特点,最后引出母亲煮粥的真正原因,让人在细水长流的叙事中体会到静水流深的母爱。

三、注意感情的变化

“文以情动人”,写人的最终目的在于抒情。因此,同学们在运用“欲扬先抑法”描写人物形象时,还需注意自身感情的变化。一般而言,先是表现对人物的不满、厌恶之情,而后通过一两件小事来表达对人物的赞颂、敬佩之情。

比如,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欲扬先抑,先表明自己对“长妈妈”感到“厌烦”,感到“憎恶”,接着写自己对她充满“敬意”,最后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感情的变化非常自然。

又如,杨朔在《荔枝蜜》一文中使用“欲扬先抑法”,先写小时候被蜜蜂蛰过,所以对蜜蜂“总是不大喜欢”,再写自己后来尝到了荔枝蜜的香甜,由“蜜”联想到了“蜜蜂”,便到蜂场去参观。待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后,不由对蜜蜂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最后又从“蜜蜂”写到“农民”,高度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无私和勤劳。其情感由“不喜欢”变为“敬佩”。

总之,“欲扬先抑法”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平时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使之为文章添彩。

猜你喜欢
敬佩人物形象蜜蜂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我敬佩的一个人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蜜蜂
蜜蜂
蜜蜂
我最敬佩他
我最敬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