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临床观察

2023-08-12 07:23曹正培何金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腰骶部劳损腰部

曹正培 王 玲 何金莲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韧带等组织发生慢性损伤,西医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用药时间过长,易引发药物依赖[1,2]。中医认为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属于中医学“痹证”“筋伤”的范畴,主要病机是经筋失于濡养,加之慢性、反复的损伤;临床治疗应以祛湿通痹、疏经通络为主[3]。中药贴敷是中医特色疗法,采用中药外敷于患者穴位或体表处,以达到解热清毒、活血化瘀的目的。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在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中,应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 例;年龄36~69 岁,平均年龄(50.89±3.2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56±0.34)年。对照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36~68 岁,平均年龄(50.92±3.26)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59±0.3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2)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腰骶部肌肉劳损诊断标准;(3)年龄≥18 岁;(4)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2)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腰背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行飞燕式训练,即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双臂后伸置于两侧,保持腹部紧贴床面,两腿伸直,指导患者双上肢、双下肢和头部同时用力向上抬起,呈飞燕状,坚持5 s,放松3~5 s,每组20 个;指导患者行拱桥式训练,即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保持双腿屈曲,以头部、双肘、双足为支撑点,用力抬高臀部呈拱桥状,坚持6 s,放松3~5 s,每组20 个;指导患者行腰部前屈后伸运动,即完成上述2 个运动后,协助患者下床站立,两手支撑腰部,将腰部充分前屈、后伸各5 次,每次5~10 min,每天2 次。持续锻炼2 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药贴敷疗法:(1)中药方剂组成:当归40 g,红花30 g,三七粉8 g,木瓜20 g,延胡索20 g,没药20 g,续断片40 g,鸡血藤20 g,制作成贴敷膏药。(2)操作方法: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将膏药外敷于患处,采用胶带粘贴固定,每次3 h,每天1次。共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比较2 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1)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无腰部疼痛,腰椎活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腰部疼痛感较轻,天气变化、劳累时有轻度影响,腰椎活动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有效:腰部疼痛较治疗前有所缓解,腰椎活动轻度受限;无效:患者腰部疼痛等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价患者疼痛情况,以数字0~10表示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为重度疼痛。(3)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从行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10个维度评价患者腰部功能情况,采用0~5分计分法,总分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4)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8 个维度,共36 个条目,最高评分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SF-36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VAS、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治疗前、后VAS、ODI、SF-36评分比较 (± s,分)

表1 2组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治疗前、后VAS、ODI、SF-36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9 39 VAS ODI治疗前6.44±1.23 6.41±1.20 0.109 0.914治疗后3.65±0.34 2.57±0.25 15.982 0治疗前26.78±2.45 26.52±2.40 0.473 0.637治疗后15.89±2.37 8.95±2.35 12.986 0 SF-36治疗前59.86±5.34 59.92±5.38 0.049 0.961治疗后65.83±5.42 72.95±5.46 5.780 0

2.2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与长期弯腰用力、姿势不当等相关,加之寒湿阻络、肾气亏虚,引起腰骶部的弥漫性疼痛,导致患者身心痛苦、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常规治疗多是药物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有利于腰部功能的恢复。但多数患者年龄偏大,且受工作繁忙等因素影响,难以长期坚持,常出现训练强度不够、动作不规范等情况,训练效果不理想。

中药贴敷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让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直达病灶,从而达到疏经通络、散寒化瘀的目的[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VAS、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贴敷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骶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所用的中药贴敷方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红花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没药具有散血祛瘀、止痛之效,川续断在强筋骨、调血脉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9,10];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同时,延胡索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没药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激发皮下组织和微循环系统的修复和调节功能,使受损的软组织功能恢复。

中药贴敷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惠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药物可通过皮肤可直达病灶,不仅能激发人体调节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疼痛,还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进而改善腰部功能,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贴敷疗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骶部肌肉劳损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增强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猜你喜欢
腰骶部劳损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