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藏隋代虞弘墓石椁解读

2023-08-07 10:41乔瑾
收藏与投资 2023年7期
关键词:粟特民族融合丝绸之路

摘要:山西博物院所藏的隋代虞弘墓石椁,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浓郁的异国文化风貌尤为引人关注,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和艺术资料。本文综合虞弘墓考古发现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对隋代虞弘墓石椁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解读。

关键词:隋代;虞弘;粟特;丝绸之路;民族融合

20世纪末,发现于山西太原晋源区王郭村的隋代虞弘墓曾在学术界引起了高度关注,先后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世纪百大考古重要发现”。该墓中发现的虞弘墓石椁,无疑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考古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一、虞弘墓概况

虞弘墓为单室砖墓。该墓曾严重被盗,随葬品不多,主要有人物俑、墓志等。随葬品中,以石质人物俑最多,达16个。随葬品中最重要的、也最令人震撼的出土物就是一套硕大精美的汉白玉石椁,安放于墓室中部偏北。出土的石质人物俑与汉白玉石椁在质地、纹饰方面有共通性,其服饰和用具可与石椁图像相呼应。

虞弘墓石椁通高(含鸱尾和狮头座垫)236厘米,椁身正面(含椁座)长247厘米、侧面宽136厘米。汉白玉质地,外观呈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殿堂式建筑。由上部椁顶、中部椁壁、下部椁座和廊柱组成。每部分又由不同块的汉白玉石组成。

上部椁顶由三块汉白玉石组成。中部椁身由椁门和9块汉白玉石板精心雕凿构成,每块椁壁石板在下部设计有榫卯,石板之间有内凹设计以减少缝隙使得连接紧密,石板之间原有熟铁铁扒钉、铁环连接,以此使沉重的椁壁更稳固。9块椁壁减地雕成浅浮雕图案,是整套石椁中最令人惊叹的部分。石椁椁座为平放的扁长方形箱体,由4块汉白玉石板围合组成。椁座四周表面或雕或绘有壶门和壁龛。椁座下共有8个狮子座,造型威猛,刻画精细,部分施彩绘。

此外,墓室还发现了5根汉白玉八棱柱,其中4根带有浅浮雕及彩绘,推测为石椁廊柱,在石椁前方形成三开间的结构;1根无浮雕,仅有彩绘,推测应在石椁后壁檐板下,起支撑椁顶、装饰后廊的作用。另有5个覆莲汉白玉柱础,有浮雕加彩绘装饰,用来安放八棱柱。

二、墓主人虞弘

虞弘墓石椁应为迄今出土的北朝隋唐时期唯一的汉白玉石椁,并且以独具异域风格的装饰题材尤为引人注目。如此精美的汉白玉石椁,在当时的中国考古界尚属首次发现,那么,这座墓的墓主人虞弘究竟是谁,何以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厚葬礼仪呢?

在墓葬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石椁内外发现了有散乱放置的人骨,破碎不全,被严重扰乱。因死者骨骼杂乱不全、保存残碎,尤其是最具种族认定价值的面颅全部缺失,因此失去了种族鉴定的依据。经鉴定,骨骼分属一男一女两个个体,应为虞弘及其夫人。其中虞弘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身高约167厘米,夫人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身高约154厘米。对虞弘及其夫人骨骼和牙齿样本进行线粒体DNA序列的多态性分析,表明虞弘本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具有欧洲序列特征,而虞弘夫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则同时具有欧洲序列和亚洲序列特征。

在墓中发现的虞弘墓志为我们展现了墓主人的更多信息。通过墓志上9个篆字以及200多个隶书志文和楷书铭文。我们得知,墓主人虞弘,字莫潘,粟特族、西域鱼国尉纥驎城人。因其父入附柔然,成为茹茹国贵族子弟。自13岁起,在茹茹国任职,曾奉茹茹国国王之命,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出使北齐时,被留居晋阳,相继在北齐、北周和隋三代为官。在此期间,他除了进行商贸活动和管理粟特人聚落之外,还在北齐、北周、隋朝为官司职,在北周时曾任“检校萨保府”一职,掌管入华外国人事务。最高官职为仪同大将军,临终为隋仪同三司,正五品,是一位身份和经历比较特殊的官员。隋开皇十二年(592年),于晋阳家中去世,时年59岁。

