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蕴涵与实践价值

2023-08-07 03:21郭玲玲张人天
关键词:家教家风家庭

郭玲玲, 张人天

(1.辽宁大学 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厦门大学 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1]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相关表述相继出现于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报告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并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凸显了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基石作用,由此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教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和灵魂,通过成员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显现出家族或家庭的道德伦理风范和文明教养水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并在十九大以后将家教家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形成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生成逻辑、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完整的内容结构,其着眼于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和现实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真实关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庭文明建设理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 挖掘与剖析: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其生成逻辑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重统一,从学理上探讨和阐释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加强对其科学认识和深刻理解。

1. 理论赓续: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时代表达

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的家庭建设思想,在不同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家庭建设观点,其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引领着家庭建设。在此坚实理论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基于唯物史观指出了家庭的发展动力与历史作用,即“两种生产”共同驱动了作为社会组成单位的家庭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的发展决定并体现着人的历史发展;阐明了家庭的道德基础与伦理本质,即家庭的构建也是基于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构建,其本质仍是由主体“人”建立并围绕“人”展开的社会关系;明确了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及情感功能在内的家庭核心功能与构建平等、互爱的家庭关系的目标设想。[3]第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向警予、蔡和森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家庭演变与社会变迁、改造中国与妇女解放等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为主脉络、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为基本走向回应中国近代家庭问题。[4]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历代领导人,立足于中国现实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思想,如毛泽东强调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勤俭、读书、孝亲、清廉的家风;严格要求子女,倡导劳动、尚学、亲民、重视婚姻的家风;强调厚待亲友,但要守住底线的家风。总之,这些家庭思想皆体现了关于家庭本质、妇女地位、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基本内核和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国情新特征作出了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的时代表达。

2. 文化承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智慧汲取

在中国几千年的伦理亲缘宗法传统社会中,“家”作为一个基础性范畴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伦理本位,[5]蕴含着广泛而丰富的家教家风经验与理念,其核心是化育成人,即要求家庭成员树立家国天下的情怀,引导其崇德、向善,成为有益于家庭和社会的人。[6]我国传统家教家风核心内容包括:第一,立德。传统家教家风普遍认为教育子孙首要且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其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养正于蒙”[7]“教子婴孩”[8]要求对个体从小进行道德教化。第二,勉学。我国自古以耕读为本、诗书传家为治家传统,认为“诗书,起家之本”[9],因而流传诸如孟母断杼教子、悬梁刺股、聚萤映雪、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等历史典故。第三,孝亲。传统家教家风主张孝为立身之本,主要培养与教化“孝”“悌”之德行,并以亲情关系的“孝”为基点,将其作为行为规范之首延伸至社会关系的一切善行为。第四,择交。我国自古将审慎交友作为家教家风的内容,倡导以道义相交,“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10]。第五,戒贪。“仕宦之法,清廉为最”[11]119,我国古代官宦家庭将清正廉洁作为家教家风的重要内容,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12]戒贪的家教家风不仅约束为官者本人,还约束为官者的亲属。[13]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列举我国古代“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越”的名门家风,如感叹北宋杨家“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力量。[14]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挖掘中国传统优秀家教家风文化,激活了传统家教家风文化的生命。

3. 困境逼促:当代家庭现实问题的强烈呼唤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着眼于当代家庭的新问题,立足于新时代家庭建设的新实践,为有效解决当代家庭纷繁复杂的现实难题提供了全新方案。当代中国家庭建设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实现了现代转向,表现为婚姻家庭生活自主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目的功能现代化,导致婚姻稳定性下降以及家庭血缘亲缘关系、家庭责任感逐步淡化,[15]导致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风文化断层等问题日益突出。[16]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通过文化入侵,对我国家庭建设领域进行渗透,西方文化理想化的声音不断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等思潮渐趋膨胀并蔓延至爱情、婚姻、家庭、性关系等相关环节,出现了“闪婚闪离”“一夜情”“包二奶”“代孕”等伦理问题。第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根据少数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的调查表明,家教家风问题已成为其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17]体现在部分领导干部培育家风的意识不强,对家庭成员不闻不问,甚至违背家庭婚姻道德,放纵不良情欲,大搞权色交易,抑或是纵容、默许亲属违法犯罪,使家庭成为权钱交易的场所,甚至利用公权为亲属牟利,用权力作为“等价物”谋取回报、疏通路子。[18]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是对党内党外家庭建设突出问题的回应,深刻阐述了家教家风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进路,为党风建设开辟出新的路径。

