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丹溪心法》浅析哮喘

2023-08-07 17:09赵东凯李若南刘俊楠杨桂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丹溪朱丹溪痰饮

赵东凯,李若南,刘俊楠,杨桂仙*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朱丹溪(1281-1358),本名朱震亨,字彦修,“金元四大家”之一,精于岐黄之术,他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善用滋阴降火之法,被尊崇为“滋阴派”。丹溪对于内伤杂病的论治探幽索微,参合理学,融汇诸家所长,针对于气、血、痰、火的认识更是卓尔不群,对明清医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经久不衰,学生根据其学术思想及生平所述整理成著作《丹溪心法》[1]炳耀后世。

1 哮喘的概述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哮喘症状及病因病机的论述,书中提到的“喘喝”“喘鸣”等即指哮喘,但当时并无哮喘病名记载。张仲景在书中提到的“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具象的描述了哮喘发病的表现,其中“上气”实言哮喘,从症状上进行了辨治遣方但仍未以独立病名归类分划。南宋时期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言:“因此与人治哮喘,只谬肺俞,不谬他穴”,哮喘一词首次出现在古医籍中。直至金元时期,朱丹溪以专节独论哮喘,首次以病名形式记载,并将喘旁列一节,明确了哮与喘的病机加以区分,提出喘多“气虚、阴虚、有痰”,后世医家总结“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故后多以哮喘为名沿用至今。

2 浅从《丹溪心法》谈哮喘病因病机

2.1 溯流从源,哮喘专主于痰

仲景始言:“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必有伏饮”,提出见满喘者必是由饮邪停聚于膈上所致,此后医家对哮喘病机众说纷纭,直至朱丹溪在书中阐述“诸病皆由痰生”,认为痰饮是哮喘病机之根,宿痰是哮喘发病之基。《杂病源流犀烛》中言:“痰如云雾之在天壤”,无根底无归宿,怪病多痰,痰之为病,变化无端,缠绵反复,恰与哮喘发病形式相似[2]。痰饮的形成在《丹溪心法》中有详尽的论述,他认为液有余则为痰,津液在气道通顺清畅则痰无所生,气道壅塞滞留则成痰饮。脏腑功能失调亦可导致痰从中生,如热邪耗灼肺阴,肺气虚不布津,痰热内蕴;脾虚运化失司,积湿生痰;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阳虚失于温煦或阴亏灼津生痰等。从而反证痰不仅作为病理产物,也佐证着人体正处于气机失常,津液运化失司,脏腑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哮喘发作期多为有形之痰结于喉部,阻滞气道伴见喘鸣等表现。哮病缓解期多属无形之痰,因痰饮留于肺络、胸膈、肺膜等潜伏积蓄于体内触动始发。在《丹溪心法》中且将痰饮作为所有肺系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与其“百病兼痰”的观点相应,也体现了朱丹溪异病同治、追根溯源的治疗特点。

2.2 邪犯气阻成痰致哮

书中表述“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直指气候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痰热者,多挟风,外证为多”。风邪常兼他邪伤人,常作热与痰郁互结,再挟风而发。风寒束表则玄府不通亦导致气闭聚津成痰。“痰者,人身之痰饮也,因暑气入而鼓激痰饮”。由外扰于内,燥邪涩艰,阴损成痰,暑热之火灼津成痰皆可导致疾病发生。内外相因,痰饮由生,体现了哮喘的病因特点。

2.3 七情相干痰作致哮

“七情相干,痰涎凝结,如絮如膜”。情志亦是导致生痰之因,影响气机升降,如《素问》中:“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气生五情,五情又兼生他病。“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和志达方得营卫通利,丹溪首倡六郁学说[3],强调情志调畅的重要性。

2.4 气虚夹痰瘀致哮

“气不能做块成聚,块乃有行之物也,痰益食积、死血而成也”。指气不足以成有形之物,而痰使食饮停积,气滞血凝,瘀血生阻,强调了三者的紧密关联。丹溪集先贤所成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在《丹溪心法》中论述痰与瘀常同时致病,痰瘀相搏,不利气化,交杂生阻,邪郁愈盛,使诱他病。血瘀日久,心血不生,久伤肺气,气虚加重痰瘀,痰阻生哮。

