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诗歌教学资源,培养审美情趣

2023-08-13 03:44江苏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223001朱春艳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13期
关键词:童真童趣尝试

江苏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223001) 朱春艳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品运用意象构筑了唯美的意境,而且讲究韵律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赏析诗歌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统编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具有童趣的儿童诗和古诗词。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诗歌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赏析,使他们体会到蕴藏其中的童真童趣,进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水平。

一、品析文本,体验童真童趣

(一)鉴赏文本插图,大胆想象

统编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展现童真童趣,所编选的诗歌都体现了儿童的情感,同时还配备了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诗歌的情境。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文本鉴赏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先看看插图,根据插图大胆想象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再诵读作品,看看能否体会到作品的意境。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怎么都快乐》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信息。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异同点:“在每一幅图片中都有小朋友在玩耍,那么,他们的表情、动作等有什么异同吗?”学生很快发现了不同之处:“每一幅图中小朋友的数量不一样,他们玩的东西也不同,但是他们的脸上都有欢快的笑容。”教师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么,结合这些插图,你认为诗歌中会写些什么内容呢?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提出:“我觉得作者会写小朋友玩了什么东西,并且认为不管人多还是人少,玩游戏都让人感到快乐。”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读诗歌,看看作者所写的和自己想象的内容是否一致。最后,学生认为这首诗歌展现了充满童趣的玩耍场景,体现出游戏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如有学生说:“我在课外阅读中也读到了一些写儿童的诗歌。大多数诗歌都展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描写了儿童参与游戏活动的愉快场景。我也想创作这样的诗歌。比如,我可以写一写自己和同伴一起郊游的场景,写一写我们欣赏美景、坐过山车的场景,想象过山车飞到了天上,我仿佛触摸到了天上的云彩。”

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构筑充满童趣的诗歌鉴赏课堂,避免了直接对诗歌进行枯燥乏味的解读。这样,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展开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理解夸张手法,释放个性

儿童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满了想象力,常常运用夸张等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挖掘作品中特殊的词句,展开个性化解读,说说自己的理解是什么。这样能促使学生不受拘束地展开想象,充分体会诗歌的意蕴。

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庐山瀑布壮观的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首诗,并结合其中的夸张手法进行解读:“大家认为作者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瀑布,是否合适呢?大家可以调动五官,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角度来分析。”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个性化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这样的夸张手法展现了瀑布的水流很大,距离地面很远,我认为写得很好。”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可是,这句诗只写了瀑布的形貌,没有写它的声音。瀑布飞流直下,声音是轰隆隆的。”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一点展开辨析。学生在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必然是远远观看瀑布的,所以,没有听见声音,我觉得这是合理的。”学生解读的角度各不相同,看法也不一样,展现了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创作同类型的作品,会如何设计:“大家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夸张的手法,抒发自己在欣赏山水美景时的感受。”学生尝试创作:“我看见水流如同小精灵一般欢快地跳跃,水花如同灵巧的双手按动琴键,仿佛在地面上演奏着一首动人的歌曲。”这里,学生调动了视觉、听觉,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在随文读写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深入解读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的意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力,构筑充满童趣的空间,从而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二、设计活动,彰显童真童趣

(一)读,读出明快感

在教授诗歌的时候,教师可设计一些能体现童真童趣的活动。由于声音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感共鸣,所以有感染力的诵读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在诗歌的情感氛围中。教师可以组织配乐诵读活动,让学生用恰当的语气展现诗歌的意境。当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中,他们就能更好地感受诗歌。

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夜色》是一首具有童趣的儿童诗,描述了孩子害怕黑暗,但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自我,感受到了夜色的美好。教师设计配乐诵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神秘感的音乐,让学生进行诵读,并说说诗歌中“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学生说:“一开始的时候,‘我’胆子很小,但是爸爸带‘我’出去散步后,‘我’不害怕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诵读的时候,你觉得要如何调整语气语调,展现出‘我’的情感变化呢?”学生思考后说:“我觉得一开始可以读得缓慢一点,低沉一点,展现出‘我’害怕黑暗。后半段可以读得轻松、欢快一点,展现出‘我’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在一番讨论后,学生再次进行诵读,他们发现调整语气语调后能更好地展现诗歌的内容,体现诗歌的主题思想。学生围绕自己的诵读感受进行总结归纳:“我以前认为诵读的时候只要读得响亮、清楚就可以了,现在我才知道并非如此。我们还要在诵读中体现出作者的想法,展现人物的情感,要尝试将欢乐、悲哀、激动、愤怒等情感通过表情、声音展现出来。如欢乐的情感,可以读得快一点;悲哀的情感可以用哭腔,体现出哽咽的感觉;激动的情感可以用提高音量来表现。”

