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网生纪录片的创新实践策略

2023-08-13 16:02李佳咪
传媒 2023年14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

李佳咪

摘要: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网生化转向”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地迎合网络审美,因为纪录片的创作既要创新表达手段,更要坚持正确价值引领。本文以人文纪录片“人生”系列(《人生第一次》和《人生第二次》)为例,从叙事方式、视听呈现、精准传播三方面分析网生纪录片的创新实践策略,以期为其他网生纪录片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网生纪录片 人文纪录片 价值引领

“人生”系列纪录片是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出品的人文纪录片。作为“人生三部曲”IP,目前该系列已经成功推出了《人生第一次》和《人生第二次》。《人生第一次》2020年1月播出后不久便走红网络,全网播放量超5.4亿,豆瓣评分9.2,并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的高度肯定。时隔两年,《人生第二次》上线,延续了第一部的人气和热度,豆瓣评分同样高达9.1。“人生”系列纪录片堪称近年来现象级的人文纪录片,在叙事方式、视听呈现、精准传播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笔者以“人生”系列纪录片为例,分析其创新实践策略,以期为其他网生纪录片提供借鉴。

一、网生纪录片的兴起

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对真实事物进行艺术加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娱乐、审美等诸多功能。中国纪录片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早期风格较为单一、题材较为狭窄,主要肩负承担宣传、教化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纪录片的个体意识明显增强,主题逐渐从展现祖国大好河山向记录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转移。

2010年后,中国纪录片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一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纪录片创作与传播被纳入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层面,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出台了若干激励措施。2012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0.48%的平均收视率和0.75%的最高收视率,收视份额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使纪录片真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并带动了国产纪录片市场的繁荣。此后,《河西走廊》《超级工程》《航拍中国》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优质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遇冷,几个月后却在B站意外走红,点击量超过200万,累计有逾6万条弹幕评论。原本严肃的纪录片与互联网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让纪录片创作者意识到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性。此后,在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发力、主流媒体加快推进深度融合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纪录片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产纪录片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基因,诞生了一批如《人生一串》《奇遇人生》《风味人间》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纪录片。这些主要在互联网平台播出,以年轻用户为目标受众的纪录片被一些学界和业界人士定义为“网生纪录片”。

近年来,中国网生纪录片发展势头旺盛,题材类型丰富多样,不过一派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创新性不足的问题。2022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充分肯定了纪录片的价值和地位,也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加快推动纪录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传播,这为繁荣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如何以更具亲和力的价值引领和更富新意的表达,吸引到更多年轻用户,并将好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是纪录片创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人生”系列纪录片的创新实践策略

“人生”系列纪录片的大获成功离不开立足于年轻观众的视听消费需求所进行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在叙事方式、视听呈现、精准传播三个方面。

1.微觀叙事展现“众生相”。相较于过去纪录片创作的宏大主题和叙事,包括“人生”系列纪录片在内的一些出圈的网生纪录片都充满了烟火气,更具人文主义色彩,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文化,强调平民化视角,将镜头聚焦普通人的生离死别、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接地气且贴近生活,这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情。

《人生第一次》在叙事结构方面,把庞大、宏观的“人生”话题拆解为出生、入学、上班、结婚等12个人生中的“第一次”,用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节点,勾勒出一幅努力奋进的中国式人生图鉴。从出生到告别,每个主题都是洞察人间凡事、体味百态人生的绝佳切入点,屏幕之内是纪录片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抉择与悲喜,映射的是屏幕之外亿万中国人细碎又绵长的日常生活。第一集《出生》将镜头对准三对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夫妻,他们的境况有所不同,分别是二胎生产、顺产和剖宫产的抉择、患有心脏疾病的产妇生产,每位产妇都在经历分娩的风险和痛苦,所幸最后顺利生产,层层叠加的故事情节将观众的情绪层层拔高,既深刻了解了生育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风险,也感受到了新生命降临的喜悦。

与《人生第一次》的纵向叙事逻辑不同,《人生第二次》选取“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这四组关键词进行横向对比,描绘了8幅不一样的人生图景。《圆》纪录一对父母历经18年,终于找回了幼时被拐卖的儿子,《缺》讲述了辽宁“梦想之家”的创始人柏剑公益助养了一群或是被父母抛弃,或是父母双亡的困境儿童。圆中有缺,缺不乏圆,《人生第二次》以东方哲学思维破解宏大的人生命题,带领观众直面生活的复杂和多变。

