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域下《论语》整本书阅读研究

2023-08-08 06:16黄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任务群文化传承论语

黄荷

内容摘要:《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论语》整本书阅读契合新课标任务群驱动和中华文化传承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以探究《论语》中的“仁”和“礼”为例,探究《论语》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整合“仁”和“礼”的相关章目,创设情境,安排学习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论语》中仁和礼的内涵及其传承意义,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任务群 《论语》 仁 礼 整本书阅读 文化传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做到“学思结合”。学习发现,以任务群为导向是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1]明确指出,落实“学习任务群”要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景和学习内容以落实语文素养;另外,“对学习本质的聚焦,应认识到学习过程必须预先设定任务,对教与学的活动重构。”[2]阅读《论语》整本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紧扣任务群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论语》整本书。

从文体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根据《论语》思想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类,两两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如“仁”和“礼”;“智”和“仁”;“文”和“礼”;“忠”和“恕”;“孝”和“悌”;“义”和“利”;“君子”和“小人”等。这里主要以“仁”和“礼”为例来探究经典文化作品《论语》,培养核心素养。

筛选涉及“仁”和“礼”的章目,学生作简要分析;引导学生分别从整体感知-分析特点-建立联系-创设情景四个阶段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学思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梳理章目,感知概念

以下是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筛选的章目: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矣。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矣。”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5·8》)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帮,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5·19》)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子曰:‘能以礼让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任务一:

简要分析以上的章目,梳理“仁”和“礼”的概念。

分析以上内容,学生会发现,上面谈“仁”的内容,都是孔子对人物关于“仁德”的评价,且孔子未肯定任何人是“仁”的。由此可知,“仁”是不易达到的人生修养,是最高道德标准。再具體分析:

“仁、义、礼、知、信”“仁”排在首位。子张问:“令尹子文仁否?”孔子说,算得上是尽忠了,但是“未知--焉得仁?”还算不上仁德;又问崔杼,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但是“未知—焉得仁?”也算不上仁德。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人称得上仁吗?”孔子根据三个弟子的才能,具体预想了三人胜任的职位,但均未肯定三人的仁德。孔子对以上五人的评价,都肯定了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否定了“仁”。据此,学生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或相近似的结论。“仁”是人生全德,不是某一方面的才能,是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不轻易肯定一个人是仁德的,表明“仁”是一般人难得企及的。

其次,“为仁由己”,仁的修养,全在自己,而不由他人。仁是个人修养范畴,于自身规范来说“仁”只是锦上添花,而非人人所必须拥有人格品质,这种自觉的属性属于“道德”范畴。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重视道德。”[3]如著名学者余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两个字—‘道德”[4]传承中华文化离不开“道德”,在传统文化方面“我们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是,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伦理承诺作为理解世界的根本依据,强调人对‘德的体悟以及‘德对人的‘完善,即‘人德共生的‘德性世界观。”[5]人们对“仁”的追求,是人对“德”的体悟;“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激励人们完善自己,是“德”对人的完善。学生整体感知“仁”的品德,一方面能够深入了解“仁”的内涵,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反思自我,关照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礼”是一种表示敬意的行为准则规范。孔子认为,应以礼治国。孔子重视“礼”,他认为,人们各自所处的等级地位决定了你的行动准则。“在其位,谋其政”,“礼”要规范人们行动在自己的等级范围内,以防僭越礼,打乱社会秩序。“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使一切达到和谐最为可贵。“礼让为国”“复礼为仁”“在其位(依礼)谋其政”。学生归纳“礼”的内容可以得出,礼是调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工具。

通过学生自己的翻译后分析比较,学生可得出:“仁”是孔子的一种最高道德名称;“礼”是当时社会秩序管理规范。探究“是什么?”的任务,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仁”和“礼”。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本任务的“感知”还无法达到“知其然”的标准,还需要更进一步探究“仁和礼”的表现特点。

二.建立联系,深入理解

我们常提示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这是依据心理认知规律得出的。分析“仁和礼”的表现特点,进一步理解“仁和礼”。通过“理解”,学生可以将感知到的东西内化于心,把知识从短时记忆加固为长时记忆,以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那么究竟“仁和礼”有哪些表现特点呢?