4. 实践体认:习近平丰富且独特的个人阅历

实践是理论之母。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视源于其自身丰富且独特的人生经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原生家庭环境的熏陶。习近平总书记出生并成长在老一辈红色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庭,家教家风对其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家书中写道,父亲习仲勋与母亲齐心严格的家教家风是众所周知的。[19]习氏家风要求重视家庭、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这是习仲勋要求子女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习氏家风还高度强调爱国奉献精神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将家风上升至关乎国家兴盛的高度。第二,七年知青岁月的锤炼。1969 年,十五岁的习近平从繁华的北京来到黄土高原的梁家河村,七年知青生活一方面锻造了习近平不畏艰辛的坚韧品质,表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另一方面使他真正认识到了中国基层百姓的艰辛生活、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洞悉了基层家庭真切的家教家风问题,为他推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推行具体实践举措。第三,长期从政经历的磨砺。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自1982 年以来在各层级领导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中一方面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以国家利益为重,常记父母教诲:“作为领导干部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什么是孝?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20]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年领导工作中始终秉持习氏家风,不搞特殊化,严格要求自己与家人,做到清正廉洁。总体而言,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性总结与升华,进而构建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内容体系。

二、 探索与解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而深刻,系统回答了当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地位、基本内容和建设路径,以“家庭、家教、家风”三位一体构建了逻辑严密、内容完备、实践指向鲜明的家风建设体系。

1. 家庭: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是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以情感为纽带、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是家风建设的基石。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由较低阶段的形式进到较高阶段的形式。”[21]“关于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它是社会制度的产物……”[22]由此可见,家庭一词并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抽象的、固定的、静止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庭性质、家庭组织、家庭构成、家庭功能和作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生产力不断进步,家庭也不断向高阶化发展。人类经历了顺序相承的五种家庭形态,即血缘制家庭、普那路亚制家庭、对偶制家庭、父权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是现实的个人每时每刻生活在其中、并不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丰富其内涵的一个概念。

家庭的产生基于现实社会生活,是由社会生产状况决定的。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指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23]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最小的社会单位,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是我们了解社会的窗口。家庭是缩小的社会,社会是扩大的家庭。作为个人,他总是首先生活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教育,形成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后再以家庭为媒介去观察和介入到社会当中,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新的科学技术、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许会改变现有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但不会动摇以血缘关系为传承的家庭根基。因此,家庭始终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单位。

家庭不但为人创造了基本的生活条件,还实现了人从物质需求的满足到精神需求的满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24]可见,家庭是由夫妻子女等亲属所结合的团体,是人们在生产了维持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后所进行的生命繁衍,是人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必然结果。家庭成员之间完全平等,血缘亲情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础。1995 年,联合国在“国际家庭日”发表的纪念文章中指出,家庭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细胞,把个人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它必须适应全球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物质生活,还将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2016 年12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11]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若干个小家庭构成人类大社会。对于家庭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家的相亲相爱,而要通过建设小家去构建祖国大家庭的繁荣发展,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要把爱国和爱家相结合;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曾说:“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单纯的荣誉称号,而是代表着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这些义务的总和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25]考察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应当首先考察构成这个国家的各个家庭的发展情况。当生产力得到提高、社会结构稳定发展之时,家庭作为社会和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必然共享经济政治发展成果,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2. 家教:个人获得教育的起点

