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逻辑进路

2023-08-11 13:56饶华萍孙斌
关键词:理想信念

饶华萍 孙斌

[   摘 要   ] 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现实要求。新时代,在逻辑进路上,从理论、情感、实践三重维度筑牢新时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理论维度上不断夯实理论根基,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情感维度上提升情感认同,激发内在“驱动力”“内动力”“持久力”;实践维度上,着重“实践工作、自我革命、为民服務”三管齐下功夫。

[   关键词   ] 新时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逻辑进路

[   中图分类号    ] D261;D263[    文献标志码   ] A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彰显了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现实作用。当前,我党内部依然存在修养不够、组织不力、作风不严等突出问题,追根溯源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松动。思想出现滑坡,行为才不受制约。因此,从理论、情感及实践三个维度引导全体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拥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1]15,这是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之需。

一、理论维度: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之共产党人信念之本。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坚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2]在百年经验教训中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14

(一)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净化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326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坚定政治信念方向,统筹社会发展战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推动中华民族稳步走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活动,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认清事物的根本规律,才能赢得发展契机,取得相应的发展成就。在新时代,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用理论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此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牢共产主义理想,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从历史逻辑中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性。近代的中华民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救亡图存,各阶级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早期探索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最终皆以失败告终,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局面,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神州大地哀鸣一片,内忧外患的中华大地急需一剂新药方,救民族和人民于水火之中。就在中国先进分子苦苦思索之际,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来到中国。此后,中国人民从精神迷茫、被动挨打走向自在自觉、有力反抗,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5]1516精神上开始走向主动,行动上就拥有正确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先进分子筹备建立一个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在一切条件一应具备之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到阻力重重的改革建设,一次次绝处逢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理论逻辑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统一体。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适用性特征的凝练。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发展历程、政治结构等不尽相同,必须根据本国客观实际情况,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在摸索中发展壮大后,日渐明白这一发展真谛,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发展实际,促进理论发展创新的“三大飞跃”。在新时代历史方位,面对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变化了的社会发展现实和人民需求,促进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6]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之为根本遵循,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坚守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从伟大成就中印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改变了曾经人口众多且一穷二白的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落后挨打面貌,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双层保障,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到如今,经受住各种惊涛骇浪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奋勇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拥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迈向持续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以事实告诉世人我们的发展道路的正确性,根本上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把握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创造愈加丰富的物质条件,不断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大踏步前进。

(二)始终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形态,矢志不渝、奋斗终身

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是我党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4]3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各种救国方案都未能拯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正值迷茫之际,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新的救国理路。共产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同理念不谋而合,也符合中国人民最朴素的追求。中国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向着共产主义前进。

从社会形态上,坚信共产主义是超越一切社会形态的美好社会。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出发,推导出人类社会必然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结论。这个伟大的结论指明共产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科学预见,为我们前进道路向前發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7]295且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26这无疑表明,共产主义代表着人类对正义、平等及自身彻底解放的价值追求,这正是感召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力量导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国内外各种制度、思潮、信仰的研究对比中,立足中国的革命实际,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主义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9]686坚信共产主义社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也是最有益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理想社会。由此,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接续奋斗。

从时空维度上,坚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惟有废除私有制才能达到目的,而“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7]304也就是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0]592“两个决不会”不仅说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性,也为我们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为何“远大”奠定了思想基础。条件性需要一定的筹备时间,而“远大”更意味着时间的长久性和空间的广阔性,不是短时距就能变现的概念。所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对人类未来状态的一种美好描述,是需要假以时日的积累中创造相应的条件,做好长时距的思想准备和实践落实,呈现出一种漫长性的历程。这种漫长的历史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是从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发展态势,当达到共产主义这一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1]436如此,才能达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因此,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共存具有长期性,注定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在物质生产实践中量得累积推进。在具体的落实上,又得充分把握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统一,深知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实现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分阶段、分步骤去完成,切不可因为其远大而觉得虚无缥缈就自动放弃。当前,我们阶段性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要在这个基础上,蹄疾步稳向共产主义奋进。总之,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要走向这个“历史的必由之路”,全体党员应自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定信念,踔厉奋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从终极价值上,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阶段性发展中曲折前进。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客观现实。所以,在现在的国情下,我们想一蹴而就实现共产主义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一种离谱想法。更何况,目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各种不确定因素频出,多元化思潮不断冲击我国社会主流价值,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巨大。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并存,每次考验和每种危险都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在考验和危险面前,惟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将共产主义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自觉追求,才能在现实的博弈中站稳脚跟。这是一种对共产主义理想终究会实现的执着信念,相信这一远大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也因其符合人的发展本质性,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和方向,举旗定向、奋勇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6]17-18这种理论和历史逻辑的统一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不懈奋斗,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铺垫现实基础。

