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3-08-07 07:36陈元义孙博林晶洪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5期
关键词:降钙素骨密度椎体

陈元义 孙博 林晶 洪梨

(1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骨外科,海南 海口 571126;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3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导致骨质脆弱和骨折倾向〔1〕。中国65岁以上人口约有1.44亿人,其中骨质疏松的平均患病率估计为15.7%〔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类型,占骨质疏松骨折近50%〔3〕。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发生风险与低骨量相关的骨折,其发病率在5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许多OVCFs患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背痛、身高下降和后凸畸形,只有30%~40%的OVCFs患者寻求医疗援助〔5〕。因此,大量OVCF患者遭受严重的临床后果,如慢性致残性疼痛、脊柱后凸、疾病、生活质量下降、行动不便甚至死亡〔6〕。传统上,OVCF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药、抗骨质疏松药物、物理治疗等,可缓解骨折自然愈合过程中的疼痛〔7〕。依降钙素是降钙素的衍生物,具有强效镇痛作用〔8〕。因此,它在临床上适用于伴有疼痛感的骨质疏松患者。据报道,依降钙素可增加骨质疏松妇女的掌骨和前臂骨密度〔9〕。双磷酸盐是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包括阿仑膦酸盐、利塞膦酸盐、唑来膦酸盐和伊班膦酸盐,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10〕。研究表明,伊班膦酸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骨骨折风险,增加腰椎骨密度〔11〕。本研究探究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OVCF患者为对照组(n=62),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OVCF患者为观察组(n=46)。对照组男2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52±1.24)岁,平均病程(63.52±1.24)d,T6~T9骨折21例,T10~L2骨折25例,L3~L5骨折16例;观察组男21例,女25例,平均年龄(63.52±1.24)岁,平均病程(5.21±1.46)d,T6~T9骨折21例,T10~L2骨折25例,L3~L5骨折1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年龄≥60岁,并提供了纳入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2)通过X射线和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诊断为OVCF的患者;(3)骨质疏松通过骨密度测试得到证实;(4)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排除标准:(1)有明显椎间占位或转移的患者;(2)其他器官或系统严重合并疾病;(3)精神异常且不能自理的患者;(4)不愿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患者。

1.2治疗方案 患者均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口服碳酸钙 D3咀嚼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立即接受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均为 6 个月。

1.3临床评价指标 (1)使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量脊柱骨密度,正常骨含量时骨密度T值≥-1.0 g/cm3;骨量减少时骨密度T值为>-2.5 g/cm3且<-1.0 g/cm3;骨质疏松时骨密度T值≤-2.5 g/cm3。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检测骨密度。(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从0分(无疼痛)到10分(疼痛最严重)。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检测疼痛程度。(3)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评估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ODI评分共50分,分数越低,腰椎功能越好。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检测腰椎功能。(4)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骨密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密度、VAS、ODI评分对比

2.2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腰椎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16.13%,其中皮肤瘙痒3例、皮疹2例、胃肠道反应5例)与观察组(8.70%,其中皮肤瘙痒、皮疹各1例、胃肠道反应2例)无统计学差异(χ2=1.293,P=0.255)。

3 讨 论

骨质疏松被定义为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强度降低,使人容易增加骨折的风险,包括椎体、髋关节和手腕骨折,与高死亡率和日常生活活动明显受损有关〔12〕。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相关骨折。伴有椎体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通常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极大地损害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这种下降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状态通常需要1年左右〔13〕。研究表明,椎体骨折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骨折,与死亡率增加、合并发病率和生活质量损害相关〔14〕。然而,椎体骨折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视。忽视椎体骨折重要性的原因之一是约2/3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临床症状的不明显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症状消失或主观上良好。降钙素是一种包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作为一种抑制骨吸收的激素,在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作用〔15〕。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显示出较高的比活性,已被用作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16〕。依降钙素是鳗鱼降钙素的类似物,已知可增加骨密度,抑制骨吸收并产生中枢镇痛作用,可减轻老年或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疼痛,提高生活质量〔17〕,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说明,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对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的疼痛感更加有效。双磷酸盐的作用机制是与破骨细胞通路中的一种酶结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减少破骨细胞功能和存活所需蛋白质的形成,诱导破骨细胞死亡〔18〕。据报道,伊班膦酸是一种含氮双膦酸盐,可抑制完整动物和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吸收和保存骨量〔19〕。Uehara等〔20〕研究表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伊班膦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与持续的骨密度增加有关,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发现,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后,患者的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腰椎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的联合应用并没有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可观。

综上,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可以降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降钙素骨密度椎体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