家教是作为精神内核之家风的外在表现。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内部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1]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 一 任 老 师。”[11]17家 长 要 给 孩 子 讲 好“人 生 第 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在塑造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有着不可替代且始基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基础的双向性教育。在众多的教育门类中,家庭教育是每个人获得教育的起点。在家庭教育中,一个人可以习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生存技巧,可以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可以建立和维系同父母及亲人的情感关系。在此基础上,一个人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走进复杂的社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天生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要改变以往对家庭教育的单向度理解。在传统认知中,家庭教育一般是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通过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这种单向度的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榜样性,却没有把受教育者(尤其是已经具备一定意识和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社会实践的受教育者)当成是家庭的主体,因而缺乏家庭成员之间关于教育的互动性。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Baumrind)的研究认为,权威型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成长,但这里的权威并不是强制力和一意孤行,而是指民主权威型,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即对孩子理解和尊重而又对其严格要求,其核心要义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与自制力。[27]因此,现代性的家庭教育不仅应有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和引导,也应有子女对父母教育的反馈和意见,双向交流才能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终身性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那样,传授给人专门的文化知识或技术能力,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无所不包:从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吃、喝、拉、撒、睡)到最基本的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攀);从最基本的情感表现(喜、怒、哀、乐)到最基本的人情世故(同情、共鸣和换位思考);从最基本的生产能力(感性劳动和社会实践)到最基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叙述),可谓贯穿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那样是阶段性的,在规定时间内以毕业考试或结业考试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家庭教育是持续性的,是每个人终身都要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只要不离开家庭,就一定会接受家庭教育。即使某一时段、因为某些原因离开家庭,也会通过信件、电话、微信、视频等各类联络方式接受家庭教育和家人的鼓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11]3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德行教育,也就是“做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人”的问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28]德行教育就是教育人在遵守特定道德规则的同时,使个体成为一种真正具有德行的存在,使“人”真正“成人”,达到人的自我确证和自我实现。这种“成人”并不是某种自然状态的获得,而是在追寻德行的动态过程中把握德行的本质,并通过借助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多维关系来完成。“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29]德行教育应当是超越知识限度和工具理性价值预设的,它不以任何外在尺度作为评价标准,而只因其自身之故被追求,并形成独特的“成人路径”。德行教育不是一味地进行道德说教和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而是通过社会化过程把外在的规则和规范(习惯性道德或因袭性道德)逐渐内化成人们的心理定势。之后,人依靠自我反思和自我判断,成为自己的立法者,建立新的理性或内在良知,形成新的道德。在这个“应然”向“能然”的转换过程中,从不自由到自由,人的德行逐渐生成,人也逐渐“成人”。道德成为了人类自由的一个条件,即道德与人的自由实现了真正的内在统一。[30]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德行养成的起点,培育有德行的时代新人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父母应承担起德行教育的重要任务,要重言传、重身教,凡事以德为先、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养成好的德行。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都是这样的故事。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在人类生命的早期,我们需要进行认知感觉的培养,而德行感觉的培养也同样举足轻重。”[31]立足于新时代的今天,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具有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的人;善于明辨是非,敢于决断选择的人;有家国情怀,践行使命的人;有大爱胸怀,勇于担责的人;有专业知识,德才兼备的人。

3. 家风: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或风气,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迹。其中,“好家风”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精神内核和根本追求。“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家风诗》中,在该诗中,潘岳通过歌颂祖德、称赞自己的家族传统进行自我勉励。著名的《朱子家训》更是将先辈们日积月累的为人处世哲学编撰成书传于后世。“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意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意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意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人的指导或帮助。可见,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核心,也是这个家庭能否和睦相处、得到他人认同的关键因素,其对家族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如上述《朱子家训》中的经典名句,也成为今天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醒世作用。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11]24“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在《妈妈,稻子熟了》这封家书中写道:“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32]字里行间,充满着袁隆平院士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之情。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11]24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家风具有榜样性、传承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家风通常是由家庭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先辈根据自身的言行和理念所订立的准则,同时兼具了普遍的社会伦理共识和理想型的人格特征。家庭或家族内部成员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模范人物的崇敬和学习,也出于遵循家风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整个家庭都会无条件地执行并延续家风。

另外,家风也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当社会价值风向标发生变化,或是当家族内部有优秀成员诞生时,家风便会随之变化。比如,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之后,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代表的“八德”便作为封建社会主要的行为规范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进入宋代,社会战乱动荡,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在“八德”的基础上又延伸出对国、对家要“忠烈”的品格,此时的家风中也常带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慷慨激情。到了明代,阳明心学备受重视,“知行合一”的思想逐渐走进家风之中。王阳明的家风就既包括父祖辈对他的影响,又包括其自身对子弟们的影响,他强调“以圣贤自期”,强调“立德、立功、立言”,强调“知行合一”,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等传统家风,维系着我国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而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红色家风的理论基础,红色家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之一。两者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红色家风的主体,在他们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又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远景,还有中国革命的实践印迹,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爱党爱国、坚定信仰、忠贞不渝、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律己律家”为内核的红色家风。陈云同志曾经为亲人定下“三不准”:一是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二是不准家人接触他看的文件;三是不准家人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这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管起”的红色家风代表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风亮节的行为准则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新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将“小我”融入“大我”,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远大理想。因此,家庭培养的不仅仅是家族继承者,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到党风政风。贺龙之女贺捷生曾回忆,在习近平同志从政后,习仲勋副总理对他的殷切希望:“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 近 人。”[33]2013 年11 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到 湖 南 十八洞村考察调研,一位苗族大娘客气地问:“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34]一句朴实的话语,不但彰显出习家有着从严教子、甘于奉献的家风,而且诠释了“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35]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风。