2.5 脏腑受损生痰致哮

肺居五脏之上为华盖,合人体升降阴阳,肺吸清排浊实现机体清浊交换,肺与脾胃之精结合化生宗气,宗气行呼吸,出于喉咙,营卫始于胃,传于肺,调和五脏。若卫阳郁表,邪气壅滞,肺卫不降,气不布津,水道失布,聚津成痰致哮。脾位中焦,为上下之枢,脾气不足,气损伤阳,中阳虚衰,湿滞中焦,痰凝袭肺致气阻成哮。孙思邈认为,“脾胃俱实”亦可诱发哮喘。外邪未解,入里化热结于肠腑,太阴阳明俱实,腑气不通反上冲肝肺,痰气搏结触动脏腑诱发哮喘。丹溪言:“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若忧思郁结,胸阳被遏,疏泄不及则气郁痰结,循肝脉上行于肺,肺脉滞涩附之外邪引动成疾。《丹溪摘玄》言:“五脏郁结生痰,或以弱之人脾肾俱虚,不能摄养一身之疾,皆能令人发喘。”肺肾相交,呼吸乃和,若素体虚弱,久病久劳,肺失充养,真阴或真阳虚衰,虚不纳气而肾气无根,吸则难升,气不得续故,气不归元,水泛为痰故见动则喘甚。

3 浅析朱丹溪哮喘治则

3.1 辨清缓急,序贯论治

丹溪提出,治疗哮喘以“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作为治疗总则,他认为,治疗应根据已发、未发分期论治。未发之时,以正虚为主,缓则治其本,否则祛邪伤正,小病必重,重病必死[4]。扶正治本宜从补肺、健脾、益肾着手,临证常用五味子、人参、阿胶补之。“如感邪气,则驱散之”,发作时急则治其标,当以攻邪为主,审清寒热,降气平喘。疏散表邪。书中提及受风咳嗽喘急可予三拗汤、感寒胸满而喘可用华盖散、恶寒身热伴喘可用九宝汤施治等[5]。寒热错杂者,宜寒热兼施,温清合用。病程日久,虚中夹实,又当虚实并顾,攻补兼施。

3.2 从痰治哮,顺气为先

丹溪上承《内经》“百病生于气”,以“治痰先治气,分次导之”立论,提出痰之所生皆由气起。气的温推固摄防御使得阴阳相序,营卫相和,血脉通调。“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朱丹溪从“气”着手,开拓了后世认识痰的产生的新途径。《丹溪心法·卷二·痰》云:“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痰由气所生,气积则成痰,可通过顺气以逐痰。哮病发作期的病机多为宿痰伏肺,复感外邪,引动伏痰,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作期宜先祛邪兼以利气化痰。治痰先治气实则是治病求本,痰既为病因,又为病理产物,可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而生,故治疗哮病可从调畅气机入手,使津精在体内正常输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则脏腑气机调畅,津液代谢正常,痰便无生之源,因此治痰不离顺气。若人体气机升降如常,水道通调无阻,津液输布全身,痰无可生,又何谈宿根,故治哮喘丹溪认为,可以顺气为先导。丹溪在“六郁学说”中提到气郁为先,气郁不达则变化丛生,气郁为六郁之首[6]。调肺气,丹溪临证常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作为代表方,调中焦之气常用苍术、抚芎开提升气,临证时常拟二陈汤、六郁汤等。肝郁为诸郁之先,肝为气之枢,肝失条达,气滞成郁,调肝气常用越鞠丸、逍遥散等,疏肝经助脾胃之气升降,亦助肺气宣发行津行气。

3.3 实脾祛湿,以绝痰源

丹溪十分重视清养脾胃,上承于李东垣“脾胃内伤,百病始生”的脾胃学说,言“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且不拘于脾胃之治。《丹溪心法》中形容脾具坤静之体而有乾健之运,认为脾胃与人体气血关系最为密切。丹溪在治疗中多擅长从脾论治,他提出:“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湿盛痰生致病,故实脾燥湿助中焦转输,以绝生痰源头,脾气足则正不虚,扶正以助清化体内有形之痰。他认为今时之人多饮食不节,肥盛之人易胃中多寒湿痰浊,湿痰为患,脾失健运则气血难充,胃多痰浊者脉象见寸关脉沉或浮大,脾胃为多气多血脏腑,用药当以清和,方能健脾运湿,助化水谷。丹溪认为,甘温为气之源,故补脾多用甘温药,佐以辛药行气,苦药以祛湿。脾气虚则病来去渐缓,脾健则天地交泰,阴阳升降有常,气血和充。

