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023-08-07 17:39陈舟杨谋存胡军峰孙后环
时代汽车 2023年1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学改革高校

陈舟 杨谋存 胡军峰 孙后环

摘 要:在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当前,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养人才。然而,在新时期发展下,人才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新能源行业对于创新型人才越来越青睐。因此,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行业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以此培养出行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下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 高校 新能源材料 课程 教学改革

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全社会同心协力,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新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新能源行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形下,高校应当重视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对此,教师需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根据当前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积极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培养出行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进而推动新能源材料行业实现健康发展。

1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有利于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促使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满足新能源材料行业所提出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会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促使其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比较明确的认知,而且也能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主动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保障高校可以培养出满足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作为培育高素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不仅要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增强他们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师会有效意识将真实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这样不仅能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同时也会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任务,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展开深层次思考,有效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1.3 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转换教师讲授为主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态势、潜在问题,有效提高了他们对新能源材料课程的基本认知,进而为其高效开展学习活动奠定坚实基础,促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 现阶段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课堂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的方式还有待创新。教师仍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有效性。另外,在课程内容上,高校未能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学案例具有滞后性,这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益的。此外,在课程评价中,教学评价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无法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表现准确反映出来,进而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活动,最终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2.2 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理念

现阶段,多数高校虽已开始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但教师长期受传统育人理念的制约,在实际人才培养中未能实施因材施教理念,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专业基础,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内容趋于一致,容易出现以下教学问题:专业基础强、兴趣足的学生,其创新能力未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专业基础不理想、缺乏兴趣的学生,会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会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会制约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促使学生实现创新型发展。

2.3 创新人才培养未能适应行业需求

在具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中,由于高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培养规划也不具备系统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便是创新人才培养未能适应行业需求,主要原因如下:首先,高校只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培养,仅仅是为了实现短期目标,而未能作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这便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处于表面化、形式化,难以培养出行业切实所需的创新人才。其次,各所高校之间存在盲目攀比的问题,未能对行业做出深入调研,与没有和学校实际情况相合结合,便盲目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使实际培养效果与之前制定培养目标相距甚远,进而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3 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3.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方向性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需要明确好新能源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促使教师更有方向性地开展课程教学。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融入与新能源材料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在明确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为增强其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另外,教师在明确课程目标的时候,可以根据知识、能力、价值观念的三个步骤进行,切实提高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这样便可在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同时,促使其意识到创新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此外。高校还需建立调研机制,定期深入企业、行业对他们所需的新能源材料人才展开调研,确定新能源材料工作过程及其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作过程、任务内容以及能力需求进行细化分解,以此为明确课程目标奠定好基础。同时,课程目标的确定不仅要以专业教学为导向,面向新能源专业学生,还要尝试打破专业限制,面向全体学生,融入创新意识,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促使其形成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切实增强高校的育人成效性。

3.2 主动优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创新需求

在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创新人才培养中,应避免“理论性内容”占比大于“实践性内容”的课程结构,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拓展课程教学范围。同时,高校应当树立正确的课程结构优化观,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真实需求优化课程结构,不能盲目地借鉴或照搬其他高校优秀的新能源材料课程结构。为此,教师应该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发展需求展开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结构。例如,部分学生反映课程结构缺乏行业中的前沿知识,此时,高校便能在课程结构中增设新能源材料行业中的热点话题,这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另外,在向学生讲授新能源材料课程知识时,可以与当地新能源行业发展态相结合,如,增设“当地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研究”这一课程模块,借此丰富课程学习内容,并充分彰显高校的育人特色。这样,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但大大地丰富了新能源材料课程内容,也能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材料教學能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其创新能力得到高质量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高校应该主动优化课程结构,进而切实满足学生创新发展需求。

3.3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首先,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借助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新能源课程教学,可以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有效落实因材施教育人理念,并不断深化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效果,以此营造出具备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以此为激发学生创新潜力注入不竭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与其他课程知识相结合,并寻找新能源材料课程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交叉点,寻找创新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促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而且,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重学以致用,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出发点,构建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帮助下,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得以巩固,并对新能源行业中的去前沿话题展开讨论,激活其研究学术问题的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学生也能找到综合角度对新能源行业发展进行审视,寻根溯源把握其发展方向,进而成为行业真正所需的创新人才。其次,应用课堂联动的研究式教学。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第一课堂主要向学生传播课程知识,第二课堂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第三课堂以社会实践为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视野,推动第一二三课堂联动发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联动课堂,开展研究式活动教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在此教学模式帮助下,学生便能深入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中,增强责任心并增长才干,并在充分了解国情、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将自己发展成为行业切实所需的创新型人才,进而推动新能源材料行业实现持续化发展。

3.4 加强实践教学,增强综合素养

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要想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凸显专业教学中的重难点,以此提高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要加大开展实践教学的力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兼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以此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做好铺垫。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在新能源材料具体的岗位中,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增强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能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划分实践教学的层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另外,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要求学生到合作企业中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对岗位产生比较全面的认知,并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工作室的创建上,同时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充分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

3.5 创新导师指导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视野

在高校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视野,需要将“谁来培养”和“怎样培养”的问题解决好,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所起到的作用比较重要。而导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视野、创新意识的主导力量,应该主动革新自身的育人理念,并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另外,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导师要避免机械灌输,应采用由浅入深的案例式、启发式手段,促使学生将新能源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热点话题、潜在问题等厘清,启发他们探寻理论之间的关联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对概念性的问题追根溯源,辅助他们论证其核心观点和复述其论证过程。同时,导师应当构建科研与创新培养一体化育人机制,这样,便于教师实施现代化教育手段,并向学生提供参与科研课题的实践机会,有效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能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三阶段原则,设计与学生吸纳知识能力相匹配的指导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共享性、直观性,兼顾历史、现实和未来,把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晦涩难懂的理论更直观、清晰地传授给学生。这样,高校通过创新导师指导模式,可以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以此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

3.6 健全评价机制,提高教学针对性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新能源材料创新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重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健全当前的评价机制,改变以往以课程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并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生成在评价中的占比,以此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使得新能源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此外,为了避免课程评价停留在浅层化,高校要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并设置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实时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表现。例如,在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的时候,不仅仅要对他们作品的质量严格把关,还要按照评分标准,做出正确的、多样化的评价,确保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加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自信心。另外,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对于那些在课程教学中,表现出色、创新力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相应的证书及物质奖励,充分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以,高校应当注重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以此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便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调整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进度,进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新能源材料行业所需的创新人才。

4 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作为民族前进的动力,对学生后续发展与进步相当重要,所以,在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中,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首先任务,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环节着手:明確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方向性;主动优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创新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增强综合素养;创新导师指导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视野;健全评价机制,提高教学针对性。这样,便可充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进而培养出行业真正需要的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3(08):45-47.

[2]邵志豪,解庆福.精准深厚:创新人才培养思路转变与深度探索[J].中国基础教育,2023(04):56-59.

[3]彭术连,肖国芳,刘佳奇.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及变革突破[J].科学管理研究,2022,40(06):122-129.

[4]魏敏.新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优化对策[N].江西日报,2023-03-30(012).

[5]张文霞.创新人才培养需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多样化[J].科技中国,2022(09):70-72.

[6]杨洋,施少君,季红梅,杨刚.新能源材料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7,44(08):249-250.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教学改革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