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云南花卉产业绿色转型

2023-08-04 23:54龚媛徐倩倩杨翊章
国际公关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绿色转型低碳经济

龚媛 徐倩倩 杨翊章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低碳的生活环境,这一需求促进了花卉产业成为朝阳产业。云南省是花卉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家倡导的低碳农业发展的背景下,花卉产业的绿色转型也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一条分支。基于此,降低花卉产业所带来的能源损耗,推动花卉产业的绿色健康运转,促进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云南花卉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实现绿色转型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花卉产业;绿色转型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 这一理念,其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云南花卉产业驱动乡村发展的包容性有利于乡村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1]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量分布及研发概况

云南省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推进商品花卉的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已成为了云南省特色产业。2020年,云南全省鲜花总种植面积达到12.67万公顷,鲜切花产量达到146.1亿枝,综合产值预计突破830亿元人民币。其中昆明地区种植面积达5.14万公顷,鲜切花产量超过91亿枝,昆明地区产值遥遥领先,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还形成了一系列花卉园区的聚集效应,其中最被人熟知的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另外,截至2021年,云南省共培育了400多种花卉新品种,新品种研发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企业市场概况

就国内而言,云南花卉在国内7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70%,有着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加之2021年12月22日,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启动了“南花北调” 项目,促进云南花卉在国内消费市场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就国际而言,云南花卉市场向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鲜花,“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和RCEP协议的签订,为云南连接东南亚开辟了新通道,加之云南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使得云南花卉国际贸易环境不断优化,为云南花卉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2]

(三)高原花卉绿色转型发展举措

花卉产业属于农业范畴,要想高位推进云南高原花卉发展,就应当将绿色有机发展确定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这一措施将大力促进云南花卉产业构建绿色有机的产业体系,由破坏、掠夺式农业种植向保护、可持续种植转变。2020年6月,云南省财政厅下发了《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政策措施》,聚焦当前的农业生产短板,强化政策措施支持,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促进“云南鲜切花” 这一金字招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更具特色的国际竞争力。2021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云南省“十四五” 科技创新规划,强调农业花卉产业应当强化其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示范效应,将花卉农业的绿色转型进行深入推广。

二、花卉产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困境

(一)产能过剩产生滞销风险

花卉不同于其他农业产业,其对土地、水、阳光等自然资源比较依赖,且是一种极易损耗的产品,因此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极高,若市场信息不对等,极易造成产能过剩并产生滞销。若花卉需要出口,则其对冷链和包装的要求非常高,由于昆明至除东南亚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直达航班,交通运输受限,这大大影响了云南花卉出口的成本和品质,除在本地收购的超低价优势以外,难以产生更多的产品附加值,影响花卉销售,也会造成产能过剩。

(二)损害健康、污染环境的风险

近年来,由于花卉经济效益显著,一度成为国家的朝阳产业,使得其竞争愈来愈激烈,出现了滥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鲜花种植的过程中,若农药通过皮肤吸收或者呼吸系统吸入将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一些花卉还是制作食品的主要原料,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威胁食品安全,一旦食用受污染花卉,会引发一些中毒病症,也违背了国家提倡的“绿色食品” 的理念。另外,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破坏土壤团聚结构,降低花卉的品质。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硬化,难以满足花卉种植所需的条件,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难以加强绿色农业管理体系建设。

(三)云南花卉产业“大而不强”

云南是世界知名的“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具有得天独厚的鲜花种植气候和资源,还有丰富的观赏型花卉、加工用花卉和花卉旅游资源,然而,品种和技术才是花卉行业的核心竞争驱动力。由于云南花卉研发新品种的技术落后,品种源长期依赖进口,难以在国际花卉品种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此外,云南省花卉种植技术含量低,培养出的花卉品质达不到高端花卉的标准,这不仅使得云南花卉难以在国际上卖出高价,甚至还经常会受到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限制。例如,为防止有害物种随着进口花卉传入本国,欧盟国家要求进口花卉不得携带土壤,但目前云南的栽培技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导致很多产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四)花卉企业以小农经济为主

云南的花卉产业主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3]花农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大多未经过专业的科学种植技术培训,只能靠现有经验,没有科技的支撑,导致长期低水平重复发展,甚至出现滥用农药化肥、不了解市场供需规律造成花卉滞销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鲜切花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也会影响花农们的收入,进而影响乡村振兴的开展。并且,由于云南省在低碳农业构建过程中的政策扶持体系仍然不健全,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融资困难等情况,使花农或花卉企业面临困境。