“仁”的表现,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可由人的言行观察出。言行的表现是否合乎仁德?这一点是学生可以想到的。另外,仁德还表现在内心里,内心的表现是否合乎仁德,很难观测得到。《论语》中,“是否懂礼?”是评价人的重要的标准,君主是否懂礼,臣子是否懂礼,作为一个父亲是否懂礼,子女是否依礼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礼”是各阶层人们的行动准则。

任务二:

归纳“仁和礼”表现特点。

(本文所有《论语》原文内容及释义主要参考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6]

1.根据下面筛选的相关“仁”的章目,分别从行为上,言语上以及内心里三个方面来分析“仁”的特点。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公冶长》)

“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行为上,行为上主要体现在“忠和恕”两个方面,孔子认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即管好自己,“独善其身”;而“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有兼顾到别人的责任感,“兼济天下”,这是“仁”表现在行为上,“仁人”的行动要符合“恕”和“忠”两个特点。

(2)语言上,在《论语》里,孔子举了正反两个例子,分别是“佞”和“讷”;所谓“佞”即巧言善辩,善于奉承,孔子说“巧言佞色,鲜矣仁!”,“佞”的人,“仁”不多;“讷”即言语木讷,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言语木讷的人与“仁人”接近。所以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巧言善变,就会败坏道德,这样的人“仁”是不多的;反之,如果言语“木讷”,那么他会更接近“仁”。

(3)内心里,“仁”表现在“内心坚持上”,分三个境界,分别是“三月不违仁”“片刻不忘仁”以及仁人志士可以“杀身以求仁”,孔子认为“仁”不仅外化于行动和语言上,还要内化于心去严格要求自己,且不是偶尔是坚持,而是要长久终生去践行“仁”,当面对“仁”与生命相冲突时,能够做到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仁”的精神。这是“仁”内化于心的最高表现。

2.根据下面筛选的“礼”的章目,分别从“君礼”、“臣礼”“子孝礼”以及“衣食住行”方面的礼来归纳“礼”的特点。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熟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乡党》)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乡党》)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乡党》)

(1)从等级维护上来说,“礼”分别落实到君、臣、父、子、四个层面上

首先,君要守君礼,上面的句子是一个反例“君不君”,昭公违反“同姓而婚”的礼,迎娶同姓的姬孟子为妻,后将其改名为吴孟子,掩盖其“同姓而婚”的事实,这是君知“礼”而违“礼”,即“君不君”;其次,作为臣子要遵守臣子的礼,上面列出的章目也是孔子说的一个反例“臣不臣”,季氏作为臣子,在庭院以“八佾”的阵仗歌舞,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季氏这是僭越“礼”的行为,所以“臣不臣”;再次,关于“子孝父礼”,孔子在《论语》中直接陈述其要求,父亲在的时候,要学习他的志向,父亲离世后,要效仿他的行为,将他的意志行动继承至三年不改方是孝顺的表现,才算是守“孝礼”。

君臣父子四个层面各有自己要遵守的礼,不能僭越和违背,这是社会等级各得其所的表现。

(2)“礼”表现在衣食住行方面,主要强调要合乎身份,衣服上主要在颜色的搭配要适宜,吃的食物要适宜,吃熟食,不吃得过量,喝酒要适量,住的居所不求华丽,要重视个人的品德;站要正,坐要端,不随意用手指等。

小结:

孔子提出的“仁”,阐述了仁”的不同境界-“忠和恕”正如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忠”是“兼济天下”;“恕”是“独善其身”。区别在于: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自己力所能及的也不同。这是“仁”在不同人群上的表现。“仁”表现在语言方面,孔子认为,仁者应言语木讷,说话谨慎,为了避免说了做不到,强调言行合一。所以比起花言巧语败坏道德,孔子更赞成言語迟钝(以保全道德)。在内心表现上,孔子赞赏“无终食之间违仁”,“其心三月不违仁”以及仁人志士“杀身以求仁”对“仁”的内心坚定。可见“仁”在不同方面有其不同表现特点。

孔子维护的“礼”,以等级秩序为根本,辐射到个人行为上,衣食住行上,旨在引导人们遵守各自的礼,人人各得其所。今天而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仪不再适用。我们批判的“三纲五常”是封建思想,是禁锢人心的工具。但是这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评价的,关照当时的社会现实,能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来维护社会秩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仁和礼都有各自的表现特点,那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任务三:

结合上面两个任务的分析,思考“仁和礼”的区别和联系。

在《里仁》篇,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可见孔子的思想理念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此外,《论语》阅读的相关研究--程翔的“《论语》整本书阅读建议”提出的第五点建议是“学会用好‘内证法”[7];方东流的“用‘文本互证读懂《论语》”的研究,两人都认为,用“内证法”阅读《论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内证法”即内部相互佐证。侧面反映了,无论是字词、句式还是思想理念,其作品内部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相互佐证。那么“仁”和“礼”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结合上面两个任务的分析,学生独立思考“仁和礼”的区别和联系,大部分学生是能够完成的,但也要关注到有差异的学生,并适时给出引导,学生能够自己体会思考的过程,并思考出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最终目的。学生经过思考后,教师可以适当给出示例,学生以有所参考

参考示例:

区别:“仁”是内心修养;“礼”是外在行为规范。

任务一指出:“仁是最高道德标准;礼是社会管理的规范。”道德标准是自觉范畴,指向内心规范;社会管理规范则更强调对个人具体行为的要求。任务二指出:“仁”在“忠”和“恕”方面的表现“己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自己内心不想要的”和“自己内心想要做到的”是思想灵魂的拷问,是心理活动过程。而“礼”是说个人处在社会秩序中,怎样去做。作为一个君主可以享有“八佾舞于庭”的礼;作为一个大夫只能享有“四佾舞于庭”的礼,强调符合身份的行为。由此可见“仁”是内心修养;“礼”是外在行为规范。“内外”有没有交叉呢?

联系:一内一外,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论语·颜渊》篇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使言语和行为都合于礼就是仁。“仁”要通过“礼”来体现和落实;离开“礼”,“仁”就无所依托,无从体现和检验。《论语·八佾》篇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没有仁德的人,如何来对待礼仪制度呢?指出,仁是礼的基础和灵魂,离开仁,礼就是徒具形式,失去意义。“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本质灵魂,礼是形式表现。一内一外,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仁”和“礼”的关系对应今天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礼”所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与今天倡导的“人人平等”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但是“各得其所”的理念是仍然适用的。我们处在社会中,我们有相应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也有对应的社会权利。人的生活是社会性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处在一定的社会地位,充当一定的角色,有他相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遵守一定规范,这就是各得其所。[8]

三.情境写作,巩固理解

任务四:

当前我校正在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主题活动,请你联系“仁和礼”的精神,写一句宣传词,并加以解释。

学生答案示例一:

我写的宣传词是:“已欲立(达),则立(达)人,己不欲,则勿施于人”无论是在学校,和同学朋友相处,在家与父母长辈的交流沟通,都需要我们“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相互尊重,推己及人。源于《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自己立(达)就帮助别人立(达),源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的成绩好要帮助其他同学提高成绩。在家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园里乐于助人。以期养成相互尊重,推己及人,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

学生答案示例二:

我写的宣传词是“适当巧言令色,重在踏实苦干,注重言行合一,提倡艰苦奋斗”《论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意思是:“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样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我们今天不但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还要做到言行合一,勇于实践;要踏实学习,勿口头上警醒自己学习,而行动上却跟不上。作为学生,端正自己的品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培养勤劳勇敢,踏实苦干,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学生答案示例三:

我写的宣传词是:“以和为贵,和和美美,美好常驻心中”《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使万物达到和谐最为可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和谐”来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以和为贵”是历来人们追求的人际标准。心中怀揣“以和为贵”的理念,能减少校园里和社会上的许多矛盾冲突,使美好常驻人们心中,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传统美德。

创设具体的任务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理解“仁和礼”的内涵。《论语》中除了“仁和礼”,还有:“义”--讲义气;“信”—诚信为本等。总之,《论语》中提出的思想理念,今天依然应用在学习,生活,交友,经商等方面,且在千百年的历史浪潮中不断发展,淘去糟粕,留下精华,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指导和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树立我们的价值观,帮助我们维持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时代和个人发展意义重大。

在任务群视域下阅读《论语》整本书,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整本书阅读方式。通过任务驱动,创设学习情境,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引导阅读方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践行新课标提倡任务群引领教学的理念,也契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讨”任务群主题。以任务驱动阅读,是整本书阅读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21.

[2]何捷.学习任务群理念下习作教学的系统重构[J].语文建设,2022(06):26-31.

[3]杨泽波.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华文化的奠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4]刘余莉.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02-20.

[5]严华银.论语文学科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22(6):20-25.

[6]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中华书局,2017.

[7]程翔.《论语》整本书阅读建議[J].语文学习,2021(09):43-46.

[8]钱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论语[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任务群文化传承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