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华成5183 的选育与应用

2023-08-11 04:52路冠军刘飞
园艺与种苗 2023年7期
关键词:华成中感济麦

路冠军,刘飞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华成5183 由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2010 年以山农05-66 为母本、淮麦0454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分蘖力较强,结实性好,产量结构协调,抗赤霉病、白粉病,耐肥抗倒,易于栽培,适宜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中等以上肥力条件的田块种植。2021 年1 月该品种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10。目前该品种已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1 选育过程

2010 年采集黄淮南片区试品系山农05-66 为母本,该品系高产、稳产、株型紧凑,综合性状好、成熟落黄佳。用高产抗病、抗倒春寒好、抗赤霉病的淮麦0454 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两品系可以做到部分优势互补,组合号为10(193)。

2010 年夏天配置组合、收获种植67 粒。2010 年F1编号:10(193)。

2010—2011 年种植F1代:表现出成穗多、结实性好、株型好,杂种优势强,2011 年小麦田间赤霉病发生较重,该组合赤霉病未发现病穗。

2011—2012 年F2代:稀播种植2 129 株。分离选择单株半冬性偏冬为主,该组合未发现白粉病和其他病害。室内考种决选35 个穗系。

2012—2013 年F3代:种植35 个株系。10(193)/16 系表现优异,室内考种决选2 株。

2013—2014 年F4代:种植2 株,10(193)/16-2 系表现优异、田间表现抗锈病,室内考种决选2 株。

2014—2015 年F5代:种植2 个株系,10(193)/16-2-1系表现优异,室内考种根据分蘖力强、综合性状突出、籽粒商品性好、千粒重高的株系决选2 株,并将该系混收脱粒参加所内品比试验。

2015—2016 年F6代:种植2 个株系,10(193)/16-2-1-1系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直立,叶色黄绿;分蘖整齐均匀;株高77 cm 左右,株型紧凑,植株整齐,落黄好,中熟;田间表现综合抗性好,其中赤霉病极轻,表现中抗-中感,白粉病很轻,表现中感-中抗,未发现纹枯病。室内考种根据籽粒重量、种皮光泽、饱满度决选3 株,将该系混收脱粒以华成5183 参加安徽省品比试验。

2 系谱选育过程

华成5183 系谱选育过程见图1、图2。

图1 华成5183 系谱图

图2 华成5183 选育过程

3 特征特性

华成5183 半冬性,全生育期223.6 d,较对照济麦22早熟1.9 d。幼苗直立,叶色黄绿,叶片较宽大,分蘖成穗率中等。越冬期抗寒性较好,春季返青拔节较快,抗倒春寒能力较好。株高78~85 cm,株型半紧凑,旗叶短宽、上举,穗层较整齐,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好,茎秆有少量腊粉,后期耐旱能力较强,抗干热风,抗青干,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籽粒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1.5%。产量三要素平均为:穗数640.5 万穗/hm2、穗粒数37.9 粒、千粒重44.2 g。结实性好,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4 产量表现

4.1 多点鉴定及品比试验

2015—2016 年在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内组织品比试验中,7 个试验点平均产量8 527.5 kg/hm2,比对照济麦22 增产7.18%,增产效果显著。

4.2 省级中间试验

2016—2017 年参加安徽省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8 853 kg/hm2,较对照济麦22 增产3.94%,组内位次第9位,总排名第43 位。稳定性较好,7 个试验点汇总,6 个试验点增产,增幅为4.19%~8.20%,1 个试验点减产7.99%。

2017—2018 年度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6 964.5 kg/hm2,较对照济麦22 增产6.77%,差异极显著,居B 组第7 位。9 个试验点汇总,7 个试验点增产。

2018—2019 年度安徽省区试(表1)平均产量9 609.4 kg/hm2,较对照济麦22 增产6.66%,差异极显著,居B 组第6 位。10 个试验点汇总,10 个试验点增产。

表1 2018—2019 年安徽省区试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度安徽省生产试验(表2)平均产量8 377.2 kg/hm2,较对照济麦22 增产4.48%,居半冬性第6组第3 位。9 个试验点汇总,9 个试验点增产。

表2 2019—2020 年安徽省级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华成5183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济麦22 增产6.38%,产量达标试点率90%,1 年生产试验8 个试验点汇总,8 个试验点增产,增产点率100%。20 个区试点中有17 个试点增产,最高增幅达18.1%;产量在10 500 kg/hm2以上的试点有1 个点次;产量在6 750 kg/hm2以上的试点15 个点次,占试点总数的75%;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的试点有13 个点次,占试点总数的65%。试验结果说明,华成5183 产量水平一般可稳定在7 500 kg/hm2以上,高产田块产量可达10 500 kg/hm2以上。

5 品质

2018/2019 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5/827 g/L,粗蛋白(干基)13.47%/12.92%,湿面筋(以14%水分计)31.4%/29.2%,吸水量59.4/56.8 mL/100 g,稳定时间7.2/8.3 min,最大拉伸阻力380/376 EU,拉伸面积72/65 cm2,中筋。

6 抗性

2018/2019 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抗性鉴定结果:中感/中感赤霉病3.4MS/3.4MS;中抗/中抗白粉病3MR/3MR;中感/感纹枯病34MS/45S。田间综合表现抗白粉病和叶锈病,耐赤霉病。

7 适应范围及栽培要点

7.1 适应范围

华成5183 为冬性,中晚熟,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适宜在安徽淮北、沿淮地区种植,具有高产潜力,产量可达9 000~11 250 kg/hm2。

7.2 栽培要点

7.2.1 施足基肥。生产时施纯氮195 kg/hm2,其中基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7∶3;五氧化二磷90~120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120~150 kg/hm2应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腊肥及返青肥要根据苗情适当施用。后期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保粒数、增粒重。田间沟系和灌溉条件要配套,防止旱涝灾害,保障小麦正常生长成熟、增产增收。

7.2.2 播期和播量。淮北及沿淮地区适宜播期为10 月5日至11 月10 日,基本苗210 万~330 万苗/hm2,实行机条播,行距20~25 cm,播深3~5 cm。切忌过早及大播量播种,避免群体过大形成旺长苗,造成麦苗素质整体下降、形成冻害、成穗数下降以及后期倒伏等现象,从而不利于小麦高产潜力发挥。迟播应适当增加播量,确保有一定数量的基础群体。

7.2.3 灌足越冬水。在冬前灌足越冬水,既可保障幼苗安全越冬,又可预防倒春寒冻害和小麦中后期干旱。

7.2.4 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冬前及早春应及时防治田间杂草;2 月底、3 月初应做好纹枯病的防治工作;中后期适时做好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及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间应使用粉锈宁、氰烯菌酯等药剂防治锈病和赤霉病。

7.2.5 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在小麦成熟期要及时收获,避免天气、病虫害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确保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华成中感济麦
多抗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49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研究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
跟着师傅学说话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的越年冷藏保护试验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当访民成为“信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