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理论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2023-08-13 06:19刘鸿雁
新课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教师应教学活动

文| 刘鸿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教学活动。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其他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的魅力,从而拓宽学生认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一些学校的英语课时相对较少,初中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接触渠道少、文章阅读量少等原因,无法收到理想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图示理论是围绕某一主体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的基础理论,将其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改革中,可有效地将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进行有机融合,以完善的教学活动与内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图示理论的具体含义、基于图示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重点与措施展开探讨。

一、图示理论的含义

图示理论认为人脑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结构属于“知识”储备范畴,而“图示”可通过连接感知和概念,具象化这一抽象的内容,进一步加深知识印象,从而提升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常用于阅读教学活动中。

相关研究学者将图示理论分为形式图示、内容图示、语言图示三类,其中形式图示是指文章阅读者对文章的语言构成、题材等的了解程度;内容图示是指文章阅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意识及创作背景等的了解程度;语言图示是指阅读者对文章语言的掌握程度。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可帮助阅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阅读文章。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因此,创建语言图示为图示理论教学的重点,而内容图示可帮助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理清脉络,了解文章主题,并以此为依据,探索文章细节,此外,内容图示还能进一步引导阅读者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理解。而当掌握了相对较多的“内容图示”信息时,则可通过充分调动此信息,全面、深入地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在含义。

二、基于图示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重点

(一)完善教学目标

图示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初中英语阅读文章,并完成知识积累与运用的教学目标。对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图示理论教学涉及的范围,从各个角度出发,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一个完善、可完成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整合当前既有的英语知识,理解阅读文章中的基本信息与主体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判断文章作业的价值意义、文章态度、情感表达、最终意图以及文章的文体、组织结构和单词等。其次,图示理论还可通过承上启下等原则,推断语篇含义,了解文章情感表达的语言技巧,而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后以自身的理解与所学知识阐述文章的看法与理解。最后,图示理论可以帮助阅读者快速梳理阅读文章的主体结构,明确其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基于图示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应先建立和完善明确的教学目标:(1)增加学生英语短语、词汇、语法等积累;(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对初中英语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3)丰富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学创作知识背景、风土人情以及天文地理、音乐、体育等相关知识。

(二)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

在正式开展基于图示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先设计科学、系统、合理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夯实既有的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利用图示理论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并为此提供所阅读文章的一系列文化信息(如文化背景、创作背景等)。学生应在文章阅读中深入探究阅读文章的主题与作者分享的事情。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的同时,改善学生的知识误区和激活学生的兴趣爱好。

随后,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形式图示的认知,使学生通过所读文章的题材、结构等相关信息对所读文章先有一个大致了解。如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题目分析,明确所读文章的重点与方向,再仔细研读文章开头与结尾处的内容,以此推测文章的体系、结构与内容等信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而此种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正式阅读文章时,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验证自身想法与真实文章是否存在差异,再利用“分担法”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章结构的了解,从而强化英语文章阅读的主旨感知与理解。此外,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通过提前介绍阅读文章的题材与结构,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取文章信息,并对文本重要内容进行分辨。而在上述文章阅读活动的支持下,即可开展阅读,但教师应全程引导,作为引领者,帮助学生先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体裁,再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构建结构、主旨内容及写作技巧,并当学生完成第一遍阅读后,指导学生利用内容图示从原文中梳理出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表达意图及思想等。最后,在文章阅读完成后,教师应延伸阅读文章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并以此巩固学生阅读文章的内容图示与形式图示,且通过深入、全面地阐述与分析文章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相关题材、知识、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设计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对教学效率、质量进行最终判定的重要措施,也是不断完善、优化教学活动计划的主要方法,可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而言,结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与过程,综合学生的学习表现等,评价其新型教学活动。但要注意的是,当前的教学改革标准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对于教学设计的反馈,不仅应有教师的反馈,还应重视学生的反馈。对此,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教学问答、师生互动及随访考核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差异,了解学生对当前教学活动的意见或者建议。

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学习进度、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与学习效率等为标准和内容,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主要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有效性、兴趣等方面进行。在此期间,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教学反馈,且有效发挥其对教学活动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意义,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积极性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来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阅读文章会更具有目的性。而在预设问题时不能脱离文本,并且难度不宜过高,可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学生能够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从中获得满足感。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互评与自评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总结学习经验,以此取长补短。而在教学形式评价中,教师则要求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践项目、作业、教学互动工作等进行评价,而对其评价结果也应充分重视,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三、基于图示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措施

(一)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

在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当前教材中的内容、阶段及学校的课时安排等,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与阶段性活动等,以此规范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教学实践效率。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图示理论的三个原则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以此确保各个教学阶段目标得以实现。

对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教学内容,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则为提升语感,这也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且当前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做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故而,这是教师应用图示理论的前提工作。其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初中英语教学材料中的相关文章作为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前提,整合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体裁知识、文章写作技巧等,拓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维度,从而增加学生的英语文章阅读量。最后,结合清晰、科学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制订具有现实意义、阶段性成就及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

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是图示理论得到充分验证的主要阶段,而在此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先掌握和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并明确阅读文章的体裁、创作背景、主旨思想及文章涉及的一系列语法、词汇等知识,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通过混合模式教学或微课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弥补当前教学活动的不足。

例如,在“Home Alone”语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提前备课与学习明确这篇文章体裁属于戏剧,但当前大部分初中生对此类英语文本接触较少,故而对其文章中的语言结构、表现等缺乏了解。在开展此类文章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首先讲解戏剧体裁英语文章的语言结构、表现、特点等,若有条件,还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戏剧作品,加深学生对戏剧体裁的认知。其次,由于本篇文章涉及西方国家的人文风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当前既有的内容图示,鼓励学生组队,并进行提问和讨论,如“西方国家的家庭观念与我国有什么不同之处”“西方国家的家庭相处模式有什么特点”等。最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梳理文章情节,总结文章思想,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文章。

(三)教学活动的评价阶段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评价措施是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而此评价措施主要分为课堂评价与考试评价两个部分。前者主要贯穿阅读活动开展的整个进程,可充分优化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活动前,教师可通过学生阅读文章、了解背景知识,再以鼓励性、引导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读懂文章的相关内容,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提升学习维度。此评价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是否读懂当前文章、明确文章主题内容等,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调整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层次性教学,满足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教学需求。后者是在阅读教学活动阶段性结束后,由教师制订随访考核(如单元测试、词句听写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质量,并以此考核结果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最后,教师通过利用图示理论对教学考核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发现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如英语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内容图示、形式图示等考核结果则相对不足,这可为后续教学中的方法、目标的改革与完善等提供依据,再加上阶段性教学方法,使他们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触英语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此学科的考核,还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活动是语言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积累知识点、掌握文章写作结果、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等均有积极意义。将其用于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但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多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等局限,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图示理论教学法能通过强化所学知识的内容图示、形式图示及语言图示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真正理解英语,从而达到提升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教师应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为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便捷之门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