虞弘墓志中所提到的鱼国和尉纥驎城,正史未载。虞弘所属的国籍鱼国,应为一个史书上失载的古国,目前尚无法确认具体位置,应为西域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国或部落。

虞弘曾受命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波斯位于今天的伊朗一带,萨珊王朝时,势力扩大到中亚,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被称为“祆教”,俗称“拜火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虞弘墓的零乱人骨,让我们联想到拜火教的殡葬仪式:教徒将尸体放入山顶上以石块砌成的环形无顶建筑,让兀鹰和其他食肉的猛禽吃完尸肉,再将遗骨收集在一起,类似于我国西藏的天葬。遗憾的是,该墓葬屡经盗掘,我们已无法确定这究竟是特殊的丧葬习俗还是盗墓者的人为破坏了。

三、石椁图像解读

整个虞弘墓石椁布满了精美的浮雕装饰,部分浮雕画面彩绘并局部描金。石椁共雕绘54幅相对独立的图案,有宴饮图、乐舞图、狩猎图、酿酒图、家居图、出行图等。每幅图案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深深沉醉,仿佛走进一个鲜活而立体的异域文化世界。图中人物的服饰、用具、乐舞以及果木等,传递出浓郁的异域文化气息。

据研究者统计,虞弘石椁图像中共有清晰可见的人物85个(含2个人首鹰身者,其中男性80人,女性5人);装饰图案中的人物皆是深目、高鼻、黑发,有的还留着浓须和波浪形长卷发,研究认为其与地中海地区的印度——地中海种族类群接近,主要分布于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及印度、非洲北部等广大地区,其中以地中海地区最具代表性。

石椁正面是所有图案中面积最大、人物最多的一幅,画面接近正方形,描绘的是男女主人在帐中欢宴、欣赏歌舞的场面。画面以葡萄及藤蔓和飞鸟装饰屋顶,大庐帐内的床榻上男主人有浓密的波浪形长发,头戴波斯式王冠,与华贵的女主人一起饮酒。两旁各站有2名侍者。在他们的前方,一支6人组成的乐队正在表演,正在吹奏銅钹、腰鼓、箜篌、底箫、琵琶等乐器。乐队正中一名男性舞者脚踏圆形小地毯,飞快旋转,衣带飘飞。在画面的下方则是一幅紧张刺激的人狮搏斗图:雄狮扑向武士,血盆大口已将武士的头含入口中,武士身体前倾,右手用尽全力将剑插入雄狮腹中。整个画面异常惨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与上图欢快的宴饮图形成鲜明的对比。

石椁前壁左侧有一幅出行图,上部画面以一匹红色骏马为中心,旁边站着4位身穿异域服饰的男性,其中一人牵马,3人站立于马右侧。画面中有两只美丽的小鸟衔着葡萄枝蔓,还有奔跑的狗。左侧后方有一棵奇异的树木。经专家考证,认为是现已灭绝的野生古万寿果。图案的下方则是一匹在鲜花簇拥中奔驰的红色骏马,两侧生双翅,背上飘着美丽的彩带,马的后半身艺术化地变形为鱼的后半身。整幅画面表现了人、自然与动物的和谐统一。

椁座外部前壁中间有一幅圣火坛与祭祀图,尺幅不大却很有寓意。画面正中突出位置是一个烈焰熊熊的大祭坛,旁边是两个人首鹰身的祆教祭司在小心翼翼地抬着火坛,反映了祆教在华的流传情况。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两个石棺床座上有相似的火坛和人首鹰身的祭司。

波浪形长发的形象多见于波斯银币和西亚、中亚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的金银器上,虞弘墓石椁上的虞弘本人及圣火坛旁一位祭司均留着波浪形长发。