三、云南花卉产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一)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云南省是全国重要的鲜花种植和销售基地,发展低碳花卉农业的实际意义在于有效保护云南省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發展低碳花卉产业符合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要求与内涵。而且,在发展云南花卉产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宽低碳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路,提高在竞争激烈环境下这一朝阳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能够增加花农们的收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实现乡村振兴,而且也会成为云南省未来花卉农业的主要方向和主导思想。

(二)增加花卉产品附加值

鲜花食品是云南的一种特有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前,人们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利用低碳花卉产业的发展去确保食品的健康和安全。[4]随着消费者健康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低碳有机食品等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利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花卉种植方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花卉种植模式,促进低碳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提高花卉生产综合效益

低碳花卉产业的绿色转型,可以促使云南花卉基地联合各研究所研发绿色有机种植方式,促进实现花卉产业的节能减排降耗,降低产业成本。而且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过程中,还有助于调整花卉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花卉食品,开拓以低碳绿色花卉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业,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另外,低碳花卉产业能在绿色转型中回收利用过剩滞销的花卉,一方面能够减少花卉产生的温室气体,保护花卉产业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当地土壤中微生物的能量转换和新陈代谢,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四、措施与对策

当前是云南省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低碳高效农业迈进的重要时期,所以云南省在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转变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低碳经济模式。

(一)改善产能过剩的状况

首先,云南花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与花卉文化的融合,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开设一些有关花卉艺术的教学课程,吸引更多花卉爱好者的目光,也能利用花卉为人们日常生活提高品位,从而开发新顾客,开辟新的花卉销售渠道,推动花卉的销售量;其次,云南花卉企业可以联合搭建物流体系,加强鲜花物流中的冷链技术水平,保障花卉运输过程中的品质,扩大花卉对外国际贸易市场;最后,在利用花卉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云南花卉企业可以创新花卉发展食品产业,拓宽花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销售结构。

(二)减少化学试剂使用

首先,云南花卉企业可以使用废弃花卉转化为有机生物肥料的技术,鼓励农民使用这种肥料,努力做到废弃花卉的真正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化学肥料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这也是乡村振兴中构建绿色生态乡村的核心。其次,政府应当出台严格的花卉安全标准,限制销售花卉的农药含量,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促进花卉产品的销售,扩张鲜花产业,利用鲜花产业绿色转型拉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最后,政府可以向花农及花卉企业积极宣传花卉产业绿色化发展的优势和必要性。推广花卉产品的产品质量检验,提供绿色花卉种植的信息,促进花卉产业绿色种植更加深入到人们的观念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三)改善云南花卉产业“大而不强”状况

首先,要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花卉品种多元化研发,鼓励低碳花卉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云南花卉的种植技术,培育独特的花卉品种,加快完善冷链运输体系,促进花卉出口向数量大、技术强转变。其次,政府应当鼓励花卉企业加强与花卉研究机构的联系,培养花卉种植的科技队伍,全方位、多渠道开发好花卉产业人才资源。最后,云南花卉企业可以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含量高的低碳绿色花卉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花卉种植技术,提高花卉产业的高能效技术和可再生技术,为云南花卉走向世界搭建更好的平台,从而促进省内花卉产业更加强大,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建立低碳花卉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开展全球低碳农业技术的共享。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应当提高云南省花农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培养新型花卉种植人才。扩大科学种植在花农中的教育培训范围,尤其加强对花卉科技示范户、花卉龙头企业及其管理者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营造良好的花卉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一方面能够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改善和强化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生产向更科学的方向迈进。其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促进当地的民族文化与花卉文化相融合,为以花卉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区域提供源源不斷的发展动力,打造一个统一的和连贯的花卉产业基地,比如,建立花卉文化展览馆和主题乐园等,建立花卉产业链,拉动花卉附加值的增长。最后,政府应当加大对花卉企业的财政支持,完善花卉产业的绿色转型,拓宽花卉企业的融资渠道。

五、结束语

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以花卉为基础的创新拉动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因此,云南省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积极推进低碳花卉产业的发展,促进花卉产业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 于法稳.实现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6,32(04):42-44+88.

[2] 徐孝勇,赖景生.西南地区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5(09):83-86.

[3] 张斌,金书秦.荷兰农业绿色转型经验与政策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5):1-7.

[4] 何蒲明.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前景与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2(01):52-54.

猜你喜欢
绿色转型低碳经济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发展建议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为湖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
并购重组: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推进器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