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薇薇:保护苏州非遗,传承苏作匠心

2023-08-06 23:04
现代苏州 2023年14期
关键词:苏作匠心工匠

王娇蓉

2014年,苏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可见苏州非遗在全世界非遗中所处的地位。

苏作手艺人,既是时代的记录者,又是新时代传承手艺的创新者。他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望历史的生动视角,更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供了高品质的保障。在苏州工匠园负责人肖薇薇看来,保护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绵延传承“江南文化”最生动的见证。

精细雅洁,苏州匠心

1993年5月,李光耀到苏州考察。在参观过程当中,他对苏州精湛的苏绣、丝绸技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看到匠人可以把一根丝线劈成四十八分之一,他深深惊叹。正是因为苏州人杰地灵、技艺精湛,才让李光耀有信心能在苏州创造另一个新加坡城。

肖薇薇认为,“精细雅洁”的工匠精神伴随着苏州非遗传承至今,这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精神力量,是苏州具有文化魅力的根本,也是苏州工匠园“苏州魂、工匠园”口号的主要灵感来源。

另一方面,她认为苏州非遗与其他地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展兴盛和苏州文人的参与息息相关,因此苏工苏作除了精湛的工艺以外,在审美层面上充分地传达了苏州的文化气质,经过时间的沉淀,就此形成了“江南文化”的内核。

“去过故宫的人会发现,故宫里面不少宝贝都源自于苏州,可见苏工苏作在以前就是贡品、御用品,地位非常高,无论是它的制作技藝还是美学表达,其实都完全不输于任何一个世界奢侈品牌。是否可以把苏工苏作做成中国当代的奢侈品,一直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如何把它包装成世界级的奢侈品牌,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很多的路要走。” 肖薇薇说,“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别具匠心,助力传承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皆诞生于生活,并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传承演变,其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被触摸和感知的具象存在,它蕴含在一针一线、一刻一琢中,离每个人都可以很近很近。

因此要传播苏州工匠精神,首先要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成为一种当代的生活美学,从而让更多人去关注、喜爱、接纳、拥有。

苏州工匠园于2017年策划筹备,2018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创办的初衷就是把像珍珠般散落的苏州非遗串联起来,让大家可以一站式参观欣赏苏工苏作的所有工艺门类,这也是苏州工匠园的一大使命——“传播苏作文化”。此外,为了做好“手艺人的经纪人”,工匠园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研发中心,每年研发不少于50款包括文创品、城市伴手礼、苏作衍生品在内的非遗产品,希望通过设计赋能非遗。

肖薇薇说:“苏州非遗需要多走出去、多请进来,除了以展览、讲座、体验等方式进行传播,让人们看到、触摸到、听到、学到苏工苏作技艺,真切感受工匠精神的真谛,我们始终相信,消费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只有当它进入当代生活,进入人们的审美视界时,消费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为此,工匠园积极开拓了很多线上线下的销售端,帮助工匠完成相对他们不擅长或者没有精力去做的销售工作,而这正是非遗传承中迫切需要有人、有团队去做的事情。

天工开物,匠心流传

俗话说 “天下工艺看苏州”,苏州非遗的发展和传承保护,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不少可借鉴之处。

2021年,苏州推出非遗专题纪录片《天工苏作》,让人们看到两千五百多年来,苏州这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流传下来的一大批巧夺天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全国人民对苏州非遗的关注。惊叹于苏州非遗的精湛技艺、精巧设计和典雅内蕴的同时,他们对苏州的关注除了古典园林,又增加了不少苏州非遗,在非遗保护领域,这是苏州的首创。在产业端,苏州市政府一直以来对非遗保护的相关载体进行扶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鼓励苏工苏作的产业配套发展,共同推动苏工苏作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在多方努力之下,苏州匠人正找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思路,苏州非遗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2019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师生把产品设计采风课融入非遗元素,并且尝试与“扶贫帮困”结合,这项名为“看见大山”的教学成果展一举拿下“最佳非遗创新设计”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随着越来越多工匠设立了自己的品牌,运用先进的运营理念去包装、推广品牌,像刺绣大师姚建萍的女儿姚兰创立姚绣品牌,红木家具国家级传承人许建平徒弟谢瑜崑创立线上品牌檀趣,成为了时尚生活方式的创造者。2022年,核雕大师周春毅、陶瓷匠人王小丹等携手国产化妆品品牌花西子,以跨界合作的方式迸发出艺术的火花,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传统工艺之美。

府涵璐、盛骁涛等一大批“匠二代”从海外留学归来,继续投身于非遗传承事业,尤其在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的成员中很多都是拥有高学历的“匠二代”,他们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手段,向全世界讲述着苏州非遗的故事。还有不少苏州非遗传承人与时俱进,开通了线上平台,老少齐上阵,通过拍视频、做直播,许忠英、周春毅、朱立群等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猜你喜欢
苏作匠心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市委书记赴高新区 专题调研苏作文化工作
工匠神形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工匠赞
文雅精致 苏作天工
苏作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