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研究

2023-08-05 09:15杨建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双减课程标准新课标

杨建芳

(甘肃省金昌市龙门学校,甘肃 金昌 73710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之下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改政策,明确提出了现阶段初中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方向和新动向.新课标逐步执行的背景之下,初中化学学科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针对学习化学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框架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加大教学创新,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同时,初中化学教师还需要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有效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减负增效”.因此,探索“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对于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成效有着重要意义[1].

1 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价值

减轻学习负担、减少学业负担、减缓学生压力、教学提质增效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核心问题.“双减”相关政策和理念逐步执行的大背景之下,初中生不再面临繁重的课后作业和课外补习,可以畅游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精准教学的氛围之下.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学生作业学习压力、学业压力、考试压力借助“双减”政策的执行得到有效减轻.“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创新与优化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初中化学教学定位的关键[2].具体来说,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遵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归纳总结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拆分重组”.这样,教师进行了教学定位之后再能在匹配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的基础上保证“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的精准性、针对性、指向性、适配性.

2 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策略

2.1 抓住新课标核心,提高教学实效

“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落实的效果,还要全面遵循“双减”政策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具体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要求为主,结合“双减”政策,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合理化、精简化、匹配化、精准化,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保证学生长期发展.

例如,初中化学“氧气制备”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互动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分清哪些是“氧气制备的必须物质”,进而做到举一反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哪些是氧气,哪些是氧气制备的必须物质,实现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这样,借助新课标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教师将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进行了有效联系,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使初中生真正认识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效率得到了保证.

2.2 借用问题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化学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魅力,更能让初中生发挥化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参与化学学习.问题导学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过程提高化学问题分析能力,强化他们的化学学科认知力,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匹配.初中化学教学的本质属于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问题导学还能让初中生学到更多的化学应用知识,感知化学知识的运用方式和组成形式,体会化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因此,“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务必以问题导学法为方向,规划初中化学教学方案[3].

比如,初中化学教材中“走进化学世界”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应当以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流程涉及的相关化学问题和化学难题为导向规划教学方案,引导初中生在“走进化学世界”教学中迅速获取化学问题、化学概念、化学题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化学问题,逐步形成化学学习思维和化学问题解决思路.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感知“化学实验流程”相关的实验操作思路和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可以感知到“化学实验流程”的理论概念和实验操作.

2.3 遵循新课标要求,加强“双基”教学

初中生的化学学习质量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不牢靠,且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解.所以,“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还需教师积极开展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让学生在获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能够将化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积极应用[4].

比如,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二氧化碳”涉及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教学,实现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基础性的教学内容,选取“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等作为基础知识内容重点进行解读和讲述,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基础技能教授过程,教师可以将“二氧化碳的生活应用”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区别”“生活中的二氧化碳”等知识应用.

2.4 拓展学习维度,引导深度学习

“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使得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维度得到了扩展,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为初中生化学学习视野拓展、小初衔接学习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还需遵循“双减”政策提出的“适合”“适量”“减负”“高效”“育人”等要求,在归纳总结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延伸,既要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还要实现教学内容优化,保证“减量不减质”,进而为初中学生化学学科“深度”内容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比如,初中化学“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或者酸的物质有哪些”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维度拓展、深入学习引导,必然会结合“双减”政策推动课堂教学适配、课堂教学适合、课堂教学精准的开展,即在进行教学内容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教学进度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开展教学,并注重“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或者酸的物质有哪些”课程知识中的“育人”元素挖掘.具体来说,针对初中学生减量不减质、作业内容减轻的学习需求和作业,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针对“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或者酸的物质有哪些”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拓展学习和创新学习,积极主动获取并内化化学知识,并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5 开展趣味教学,减缓学习压力

根据“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降低化学学科的学习难度,让化学学科教学呈现梯次化和差异化,让学生轻松学习、趣味学习.故而,初中化学教师需要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为引导,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等优化教学元素和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在匹配性高、精准度高的教学内容中以“趣味高效”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并感知化学教学的创新性和趣味性[5].这样,学生就能在趣味性的引导之下,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师教学,学习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比如,初中化学“特殊化学反应”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将理实结合、知识应用、生活教学、趣味教学等结合起来,以学习压力缓解为导向,在遵循“双减”政策之下借助趣味教学法创新教学内容,将“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等涉及的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将以上知识内容的实验操作作为“理实结合”“知识应用”等重点化学知识的教授,教师借助趣味教学游戏让学生进行“知识应用”,进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推动了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寓教于乐,课堂质量自然得到了保证.

2.6 融入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

传统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一直较大,且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课后学习的任务较重.最为关键的是,初中化学教学还承担着“初高衔接”教学功能.换言之“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需要初中化学重点开展教学高效化、教学高质化、教学多元化、教学适量化、教学针对化、教学衔接化[6].故而,“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的执行要求化学教师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化学思维等作为基础指标,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因材施教理念开展教学,让课堂呈现差异和层次.

比如,初中化学“物质组成”相关知识属于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理论性的知识点,不同学生学习和理解情况、认知情况和学习需求差异较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摸排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空间想象能力、化学思维、概念掌握情况等,进而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其中,学习需求低、学习水平低的学生需要掌握物质组成的定义、物质的基本元素等,列举“生活中的物质”;中等学习水平学生重点讲述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物质的化学式等内容;高水平学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完成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学式的计算应用.

猜你喜欢
双减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