从思想源泉上,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种科学性和真理性需在不断自我革新中彰显。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2]443在社会形态演进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具备中国发展的独具特色,另一方面秉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3]118综而言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全面辩证把握其基本逻辑,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从发展成就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选择的人民性和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从救亡图存到富国强国,将中华民族从民不聊生到国泰民安,从满目疮痍到民族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下,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夺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民生建设,造福人民群众,提供了制度保障;[14]3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篇章,我们以改革开放赶上世界的发展,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以坚强的意志力和果断的执行力,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推动诸多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这条道路是可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坚持道路的正确性,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从制度比较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印证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提振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起,经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灭亡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极端论调不绝于耳,冲击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信心。曾几何时,美国历史学家福山抛出了“历史终结论”,认为“19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宪法通过两百周年,共产主义最终瓦解,成为世界历史上的大事。”[15]47他又说道:“共产主义政权虽然仍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但不再是一种具有活力、充满吸引力的理念了。”[15]57在这段时期,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发展前途被质疑甚至被无情唾弃。在暴风雨中,中国共产党处变不惊,稳住阵脚,坚定正确方向和发展道路,用铁一般的事实向全世界印证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正如邓小平所说:“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6]346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迅速发展,从在世界之林中站稳阵脚,到成为可以影响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我们一方面守住本民族的根和魂,另一方面注重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结合中走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乎规律性和科学性,取得伟大的中国式成就,给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信心,也为正在寻找发展道路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新模式,这就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二、情感维度:激发理想信念的内生作用

情感作为社会意识,是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环境中产生的主观情愫,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理想信念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思想观念,是个人或组织的情感体系中的支柱。在百年历史中,为实现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形成了独特的情感逻辑体系,彰显并有利于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

(一)增强信仰信念执着的“驱动力”

信仰信念是一种精神情感、意识观念的理性表达。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自觉中筑牢自己的精神防线,升华精神情感,历练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从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内心的精神驱动力贯穿于党的发展壮大始终,这源于对中华民族必将有美好未来的情感认同。

在“站起来”的革命事业中,发扬牺牲精神,坚定革命必将胜利的认同。在革命年代,为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信仰转化为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骨气为无数革命烈士舍生取义的动力之源和精神支撐。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各种威逼利诱,试图从情感上突破他的防线,使其背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他坚定地喊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17]141坚定的信仰支撑下,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决不会背叛革命和自己的同志,这就是革命者的精神境界。中国革命艰难中曲折前进,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18]65毛泽东用他的一生践行坚定信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引领中国革命夺取胜利,中国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富起来”的建设发展事业中,发扬创造精神,坚定事业必定成功的认同。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全新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和科研基础薄弱,资金、设备极端困难。一大批信念坚定的先锋战士冲在国家稳定和建设的主阵地。经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呈现在世人面前,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积累起发展经济的初步经验,打开了从衰弱走向富强的通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总结经验教训,守正创新中推进发展。这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领导人民取得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成为推进富起来的精神助推器。

在“强起来”的新时代征程中,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民族必定复兴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面临一系列时代之问,破解时代现实问题、难题需要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而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人的行为动力系统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内驱力,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为共产党人在追梦路上提供不竭动力。特别是,“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4]327在大风大浪面前,共产党人要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必须要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只有充分发挥理想信念内生驱动,调动精神自主的强大力量,筑起精神层面铜墙铁壁,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起来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二)激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动力”

