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辨析*

2023-08-12 02:20谢良琴温盛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心电图胎儿孕妇

张 燕,谢良琴,阳 亮,温盛龙,刘 萍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功能科,江西赣州 341000

孕妇是一类特殊群体,整个妊娠期间其生理状态发生的变化较大,胎儿在子宫中生长发育迅速,母体耗氧量会增加,从而减少了氧储备量,增加了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心肌负荷较重。同时孕期神经、体液因素变化同样会导致孕妇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的概率较高[1]。妊娠期心功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孕妇在妊娠期行常规产检可及时发现心功能的变化并做好预防,以免威胁胎儿生命[2]。目前,临床主要用常规心电图观察产妇心脏功能指标,不同年龄段、孕周孕妇的心电图ST-T段变化均不同[3]。为了解心电图ST-T变化与妊娠期女性的关系,本研究观察了孕妇与非孕妇的心电图ST-T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本院)收治的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观察组)及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1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年龄21~30岁,平均(26.32±5.42)岁;体质量为58.25~70.22 kg,平均(63.25±2.35)kg。对照组年龄21~31岁,平均(26.31±5.42)岁;体质量为57.95~70.05 kg,平均(63.11±2.20)kg。两组研究对象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两组研究对象均经专业检查确定;(2)年龄<35岁。排除标准:(1)不愿配合者;(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采用麦迪克斯心电工作系统记录常规心电图,走纸速度25 mm/s,增益10 mm/mV,导联自动分析基线稳定、图像清晰,人工做好测量。ST-T改变的诊断标准为PR间期正常,QPS波群形态及时限正常,ST-T下移≥0.15 mv,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全部研究对象取平卧位,检查前休息10 min,保持平稳情绪,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做好描记,检测前计量部门负责校准。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变检测结果,主要包含:短PR间期、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期前收缩。(2)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电图ST-T情况,主要包含: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及以上、T波倒置。(3)对观察组不同ST结果的孕妇随访结果进行观察,主要包括:早产、低体质量儿、流产或死胎、胎儿宫内窘迫。(4)对观察组不同妊娠时期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主要包括:早产、低体质量儿、流产或死胎、胎儿宫内窘迫。

2 结 果

2.1两组心电图结果比较 观察组ST-T改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结果比较[n(%)]

2.2两组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比较 ST-T改变主要表现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T波倒置。观察组ST-T改变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ST-T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观察组ST-T正常与ST-T异常孕妇随访情况 ST-T正常孕妇的早产、低体质量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ST-T异常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ST-T正常与ST-T异常孕妇随访结果[n(%)]

2.4观察组不同妊娠时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不同妊娠时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 论

ST-T变化在心电图中十分常见,遇到ST-T病变者,需严格结合症状才能准确判断原因。日常生活中,同样会有部分人员因为劳累心前区出现心慌、疼痛症状,其余检查全部正常,心电图检查仅呈现T波低平,甚至合并部分ST段下移,针对这类问题的ST-T变化,临床诊断难度较高,关于诊断的意见较多,治疗难度较大,受检者会存在心理压力[4]。异常心电图改变中,ST-T改变与心脏器质性疾病相关,病死率较高。有研究发现,ST段可清晰呈现心室早期复极化缓解,T波可清晰显现心室晚期复极变化,心脏器质性疾病改变等原因均会导致产妇产生ST-T变化[5]。女性妊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怀孕开始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子宫逐渐增大、腹压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受损,使ST段和T波发生改变,动态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可尽早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6]。心电图检查经济、方便、快速、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妊娠期妇女每个阶段的心电图检查,明确有无ST-T改变,有效预测孕妇心脏负荷及胎儿健康状态。

怀孕6周起,母体血容量增多,心排出量迅速,32周后会以45%速度增长,无形中对心脏造成负担过大,为适应早期妊娠生理变化,人体内分泌与神经系统均会发生变化,部分孕妇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等[7]。妊娠早期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脏交感、迷走神经活动相关。这些因素均会导致妊娠早期产妇心电图ST-T改变。妊娠早期出现的ST-T改变属于原发性ST-T改变,是功能性改变,与器质性心脏无关。既往临床研究显示,妊娠期心率变快,心肌收缩力变强,心排出量与血容量增加,降低外周阻力,满足胎儿代谢条件,整个妊娠阶段人体心功能处于亢进状态,主要是因妊娠胎盘、孕期卵巢会出现过多的甾体激素,可舒张血管,使心脏变得兴奋,妊娠期会增加醛固酮,心脏做功量会增大[8]。目前,临床表示妊娠晚期心电图出现异常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妊娠晚期女性情绪极易不稳定,产妇的负面情绪一定程度来自自主神经紊乱,因为自主神经紊乱会使交感神经更加兴奋,孕妇会出现心动过速[9-10]。(2)孕妇血容量与孕周长短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孕周越长血容量越大,特别是孕妇子宫受到胎儿的压迫,使得孕妇身处高动力血液循环状态,心率加快,易导致心律失常[11-12]。(3)妊娠晚期,孕妇子宫会明显变大,容易因心脏移位、体型肥胖导致导联低电压,使得心电图出现问题;孕妇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率加快、房室结传导速度加快,短P-R间期易出现问题;孕妇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心室搏动频率加快表现,直接会导致ST段发生变化[13]。妊娠晚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妊娠阶段显著特征。应及时开展吸氧治疗,但因人体对缺氧比较敏感,部分孕妇吸氧期间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容易诱发ST-T变化。工作人员应仔细观察产妇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持续观察到妊娠晚期。

妊娠晚期女性,在神经激素的刺激下,孕妇心率会加快,血容量上升,心脏负荷较大,易导致妊娠晚期女性心肌供血减少。晚期子宫体积的增加,抬高膈肌,易使女性心脏左上移位,主动脉血管受到挤压后会扭曲,使心肌缺氧更为严重。有研究发现,妊娠期女性心电图出现异常以PR间期变短、窦性心律过速、ST-T改变[14]。本研究中,观察组PR间期缩短、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检出率较高。这表明妊娠晚期女性心电图容易出现异常改变,猜测与妊娠晚期生理功能的特殊性相关,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是PR间期变短、ST-T改变为主,孕检时应高度关注,清晰呈现女性心脏功能改变。观察组产妇ST-T心电图形态变化具体体现在ST段水平、T波倒置方面等。ST-T段水平、ST段压低通常是产妇存在心绞痛或冠状动脉供血低下等。有研究发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会引起心电图ST段压低,缺血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会显著上升,表明存在心肌缺血[15]。

本研究中,观察组ST-T改变在ST段水平、ST段压低≥0.05 mV构成比明显较高。这表明妊娠晚期ST-T改变产妇心电图导联会出现ST段水平较低,ST-T改变检查方面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ST-T正常的孕妇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较低。这说明ST-T改变的晚期妊娠女性妊娠结局良好,ST-T心电图异常改变在产后可迅速恢复正常。有研究认为,妊娠女性心电图ST-T改变,可能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因为怀孕后雌激素水平上升,新陈代谢较强,能够强化交感神经活性,心肌受神经张力干扰会出现缺氧问题,导致心电图发生转变[16]。妊娠中晚期心电图ST-T改变,表明心功能亢进,心肌血氧不足,经长期随访发现,胎儿健康基本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这是由于分娩后多种激素水平回落,一般在产后2~3个月会恢复。这也从侧面表明妊娠晚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妊娠期女性心电图ST-T段改变和孕周相关,妊娠晚期ST-T段改变发生率过高,需采取科学的方式做好防治,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猜你喜欢
心电图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