在声情并茂地诵读之后,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逐步读出了鲜明的节奏感,产生了吟诵诗歌的兴趣。这样,学生逐步体悟到诗歌的艺术性,从而在课外也能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二)讲,讲出画面感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他们进入作品中,体会作品的画面感,感受其中蕴藏的情感。教师可以设立学生讲堂,让大家各抒己见,围绕同一首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把握作品的意蕴。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咏柳》是一首具有想象力的诗歌,运用比喻等手法展现了柳树的姿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整体赏析,说说这首诗如何展现柳树的姿态,并尝试描述出诗歌的画面感。学生发现,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树的叶子比喻成“碧玉”,将春风比喻成“剪刀”。教师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说说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形容柳树。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柳树的特点就是树叶会随着风摆动起来,所以我觉得可以用人的头发来形容柳枝,这样会更为形象一些。”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碧玉’的比喻不太好,给人硬硬的感觉,柳枝应该是柔软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换一下。”学生不拘一格,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想法。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再现了柳枝飘荡的场景,并且用个性化的语言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体现了独创性。他们还尝试在自主创作中展现画面感,思考如何从听觉、嗅觉、视觉等多种不同的角度体现事物的特点。如有学生尝试创作:“我想将柳树比喻成一个有着柔顺头发的姑娘。柳树细细的枝干,就好像姑娘娉婷的身姿,随风摇曳的枝叶就好像姑娘的长发一般。”在这样的读写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并提升了审美创作能力。

在学生讲解诗歌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他们体会作品的画面感,但是不要用成人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想法,更不要规定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从儿童的视角思考,按照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感受作品,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蕴。

三、自主创作,表达童真童趣

(一)仿,对应结构

诗歌对学生的限制比较少,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童真童趣,同时也给了学生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尝试创作,用缤纷的文字表达童真童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并尝试模仿这种结构进行创作,使他们对押韵、节奏等获得初步感知。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结构,想想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小溪说”“小路说”等地方,思考其特点是什么。学生发现:“作者用的是‘总分总’的方法,先询问雷锋叔叔在哪里,再通过小溪、小路来回答,最后总结说只要是有爱心的地方,就有雷锋叔叔。”教师又让学生关注每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提醒他们注意押韵的问题。学生发现诗歌常常在最后一个字押韵,如“里”“棘”“觅”等都是押韵的字。在了解了诗歌的结构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写一下《老师,你在哪里》《爸爸,你在哪里》等,尝试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写进去,并在写作中注意体现出诗歌的结构特点。”如有学生创作了《老师,你在哪里》:“晨露说:清晨,他路过这里,急着准备讲义,踏着新长的青草。瞧,地上还有他的足迹,他匆匆去教室指导我们学习。”在模仿的基础上,教师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说说不同类型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如有学生提出:“叙事诗的结构和记叙文差不多,都要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但是叙事诗还要注意押韵的问题。抒情诗则可以用层层递进的结构,写出情感的不断升华。”

仿写是指模仿作品的结构和句式进行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诗歌片段,接着找出其结构特点,然后进行片段模仿,再逐渐拓展到模仿创作整首诗歌,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从结构入手,写出创意来。

(二)续,发散思维

在仿写的基础上,教师要增加创作难度,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续写,让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用文字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说说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续写,让他们尝试创作独具特色的诗歌。

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夜色》是一首非常有想象力的作品,作者展现了“我”的童真童趣,而且也体现了儿童常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展开续写活动。首先分析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然后回想自己的实际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趣事,又或者遇到了哪些心理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最后展开创造性写作活动。有学生展开想象,写了自己不敢一个人睡觉,害怕黑暗里会出现怪物,于是爸爸安慰自己,将变形金刚放在自己的枕头边,说能保护自己,在做梦的时候,他果然梦到变形金刚大战黑暗中的怪兽,保护了自己,让自己能安心地一个人睡觉的叙事诗。有学生在诗歌中写了自己的梦,并表示希望将梦变成现实:“在梦里,我坐上了宇宙飞船,遨游在蓝天碧海里,星星在我身边眨眼,诉说心曲。醒来后,我拿起书本沉思,我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总有一天,我真的能飞到天上去。”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童趣,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鼓励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看看谁的作品更有想象力。

在自主续写诗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发。教师再引导他们积极观察身边的事物,给他们提供创作诗歌的勇气和机会,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化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其个性,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能力。诵读、鉴赏并尝试创作诗歌,能使学生感受到蕴藏在作品中的童趣童真,并思考如何创作出同样特点的作品,进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猜你喜欢
童真童趣尝试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