3.4 运用吐法,逐痰驱邪

朱丹溪治病取法丰富,尤善用吐法攻邪,他融汇了张从正的三法六门学说,在《丹溪心法》中涉及到的许多痰证和杂病中均提到应用吐法治疗。吐法是停留在中焦之上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治法,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患者。朱丹溪言哮喘治疗宜大吐,他所指吐法的机理一为因势利导吐出痰邪,他认为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提到“挟火挟痰实者,可用吐法”“痰壅盛者……皆当吐”等,拟用二陈汤加苍术、黄芩,作汤下小胃丹,因痰蒙清窍导致眩晕、头痛、神志问题等也可从吐法入手。二是指驱中上二焦邪气,“吐法中就有发散之义”,吐法不仅能直折病邪还能驱逐无形之邪,使肺胃自安,经络调畅。其三为升动其气以推动气血津液的运行,他认为“吐法可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出痰也”。在用药方面常选的吐药有瓜蒂、皂角、藜芦、桔梗芦、人参芦等,针对气机升降不利的患者不仅局限于涌吐药,还将能升提气机的药物如升麻、柴胡、桔梗等也作为吐法药使用,以助吐力不足,根据气郁轻重,予以不同组方。丹溪特别强调哮喘有虚者不可应用吐法,言“若攻其尽,则虚矣”,恐正气虚者,无力流通。

4 浅析朱丹溪遣方用药规律

4.1 哮喘必用薄滋味,不用凉药

丹溪特别强调哮喘必用薄滋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为阴,味厚趋下作用显,若药味厚则会导致痰涎凝聚和生成加剧,导致与伏痰相结胶痼难出使哮喘症状加重。薄为阴阳中所复阴阳,味薄者则具有趋上性,其质柔润轻薄,能宣通上焦以养气,中病即止。薄味药包括辛、甘、淡、平四味[7]。“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气为阳,气厚具有峻烈重浊之性,气薄者则具有趋上的特性,从容和缓,平淡轻清能使身体机能自序,辅助减轻气道挛急的症状。二则薄味能兼养脾气,不宜用凉药以防过度苦寒伤及胃气,哮喘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他特别强调火气盛而喘急者或气虚短气而甚者不可用苦寒之药,理应重视清养脾胃,脾气足则正不虚,扶正以助清化体内有形之痰。薄味药有通达上气的功能,既能补虚发汗又能通利水道。比如使用麻黄、桔梗宣通肺气,菊叶、夏枯草解郁清热,桑叶、前胡清散风热都是巧妙运用了薄味通上的药物特点。

4.2 结合四时之气,因时用药

朱丹溪认为,予患者用药不仅需要辨证思维,还应根据四时季节变化酌情选药及用量加减,同时,也是中医学三因学说的印证。春令气机始升,应该注重宣发,夏令主火,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宜配伍有滋阴养气降火功效的药物,常用黄连、黄芩、五味子、麦冬等[8]。秋冬季节正火潜藏,宜静心养心,制约相火防止妄动伤阴,常配伍当归、干姜、桂枝等生血益阳,以促进阴血生成,为阳中求阴之意。方剂如二陈汤的加减运用,“使苍术、茯苓为辅佐,冬月倍茱萸,夏月倍黄连”。因冬季严寒,故用茱萸加倍之温以暖胃祛寒,夏月炎热,以黄连加倍取之寒凉降火。用量上朱丹溪同样法度精谨,如春季黄连用量最重,概因春以肝气升发为主,重用黄连以清肝泄火。黄芩为清上焦火之良药,且能固护肺阴,常重用于夏天和燥秋之季。冬季重用大黄,概体内相火妄行拟清热下泻的功效。朱丹溪精研本草之理,有针对性的因时用药也是其用药理念的一大特点。

4.3 未病先防,扶阴抑阳

朱丹溪认为,医者应秉承仲景之言“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本于未病先防,冬病夏治的原则,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朱丹溪所提出的著名理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丹溪治法心要·火》中详细划分为“虚火可补,实火可泻,轻者可降,重者从其性而升之,火郁可发”,常用炒黄柏、地黄之类,寒凉泻火,苦寒直折。他认为,在日常中同样应以滋阴降火作为养生理念[9],“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此吾子所疑之味也。”嘱在饮食方面宜注重脾胃的调护,忌食辛辣油腻以防滋腻碍胃,骄纵损脾。同时避免食用过辛过甘过咸之味,以免损伤胃气耗劫阴液。唯有清和之气方能助脾运化,宜多食滋阴降火的冲和之味如谷蔬瓜果等以减轻脾胃运化负担,少食肥甘厚味,减少食用加工过度损失天地灵性之品[10],步入中老年后更强调饮食要茹淡节欲以养阴。身心保持恬静淡雅,情志调畅,节制欲望,则相火不易妄动,君火守令,身体安康。

5 小结

综上所述,朱丹溪遥承岐黄之学,发挥仲景之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氏学说[11]。他在《丹溪心法》中系统性地将哮喘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对于临床以及临证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发掘探究。

猜你喜欢
丹溪朱丹溪痰饮
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朱丹溪拜师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八三感怀
浅谈丹溪学派传承悠久之因*
朱丹溪治病惩恶两不误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古代名医朱丹溪的治病故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