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温度来自对人民的情感、幸福及命运的关切和求索。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党的实践活动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共通性。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心系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根本立场、最大立场,是最大价值取向、最大力量来源,蕴含最大正能量。[19]33中国共产党虽历经百年沧桑,然而从未改变初心,动摇立场,坚守为民本色,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大爱。

坚持心怀人民的立场,永葆赤子之情。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情。毛泽东一语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习近平也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0]16中国共产党从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9800多万,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与坚定跟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依靠人民促发展,充分发挥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最深厚的党民情谊。我党也在人民的支持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坚持一心为民的情怀,增强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都是以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坚持人民至上”是一切行动的根本指向。也就是说,坚持真正为民着想,真正为为民谋实际利益,站稳人民立场是一切工作的首要出发点。正是因为秉承这份纯洁的初心,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没有偏离行动方向,才能一步步稳打稳走到现在。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我们更要增强使命担当,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坚守一心为民的情怀,赢得人民最真心的拥护。只有守护好这份情感根基,才能继续无往不胜。

坚持与民共享的初衷,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想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16]36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思考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得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1]543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胡锦涛指出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22]29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发展方向,并强调:“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3]由此可得,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拥有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的双向优势。实现共同富裕的对象指向性很明确,目标导向性也很清晰,路径通达性也很宽达。在为民的价值导向下,中国共产党深刻明白物质是精神的强大保障,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经济发展目标,用丰厚的物质保障为基础,才能符合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共同富裕作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党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坚定信念,向着这个目标拼搏奋斗。

(三)保持永远奋斗的“持久力”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可以松松劲,停下脚步,有的甚至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困难与矛盾增多,产生了畏难情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懈怠是最大的危险,奋斗的征程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于是,全体党员要更加振奋精神,努力进取,牢固树立“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姿态。

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增强克服精神懈怠的信心。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高贵的精神品格。一代又一代的党员面对各种困难挑战,不计较个人得失,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空前复杂,面对风险挑战空前严峻,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伟大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更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去,危急关头冲得上去,在风险面前定得起来,敢闯敢拼,敢抓敢管,敢作敢为,牢固树立担当善为精神和事业心,时刻牢记使命和职责,就能够增进干事创业的激情,保持继续前行的信心。

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增强克服精神懈怠的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20]54“三个伟大”的重大论述,深刻阐释了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当今,风险和挑战并存,不放弃、不畏缩、不止步,是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现实要求。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任何事情的艰与难,都取决于对事业的价值追求,并且落实在具体实践中,在实际行动中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和能力。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能力,在一点一滴积累中,在一项项任务的实现中,一个个困难的克服中,不断历练自我,提升本领,丰富经验,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雄心,才能保持继续奋斗的强大动力,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继续前行。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增强克服精神懈怠的恒心。新时代,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幻莫测,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不断增多,这些都提醒着全体共产党员,事业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产生畏缩心志和畏难情绪,更要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和消极怠政、不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接续奋斗,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久久为功的韧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保持永不停息的恒心。

三、实践维度:坚守理想信念的行动逻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2]从“是什么、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着手,以行动逻辑坚守和践行理想信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开放和包容的胸怀格局,而不是一种僵化封闭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改造自我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从多方面狠下功夫筑牢理想信念的城墙。

(一)真学真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9-10这要求我们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理论的彻底性就是要将科学理论讲透讲活,以精神力量感化人,促发人的精神内力,从而促进人的行为自觉,主动投入相应实践中,推动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这就是理想信念现实力转化的重要体现。科学理论的作用发挥,最重要落实到怎么用的实践层面上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工作实效。

读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这是信念信仰坚定的理论根基,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意志坚定。无论时局多么困难,共产党人始终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强大的信念迸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前行。在新时代,读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党人继续获得精神和行动自觉的思想武器。共产党人要扎扎实实学原文,悟原理,感受马克思主义原汁原味的真理性。要抓住时机,全身心投入,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弄通马克思主义精髓,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涵养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素养和理论修养。

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命力之源。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变化了的实际相结合,在变化的形势中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理论的每一次飞跃,都体现了实践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实践历程,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遵循。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在具体实践中融会贯通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掌握理论的核心本质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想全局,在具体实践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保持高度理论自觉自信。