过去纪录片的叙事常常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网生纪录片则越来越多地借鉴电影的叙事策略,注重营造氛围、制造悬念,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和参与感。“人生”系列纪录片除了精心策划每季的大叙事逻辑和切入点外,单集的叙事也展现了一定的艺术手法。如《圆》就运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依次从父母、孩子、警方这三重视角讲述同一时间线上所发生的喜忧参半的寻亲故事。三重视角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父母的视角着重讲述十八年来寻亲的不易以及家人团圆的欣喜;孩子的视角刻画了孩子纠结和矛盾的心理,和亲生父母团圆纵然欢喜,但也不忍心让养父母伤心难过;警察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了失散家庭团圆背后的沉重与艰辛,尽管公安部门数十年来对儿童走失、拐卖旧案不离不弃,但还有很多孩子尚未被找到,社会需要抚慰、帮助不幸的家庭,更要对拐卖儿童“零容忍”。三重视角从不同层面丰富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在足够全面的展示中,观众更能超越简单的爱恨、对错,去体会复杂又多变的人性抉择。

相较于自上而下叙事产生的疏离感和说教感,当下的受众更喜欢被当作有独立判断力的个体,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人生百态。“人生”系列纪录片以受众为中心,聚焦青年群体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议题,以动情却不煽情的笔触、平视的视角记录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描摹社会肌理,给予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是“人生”系列纪录片能戳中观众内心、引发情感共鸣的关键所在。

2.精美的视听呈现。在媒介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大量的视频影像所包裹,对高质感视听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生”系列纪录片积极回应广大年轻受众对纪录片的视听消费需求,在画面、音乐、解说词、片头、片尾、字幕等多方面精细打磨,为受众呈现精巧的视听觉体验,实现了网生纪录片的精品化和品牌化发展。

首先,画面美。镜头是影视作品的核心,所有的画面都必须依靠镜头得以表现。在纪实影像作品中,长镜头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形成比较完整的叙事意义,自然揭示人与环境的关系,尽显真实感。“人生”系列纪录片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原生态展示主人公的真实生活,如在《人生第二次》第五集《是》中,长镜头完整记录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检察工作者阅读卷宗、实地调查、审查申诉案件、对诉讼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流程,让观众深入了解刑事申诉检察官为了追求公平正义所付出的努力。“人生”系列纪录片从每一处细节着手,不仅正片中采用了多重拍摄、剪辑技巧,片头、片尾等相对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也体现了创作者的精妙构思与创新。如《人生第一次》的开头就尤为别致,用皮影戏和动画相结合的形式,依次呈现了十二个人生节点,《人生第二次》的开头则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和多米诺骨牌的特效将八个故事中的代表性场景无缝衔接起来,呈现小人物在命运的巨浪中一边挣扎,一边又学会和生活和解的视觉效应,充满了电影般的质感。