三、 传承与巩固: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蕴含现实底色、问题意识与价值导向,积极回应了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部分领导家风不正等现实问题,对于弘扬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涵养政治生态等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1. 弘扬传统美德,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作为承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及情感功能等多重功能的综合体,在任何时代对个体、社会、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随着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风文化断层等问题日益突出。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指引与实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紧密相连。

一方面,家教家风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其通过特有形式将中华民族道德理想进行了生动表达。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挖掘中国传统优秀家教家风文化,构建的新时代家教家风激活了传统家教家风文化的生命,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以家族为细胞薪火相传的民族美德,通过其内在沉淀的民风民俗,展示了中华民族最为真实的精神气象,最好地培育和孕育了民族精神。[36]

另一方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具体表现和微观载体。优良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血脉相通的文化同根性,优良家教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优良家教家风高度契合;与此同时,家教家风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场域的生动表达。因此,通过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在个体成长的早期性、基础性、针对性之优势,使抽象、深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生活气息,更加生动、活泼、“接地气”,在家庭范围内被潜移默化地学习、接受并自觉地融入日常生活,家庭成员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认同、感知并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步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发挥其引领作用,从小事开始改变自身的行为,进而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全社会形成崇尚新时代家教家风的良好风尚。

2. 坚定文化自信,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

当代中国的文化已处于“中西古今”文化最激烈交汇的态势之中,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文明不断交流、交锋与交融。[37]原有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界限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自身优势,不断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使之陷入西方的“话语陷阱”,导致民族的认同危机。因此,如何真正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命题。文化自信即在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基础上,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肯定性体认,以及对其能保持自身比较优势的坚定信念。[38]

首先,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基”,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核与基础,而这些与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高度契合,新时代优秀家教家风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以革命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因此新时代优秀家教家风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其次,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内容支撑,无论是中国传统优秀家教家风文化中的立德、孝亲、戒贪,还是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爱党爱国、忠于人民的红色家风,均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从事实上抵御了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在价值,并提供足够的内容支撑人民笃定坚信中华优秀文化。最后,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式,新时代家教家风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家庭成员建立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使个体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对凝聚文化认同,将文化自信的实质内化到微观个体的文化自觉与认同,将意识形态进行内化;[39]对外保持文化定力,一方面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时保持清醒的头脑,[40]另一方面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微观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

3. 涵养政治生态,实现家风与党风政风良性互动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家教家风直接影响个人在政治上的行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41],揭示了家教家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即将家风与党风政风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家教家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丰富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回答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如何重视家庭、如何教育子女、建设怎样的家风等时代问题,强化了全党对党风建设的认识。因此,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顺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涵养政治生态、加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的不良家教家风已成为其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家庭虽小,但任何党员、领导干部必然是千万个家庭中的小个体,他的成长以及他对于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离不开家教家风的熏陶与指引。因此,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对党风政风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健全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人格,严格要求自身,坚定理想信念,避免走上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的堕落之路;[42]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亲属,构建清正廉洁的小家庭,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11]55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赞扬了并强调主动学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生活在勤俭朴素、清白正直的家风中的党员、领导干部自然而然将好的习惯与作风带到工作中,表现出公私分明、廉洁自律等优良品质。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通过家庭这一社会最基本单位,从深层根基开始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

此外,党员、领导干部的优良家风也能对人民群众起到表率、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谈道:“我们要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11]34截至2021 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经超过九千五百万。可以预见,党员带头建设充满正能量的党性家风和表率家风,[43]必然能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能量,引领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猜你喜欢
家教家风家庭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