虞弘墓被发现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寻找虞弘的民族渊源和真正归属,至今未找到答案。结合考古发现和虞弘墓人种学鉴定结果,以及文献研究,推测鱼国可能是中亚至西亚之间的丝绸之路上一个半农半牧国家。

四、古代石椁及相关发现

石椁,又被称作石堂或者石室,是中国古代模仿木构建筑的石质葬具,是中国古代“视死如生”丧葬观念的重要载体,位于墓葬核心位置。

关于石椁的记载,较早见于《史记》:“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汉书》记刘向谏薄葬书云:“宋桓司马为石椁……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汉书》中记载文帝建陵时,为了让陵墓坚固,想要在陵中“以北山石为椁”。

关于石椁的源起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仿木结构的石堂在北魏平城大量出现与四川的崖墓有关。北魏太武帝尊崇道教,而当时最流行的道教就是四川的天师道,且四川是此类葬具最为流行的区域。于是天师道传入北魏的同时,使用石堂的葬俗可能也在平城地区流行开来。也有学者认为,北魏石堂的流行应与汉代墓上建筑同名的“石堂”有关。东汉时期开始流行在墓上建筑石堂,又被称作石祠。石堂内壁装饰壁画,室内后壁正中则放置供案石,为祭享逝者之意。这种墓上建筑“祭祀”的方法,被上层统治者采纳。以东汉明帝为代表,改革陵寝制度,于陵墓之前建筑寝殿或石殿供后人朝拜祭祀。北魏时期,墓上祭祀移到了墓下,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石堂。唐代之前,石椁样式不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时期,石椁由早期多样式的悬山顶式逐步变化为歇山顶形制。唐代石椁基本定型为庑殿顶,少数为歇山顶。

石椁使用是古代皇帝对皇族贵戚的特殊礼遇,也是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政治手段,未得诏准所有人不得在墓葬中使用。西汉时石椁使用仅限皇族,东汉开始赐给显贵。魏晋时期,开始流行,据统计,赐以使用的记录多达60人。唐代的石椁墓仍兴盛不衰,以帝陵陪葬墓最为多见,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

生活在西域的粟特人葬俗与汉人不同,流行盛骨瓮而不用棺椁。使用中原流行的石棺和石棺床,是粟特人入华后发生的葬俗变化。因为石堂造价昂贵,使用范围极为有限,仅限于部分官僚阶层,是当时墓葬等级的象征之一。从目前的汉唐之际的考古发现来看,能使用石堂作为葬具的墓主人,其身份、地位都不一般。

太原虞弘墓与陕西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史君墓等相关资料,是目前世界上关于丝绸之路中亚段和波斯、中亚文化非常丰富的一批图像资料,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情,展示了粟特人和其他中亚人的生活习俗、神话信仰以及服饰用具等。

五、虞弘所生活的时代

山西北通塞外草原,南临中原腹地,歷史上被称为华夏各民族和文化交融的“大熔炉”。魏晋南北朝,中原扰攘,漠北各族相继崛起,雄踞山西,驰骋中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成为丝绸之路东端最重要的城市,北齐“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不可替代。亚洲各地和地中海诸国的使者与商人云集于山西,异域的宗教思想和文化艺术被广泛吸纳。盛唐时代“万国来朝”的景象,已初具规模。

自东汉以后,太原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交往融合之地,有大量入华胡人聚居于此。东魏、北齐时,这里居住着许多高官贵族,也留下了许多高规格的墓葬。墓葬壁画和随葬品中,常见胡商牵着骆驼马匹入华贸易、胡人舞蹈奏乐的内容,反映了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景象。

虞弘墓的发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北朝时期晋阳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它也折射出在隋唐盛世之前的统治者及社会对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

作者简介

乔瑾,女,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

猜你喜欢
粟特民族融合丝绸之路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敦煌写卷安雅《王昭君》考论
隋唐洛阳粟特移民分析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丝绸之路上唐与中亚粟特的文明交流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