其次,音乐美。音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声音元素之一,适时地融入音乐能更加细腻生动地揭示作品主题、调节气氛,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纪录片更倾向于用同期声和解说词来推进叙事,渲染气氛,音乐常常作为背景配乐而存在,其重要性容易被忽视。“人生”系列纪录片十分注重音乐的表现力,精心挑选了与主题高度契合的片尾曲——《推开世界的门》,从婴儿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到上学,再到工作、恋爱、结婚……人生其实就是在推开一扇又一扇的大门。另外,片尾画面的剪辑也非常用心,每一句歌词都与画面精准对应,如第一集《出生》片尾曲第一句“推开世界的门”对应的画面是“刚出生的小宝宝们躺在婴儿观察室”,第二句“你是站在门外怕迟到的人”对应的画面是“丈夫王翔静静看着病床上的妻子”,第三句“捧着一颗不懂计较的认真”对应的画面是“妻子周婷躺在病床上流眼泪,丈夫摸她的头安慰她”,第四句“吻过你的眼睛就无畏的青春”对应的画面是“丈夫亲吻妻子的额头”。音乐为画面渲染情绪,画面为音乐提供情感载体,二者结合,达到出奇的渲染效果,不少观众表示“音乐一响起,就忍不住想哭”。《人生第二次》片尾曲沿用了《推开世界的门》,依然与主题十分契合,第一次是满怀期待地推开人生之门,而第二次则是在经历生活的波涛汹涌之后,不惧重来,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最后,文字美。纪录片的主要功能是叙事,但仅仅依靠镜头语言,难以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传递给受众。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具有推动叙事发展、揭示主题、烘托情感等诸多功能。近些年不少“出圈”的纪录片,都产生了许多金句解说词,搭配精彩的画面,相得益彰,直戳人心。“人生初见,春和景明”,這句出自《人生第一次》第一集的解说词,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产妇与死神殊死搏斗,最后顺利诞下双胞胎,取名为“春和”和“景明”,取自《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节目最后以解说词“人生初见,春和景明”结束,字幕中的英文翻译为“Nice to meet you, my breeze and my sunshine”,短短八个字极富感染力,恰当而又简洁地表达了对新生命无尽的美好祝福。“人生”系列纪录片中出彩的解说词还有《出生》中的“在见到你之前,我已经开始爱你了”“每一次子宫的收缩,都是吹响生命的号角”,《当兵》中的“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等。这些解说词凝练有力,描写生动,延伸了画面的内涵,提升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3.立足亚文化平台实现精准传播。当下纪录片的受众市场日益年轻化,为此需要深耕年轻市场,洞察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习惯。当下,虽然视频平台众多,但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多数平台都以综艺、影视剧为主。纪录片是面向圈层用户的小众影视品类,它的传播平台主要是B站。在B站平台中,纪录片是除了动画内容之外的第二大专业内容品类。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走红后,B站在纪录片领域持续布局,推出了如《人生一串》《但是还有书籍》等优质纪录片,吸引了众多具有高黏性的年轻用户。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有1.6亿人在B站观看纪录片,累计观看时长达到了1.88亿小时。由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站出品,并在B站播出的“人生”系列纪录片,其微观叙事和精美的视听呈现与B站的用户结构及其视听消费偏好具有较好的适配度,因此在B站天然地拥有了大量的受众基础。此外,B站UP主对纪录片部分内容的二次创作还能加大作品在平台的影响力,助力纪录片破壁出圈。

“人生”系列纪录片的成功也与B站的弹幕文化密不可分。弹幕本是军事用语,表示密集的炮弹射击,后用来指实时显示在视频画面上的用户评论。在国内,A站(AcFun弹幕视频网)和B站最早引入弹幕功能,此后B站走上商业化的正轨,从小众亚文化集散地成功转型为大众视频平台。多年来对核心用户群体的培养和对ACG内容的扶持,使得B站的弹幕文化具有代表性,用户具有强烈的社区感和较高的参与性,通过弹幕搭建了一个观看的全新场景。弹幕不仅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的出口,可以将观影的感受实时呈现在屏幕上,其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也让受众拥有了跨时空共同观看的体验,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振。比如,在《人生第二次》第四集《拒》中,当主人公冯婷因为左右脸极不对称需要做手术时,屏幕上“妹妹很可爱”“妹妹你的福气在后面”“这才是整容的意义”“这种做了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和重建尊严”等暖心弹幕密集出现,不仅给这个遭遇不幸的女孩鼓励和安慰,也给屏幕前痴迷于整容的观众以正确引导。另外,弹幕真实地呈现了受众对作品的评价,便于纪录片创作者了解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创作,增强了纪录片与受众之间的联结。

三、结语

借助新媒介技术的强大势能,纪录片行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更多可能性,逐渐向“网生化”转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彻底迎合网络审美,更不意味着低俗媚俗。纪录片始终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价值建构等功能,创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引导年轻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需求。“人生”系列纪录片交出了很好的答卷,很好地整合了主流价值引领和艺术审美,实现了叙事创新、精美制作、精准传播各方面的创新,这一成功案例或可成为有益参考,使网生纪录片创作迈向新台阶。

作者系北京日报社《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编辑

参考文献

[1]牛光夏.近十年中国院线纪录片的发展趋向(2011—2021年)[J].民族艺术研究,2022(02).

[2]牛梦笛,徐谭.《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何成网红[N].光明日报,2017-01-09.

[3]看电视.B站为什么专门为纪录片开一场发布会?[EB/ OL].(2023-05-12)[2023-06-15].https://mp.weixin.qq.com/s/ q5TzRfMtLr1J4OVsFYmgdw.

[4]李英杰.社交属性、场景建构与效果反馈:弹幕对纪录片的影响[EB/OL].(2020-12-15)[2023-06-15].https://mp.weixin. qq.com/s/wGqvVQwzqN2GCRh9QiLkBQ.

【编辑:杨石华】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
如何深入体现历史课的价值引领
突出效益导向,突出价值引领
多元文化中高校团组织发挥价值引领功能的策略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舌尖上”的思想品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