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有需求才有传承,有交易才有价值

2023-08-06 23:04向煜
现代苏州 2023年14期
关键词:桃花坞交易市场文旅

向煜

回顾往昔,无论是昆曲、评弹还是苏绣,绝大多数非遗,都曾经是一种产业。其中更有部分非遗,不仅自身曾是一种产业,并且还催生出了一批相关产业,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生态圈”。比如昆曲,其在兴起后,苏州还出现了与之配套的戏剧服装业,刺绣、宋锦、缂丝等行业也随之发生改变。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关注度比较高,参与的热情也很高,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了非遗发展的各种研究、各种探索实践中,每年都有很多项目、很多成果不断地推开,但非遗距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居易,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对于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他始终强调:“有需求才有传承,有交易才有价值。”在他看来,非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不失专业本分的前提下更好地走向市场化,并不断增加目标受众和需求消费。

变“展示”为“交易”,让非遗广为人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遗”字,体现的正是其本质上的保护属性,甚至还有很大程度的“抢救”属性,这就决定了非遗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小众化,彰显了其小概率消费的商业特征。

“当前各地非遗的产品和市场运作,普通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状况,究其本源在于目标公众和需求消费的总量太少。”居易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例,在他看来,故宫文创以及相关非遗作品能够“火”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品牌效应所引发的海量市场和公众范围。“千分之一的‘小众,在千万甚至是上亿量级的受众总量中,无疑就可以形成一定范围的‘大众。”

当然,这仅限于故宫特有的品牌优势,其他城市或区域的非遗产品并无可比性。“但从这一点我们清晰可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就是要广为人知。”他强调,拓宽受众面绝不是通过单纯的展示、展览可以达到的。“任何事物,只有在需求和交易中才能长久维系下去,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同样如是。”

采访中,他提到了国内有很多非遗相关的展馆。“这些展馆确实都体现了地方非遗特色,也兼具了非遗的活态保护和活态传承,但必须看到,这些展示馆都只有宣传功能,却不提供‘消费需求,整体运作更多依靠扶持资金,没有自我造血功能,是不可持续的。”他认为,我们需要一个关于非遗的空间,这个空间里不仅是展示非遗产品,更多的是要有交易属性,从而扩大受众样本,变“小众”为“大众”。

亟须创建一个非遗交易市场

基于前文所述内容,居易认为,苏州亟须创建一个“国”字号的文旅产业交易市场。

作为历史文化古城,苏州文化深厚,能工巧匠众多,灿如繁星的手工艺品是苏州人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象征。苏工雅作的手艺门类纷繁庞杂,涉猎巨广,有苏绣、缂丝、牙雕、金砖、制扇、盆景、剧装、制琴、红木、砖雕、铸造、裱画、制砚、漆艺等等,大师辈出,拥趸千万。“在苏州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市场,前景可期。”在居易看来,苏州可以充分利用非遗保护的现有成效和特色,依托苏州非遗的品牌影响力,发起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市场,从而恰逢其时地抓住一个舍我其谁的特定机遇。

“这个交易平台,必须具有相应的运作层面和相当的市场规模,从而才能形成集聚效应,变零散的小众需求为市场品牌导向下的对应性的大众需求。”他认为,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市场,目的在于塑造一个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和特色性的,集聚展示交易集散中心功能的有形市场和特色品牌,集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非遗产品及技艺的展示、销售、消费、交流、培训于一体,从而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非遗产品小众需求者纷至沓来,激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和市场运作生机活力。

当然,要创建一个“国”字头文旅产业交易市场,关键还在于运作层面的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重视顶层设计,借势全国力量,创新招商营销策略和经营管理模式,虽任重道远,但同样大有可为。”

选址桃花坞是最佳选择

在谈到这一非遗交易市场选址时,居易强调,桃花坞一定是最佳选择。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地处古城核心位置,占地面积1.84平方公里,是苏州市近年来实施的最大古城保护项目之一。长期以来,桃花坞片区聚焦苏州特色,以打造弘扬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为目标,突出昆曲、木版年画、美术、书法、碑刻等文化元素。

“但长期以来,桃花坞片区并没有确立一个纲举目张的主导业态,而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市场,或许就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选择。”在居易看来,一方面,桃花坞是苏州非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乃至世界的非遗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密切的关联, 具有品牌独特性,并且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桃花坞片区现有的人文历史、建设规模、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街区氛围、交通优势, 以及与苏州古城的文化旅游机理,都堪称是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市场天设地造之地。

“最为重要的是,苏州在传承非遗文化方面,有着其他城市难以类比的独特影响力和感召力,不难预期,中国非遗交易市场一旦创建成功,必将吸引全国各级非遗机构前来抢滩亮相,从而形成非遗产品展示、交易的商旅集散中心,为桃花坞片区注入更多活力,焕发和增添蘇州江南文化核心区的千年魅力。”

采访尾声,居易强调,在桃花坞历史文化区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市场,旨在打造一个全国唯一的“国”字号苏州地标式的文旅产业集散地,盘活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存量资产,激活和丰富苏州古城的商旅文化业态,把“重振姑苏繁华”落到实处,塑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苏州古城文旅品牌。

猜你喜欢
桃花坞交易市场文旅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桃花坞与梅花岭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