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彤:苏派旗袍里流淌的时尚与传承

2023-08-06 09:56张乐妤唐瑞遥
现代苏州 2023年14期
关键词:盘扣苏派旗袍

张乐妤 唐瑞遥

丝线交织出的千年文化美,在绣工们一针一线的流转间传递。苏派旗袍根植于这片多情的江南古城,一位温婉而才华横溢的“非遗二代”——潘奕彤,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让旗袍重现它的瑰丽与精湛。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传统与现代交织,华丽与温婉相衬相映。在这位“非遗二代”身上,苏派旗袍的故事得以创新延续。

沉淀岁月,继承之美

旗袍非遗的魅力永恒

潘奕彤的母亲冯英,36年来一直钻研传统旗袍工艺,作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工艺旗袍的传承人,她在旗袍文化传承上一守就是一辈子,一双匠手,一针一线就成了一件件优雅合身的旗袍。在丝绸博物馆工作的近二十年里,冯英一直在从事对古代丝绸物品的修复和复制,对古代的服饰也会仔细地揣摩,和很多服装设计大师一起完成过500多件作品。2016年,从丝绸博物馆退休后,冯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刚开始没有借助互联网,冯英旗袍工作室就靠着之前的口碑一点点地做了起来。她深知旗袍的独特之处,相信旗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不断到各个学校和青年人交流、参加各种活动,向公众传扬旗袍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到苏派旗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起初,潘奕彤学的表演专业,母亲开了工作室后,她就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帮着母亲在互联网上推广旗袍,可以说,她是母亲宣传推广苏派旗袍的得力帮手。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中做盘扣,耳濡目染下,潘奕彤也了解到,虽然那时的盘扣样式单一,但那是母亲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持,以及对美的追求。幼时母亲为她做的一件件旗袍已经都转赠他人,但是照片记录下了那段美好时光。随着岁月流逝,她也追随母亲的脚步,走上了旗袍的传承创新之路——新中式改良旗袍。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设计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穿越时光的长廊,相较于传统旗袍修长的剪裁和精湛的工艺,新中式改良旗袍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端庄完美结合,构成中国独有的大国形象。新中式旗袍的出现,让传统旗袍焕发出了年轻的活力。

2021年,潘奕彤抓住机遇,和朋友成立了自己的旗袍定制工作室,携手两位手工艺旗袍师傅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旗袍定制讲究个性化,为每一位顾客细致调整衣服细节是她一直在坚持的,凭着这一份坚持,她在新中式旗袍这一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每当她设计出一件独特的新中式旗袍作品时,看着自己的成果,她明白,这不仅仅是对母亲旗袍工艺的传承,更是对母亲旗袍精神的发展,她用自己的方式开启了传承之路。

时尚风华,创新之美

传统与现代的时尚演绎

作为一名年轻的设计师,潘奕彤将重心放在了定制上。母亲常常教诲她说对待客人的需求不能蒙混过关,因此小到一粒扣子、一个绣花的花位她都会记录下来一个个调整。潘奕彤比较注重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她将古老的苏派旗袍元素融入现代的设计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中式作品,如马甲、中山装等适合日常着装的新中式服饰。通过她在草稿上不断地修改,参考母亲的意见,从定版到挑选合适的衣服布料,不断地调整,最终才制成了一件成衣。

旗袍定制要讲究“画绣结合”,画是平面的,绣是立体的,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新中式旗袍穿在身上跟随着穿着者的步伐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水八仙》这件在吴文化博物馆展示的旗袍正是她所设计的,整件旗袍主线是莲花与小鱼,再加上苏州的水八仙构成。以画为主,绣是点缀,这件旗袍很好地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通过她的创新设计,新中式旗袍焕发出了新时代的生命力和时尚感。

除了自己开工作室,潘奕彤还会定期开课做苏派旗袍的推广,让大家体验做盘扣。正如潘奕彤所说:“一个盘扣都很难做,更何况一件成衣,体验了盘扣制作后顾客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一件手工旗袍那么贵。”盘扣作为一个对外的重要窗口,让客人坐下来体验旗袍的精细魅力。现在,潘奕彤的女儿也已经会做盘扣,经常代表学校对外交流展示苏派旗袍的传统工艺。这也证明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被非遗魅力所感染,古老的非遗传承在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中,续写新的时代篇章。

盘扣立领,传承之美

旗袍与当代社会的对话

非遗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又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潘奕彤的身上,母亲的事业得到了传承与延续,她成了非遗传承的新一代,心怀教诲,不断创新。在上手做新中式之后她感受到与传统旗袍的不同,新中式旗袍没有淡旺季,现在对新中式的需求越来越高。每年过年做一件新衣服是中国人的传统,针对儿童设计的新中式服装上,潘奕彤将衣服上的盘扣做成当年的生肖,有很强的收藏意义。区别于市面上其他的新中式衣服,潘奕彤坚持用传统旗袍的工艺来做,将不日常的衣服日常化,為顾客量身定制,凸显顾客个人审美。

除此之外,作为苏派旗袍的推广者,她接下来还会和母亲一起将传统的苏派旗袍做成可以摆在桌子上供观赏的小旗袍。潘奕彤表示文化的精髓并不仅仅体现在穿戴之间,有些东西是无法通过外在装饰来展现的。正如《姑苏十二娘》,是用旗袍为载体来推广苏州文化,做成小旗袍的形式,让受众更直观地观赏旗袍文化,后续也便于在学校等公共场合内去宣传展示苏派旗袍。

同样,旗袍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与时代对话的文化符号。就在今年潘奕彤与母亲一起推出了充满中式风格的盘扣摆台。要做成这样的摆台需要先画一幅水墨画在纸上,再配上同样意境的盘扣,延续了传统审美基因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送人摆放的工艺品。

在当代社会的多元环境中,苏派旗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与时代精神不断进行对话。潘奕彤在母亲事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市场、推进品牌建设,将苏派旗袍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猜你喜欢
盘扣苏派旗袍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江苏苏派教育集团 徐波
穿上了奶奶缝制的旗袍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校企合作
———“苏派职教大讲堂”活动掠影
我来说说旗袍美
盘花扣
苏派校长的文化追求
旗袍找不同
浅谈盘扣在现代旅游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从系带到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