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陷阱”,甜味剂争议再起

2023-08-11 02:49李亚丽
看世界 2023年13期
关键词:营养型乙酸酯代糖

李亚丽

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Use of non-sugar Sweeteners:WHO guideline)。指南特别提到,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此言一出,随即引发热议,毕竟以各种非糖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食品饮料,因其热量相对较低的属性,近年来已成为都市生活健康标配。曾经一度被指控“无糖”是个“陷阱”的言论,也在大小研究佐证之后,被逐渐搁浅,使人们愈发相信其安全、健康的功能。

然而,作为“安全标杆”,世卫组织的新指南不得不引起警示,是否甜味剂真的不如天然糖?又或者,甜味劑终究还是噱头呢?

甜味剂不止于“甜”

曾经,“无糖”被诟病为“消费陷阱”,而事实上,其功能属性确实存在。

市场上的“无糖”“低糖”饮料,大多使用的是代糖。根据中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液体食品中的含糖量只要小于5g/L,即可在包装上标注无糖—所以许多产品只需使用非常少量的代糖,就能实现和天然糖同等甚至更高的甜度。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无糖饮料虽然很甜,但热量却非常低的原因。比如,一听330毫升的有糖可口可乐含糖量(果糖和蔗糖)大概是33克,而一罐330毫升零度可乐的代糖阿斯巴甜,其使用量只需大约167.5微克。

不管是天然糖还是代糖,都属于甜味剂,这都是我们今天争议的重点。要理解不同甜味剂的使用场景,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种类划分。目前,甜味剂可按照3种方式进行划分。首先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糖类甜味剂是可以作为一般食品或营养素的日常用“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而非糖类甜味剂,则需以食品添加剂的角色进行添加管理,常见的有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而非糖甜味剂也是世卫组织这份新指南中特别指向的品类。

第二种方式是按照营养价值差异,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当甜味剂的甜度达到蔗糖程度,而其产生的热量高于蔗糖的2%时,为营养型甜味剂,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醇等;当低于蔗糖产生热量的2%时,则为非营养型甜味剂,所以非营养型甜味剂的热量更低,比如糖精钠、甜蜜素等—中国仅允许部分非营养型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第三种是按照其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本身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从天然原料中加工提取获得,包括糖醇类的甘露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等,和非糖醇类的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是指具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的合成化学物质,常见的包括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在我们日常所见的饮品、酸奶以及焙烤食物中,都会常常见到不同种类的甜味剂。理论上来说,相比之下,非糖类甜味剂对体重更友好,因此被认为更符合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于是也在市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人们可能忽视了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需要警惕的“甜蜜陷阱”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量或长期使用甜味剂,可能存在一些“甜蜜陷阱”。

2023年5月29日,根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最新研究,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食用后,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三氯蔗糖-6-乙酸酯。体外实验显示,三氯蔗糖-6-乙酸酯会破坏人类血细胞DNA,诱导DNA链断裂,并且对肠道壁造成破坏,甚至增加与炎症、氧化应激和癌症相关的基因表达。

摄入较多的人造甜味剂,与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联系。

在合理范围内,食用非糖甜味剂是安全的。

市面上出售的三氯蔗糖代糖

关于三氯蔗糖-6-乙酸酯,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所有基因毒性物质的毒理学研究,其阈值为每人每天0.15微克。而研究显示,每天一杯三氯蔗糖加糖饮料中的三氯蔗糖-6-乙酸酯,就超过了这一阈值,这甚至还不包括食用三氯蔗糖后,代谢产生的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量。

另外,法国国立卫生与医学研究所近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甜味剂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研究始于2009年,对10.3万名男女受试者进行了近10年的追踪:近四成的受试者称,他们经常食用人造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安赛蜜钾。

在研究期间,发生了1500多例心脏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中风、严重胸闷或疼痛(心绞痛)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的人造甜味剂,与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联系。

2023年2月,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1157名经过心脏病风险评估、有3年数据的人群中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团队观察到,在三年随访中,多种人工甜味剂的化合物水平,与研究对象未来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有关。

这一相关性在独立阵列研究中得到证实。该阵列研究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选择性心脏评估。团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全血或血小板中的人工甜味剂,导致了血栓形成加速,这在动物模型研究中得到了确认。

虽然现有研究证据还相对有限,但初步看来,若是不当使用,人们原本想要通过甜味剂实现“相对健康”的诉求,就难以实现,甚至会引来更大的健康问题。

到叫停非糖甜味剂的时候了吗?

既然如此,是不是说非糖甜味剂就该被叫停使用呢?或如许多人争议所说,回归天然糖?

并非如此。

首先,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该指南的误读。因为世卫组织是指,“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而并不是说,要停用非糖甜味剂。

根据世卫组织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长期益处;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也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也就是说,其是在强调,从长期来看,非糖甜味剂无益于控制体重或者预防疾病,但并未否定其短期或者适量使用的功效。

另外,大量的现有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食用非糖甜味剂是安全的,各国政府也批准其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非营养型甜味剂不参与人体代谢,也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目前相关证据还不足以得出会产生健康危害的结论。

同时,所有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是经过了相应的安全性评估,可以认为,只要按照规定范围和剂量添加,是健康无害的。

总结来看,对待甜味剂,只要不是大量或者长期食用,适当食用无须恐慌。真要比起来,单纯喝纯净水、吃粮食,或许最健康。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营养型乙酸酯代糖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天然代糖或成饮料行业未来趋势
控糖战争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控糖,没那么简单
不同营养型水库对鳙形态性状和风味物质的影响
营养型乳制品发展的六大趋势
更 正
国家营养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关于“无糖”的谣言
超声波强化制备高取代度大米淀粉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