全面系统学习,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受思想伟力,促成实践效力。新时代共产党员在应对时代变幻风云,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中,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懂弄通是学习理论的第一步,要学得透彻,想得明白,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思想认识的提升;紧接着就是学而后用,这是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就是将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从理论-实践的过程,再在实践中得出结论,进一步提升对理论的抽象理解,实践-理论的思想境界的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前进,这是一种思想力量转化为实践效能的根本渠道。

(二)刀刃向内:在自我革命的党性修养上下功夫

从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自我革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法宝,是我党跳出“历史周期律”、长期执政的又一答案。习近平總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3]14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精神上的自觉醒悟,行动上的自主刮骨,保持健康的肌体,修炼本领以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除了战胜前进道路外在的重重障碍,党的自身发展也常有顽疾,需要时时与之斗争,革除旧弊,完善自身,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先进本质。

党的自我革命与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高度内在统一性。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反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推动党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系列伟大成就,在实践中彰显其巨大价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交织,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为进一步保持党的战斗力、凝聚力,需一以贯之秉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筑牢理想信念自我防护墙。

自我革命意味着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境界。消除一切伤害党自身的精神病毒、思想杂陈,补足共产党员精神之钙就需要自我革命。如今,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9800多万党员,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又必须管好,这事关14亿多中国人民的幸福,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从理论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发挥科学精神的巨大力量,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融入党的自我革命全过程。在实践层面,深刻明白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实践进程,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时至今日,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内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整体发展的毒瘤,需要有“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坚定意志,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净化社会风气,实现党的建设新局面,并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稳步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人民至上: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下功夫

中国共产党因民而生,因民而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呐喊,浴血奋战。一百多年来,我党历经种种磨难,克服万千艰险,于绝处逢生,而迎难而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支撑。走群众路线是不能偏离的政治信念,因此,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刻认识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党追求的远大理想的价值旨归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为民的初心使命。

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民生实际需求。中国共产党始终要向着人民想往的美好生活方向奋斗,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共建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落在实际行动上。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疫情,消除了绝对贫困局面,取得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内外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颇多,对我国的发展来说存在巨大挑战。如某些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干涉、对中国统一大业的各种阻挠,对中国经济政治正常秩序的挑衅,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形象的扭曲等,都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没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破除各种挑战,赢得主动。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夙夜在公,执政为民,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旨归。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3]46历史也充分表明,能否赢得人心是决定一个政党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工人运动,最大的目标就是民族独立和苦难中的人民解放。在革命斗争中,坚持土地革命,为人民谋生存之最基本生存资料,革命胜利后,通过建设、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因为一心为民着想,尽心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的广泛信任,获得人民的坚定支持,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回望过去,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下,我们得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眺望未来,我们要谋划如何继续成功。在现实的发展和未来的导向下,新时代全体党员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具体工作中以身作则,立足岗位为民办实事,在干事创业中发挥党联系人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成为新常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參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

[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马列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4]杨宏,楚文舒.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成就和经验[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24-35+47.

[15][美]佛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M].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方志敏全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18]毛泽东.毛泽东年谱(上卷)(1893—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孙春鹏,钱周伟.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主旨意蕴及现实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29-36.

[2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22]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23]习近平.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N].人民日报,2015-10-31.

[ 责任编辑 ]王立国

Theory, Emotion and Practice: the Logical Approach of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Firming Their Ideal and Belief in the New Era

RAO Huaping1,SUN Bin2

(1.School of Marxism,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Jiangxi 343009 China;

2.School of Marxism,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Jiangxi, 341000,China)

Abstract:To firm the Communists' ideals and beliefs is the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20th National Congress.In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theory、emotion and practice  can building th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ideal and fait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constantly consolidated to ensure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in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the emotional identity is enhanced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Driving force”, “Internal motive force” and“Lasting force”; in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focus on“Practical work, self-revolution, service for the people” three-pronged efforts.

Keywords:Communist Party members;ideals and beliefs; logical approach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以习近平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从严治团:把理想信念挺在前面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