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融合的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8-14 15:06锐,金
中国饲料 2023年14期
关键词:跨境校企电商

石 锐,金 鑫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该意见把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为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需要构建校企融合长效机制,实现人才供求间的无缝对接(赵林林等,2022)。面对饲料产业的转型升级,饲料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量,逐渐提高了对跨境电商业务人才质和量的要求。人才需求端的变化需要与之配套的专业人才进行配套,如跨境电子商务、电商英语等,这样才能构建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并通过强化“跨境电商”的核心技术训练实现“实训”“实战”“成绩”的转化,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饲料企业跨境电商职业素养的双向融合,从而实现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效益提升(毛龙生等,2022)。

1 校企融合对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1 根据饲料企业的信息反馈,针对性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 校企结合,实行以学员为主的现代化学徒和有针对性的班级培训,可以根据饲料企业的信息反馈,借助校企之间的协作来找到适合的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方式来激发大学生对饲料企业的职业认同,借助校企的力量来培育有潜力的人才,从而提高饲料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应用能力。校企合作可以为广大饲料生产厂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企业利用校企融合共同发展的优势可以追踪学生的实习计划,将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饲料企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结合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员工。

1.2 以饲料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跨境电商业务人才的岗位实践能力 人才是一个饲料企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我国饲料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人才是决定饲料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宏观方向看,可以把人才需求分为专家型、决策型、管理型和技术型(李卫华等,2021)。随着“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我国的跨境电商规模迅速扩张,大量外贸企业从事跨境电商,因而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多面手,其中市场营销、经营策划人才是最紧缺的,而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则是其首选。在跨境电商平台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岗多责”的问题,需要具有较强的业务推广和数据分析能力,以满足小型跨境电商饲料企业的需要。饲料企业日常经营需要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学习能力。

1.3 实现高校与饲料企业的优势互补,达成三方共赢模式 跨境电商专业学员要进行实战培训,而学校的专职老师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跨境电商专业的学生就像是纸上谈兵,需要校企结合,将企业的实战经验注入专业课程中(周勇,2021)。校企合作是高级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校企合作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具实践性,更好地满足职业发展需要。以往校企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立足于学校建立的校企合作实践平台,企业分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但得益者多是学校,而饲料企业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收益。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借助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对饲料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政策训练以及职业技能理论基础的传授;借助高校资料对饲料企业人员进行职业教育,从而能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更好地反哺企业,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 基于校企融合的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瓶颈

2.1 供给端(高校) 一是培养目标设定不符合饲料行业的实际需求 饲料企业在跨境电商业务中迫切需要能适用于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等相关领域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但由于我国大学的电子商务与其有关学科发展速度较慢,人才培养体系机制相对单一,多数是针对部分技术岗位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训教育,而对于中、高端管理和复合型跨境电商人员的培训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郑帅,2022)。二是人才培训计划与行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学校的教学内容太陈旧,大多数大学的跨境电商课程设置都跟不上行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人才培训计划,确保教育系统与产业发展同步。三是缺乏“双师”教师,无法在饲料生产经营管理和培训中充分运用,缺乏深入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教学渗透指导。我国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协作方式相对国外较为单一,饲料企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式多数是以企业实践参观、顶岗实习、基地合作、开展校企电商赛事和创业创新技能大赛等,缺少科学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缺乏企业实践与校内课程开发和授课实施的科学高效融合体系(龚伟等,2021)。

2.2 需求端(饲料企业) 饲料行业普遍缺少校企合作相关经验 研究显示,我国饲料行业中只有10% 的企业曾与高校进行过协作,90% 以上的饲料公司从未与高校进行过任何协作。虽然一部分企业具备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意识,但对其利弊、运作方式等了解不多,造成饲料企业对校企合作关注度和信赖性的降低。同时,多数饲料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校企合作模式偏向传统,参与程度低。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85% 的高校没有针对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对口教材,并未将工单培养等制度融入校企业合作模式中。饲料企业与高校进行深度协作的内容不够,科研合作开发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监管服务端(地方政府、饲料行业) 当前,双方合作需求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行业协会推荐、校企平台协作、社会自主招募等方式获取合作需求,但在双方合作不能很好地协调双方需求时,加之双方合作的信息不健全、资源比较缺乏,很难做到校企双方持续、深度合作。二是缺少与高校和饲料企业的相关激励和保障措施。当前,校企联合项目的签订、运营管理、效果评估等都是学校与饲料企业之间的协商与协议,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缺乏约束,难以保障双方权益。

3 基于校企融合的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路径

3.1 校企融合共建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当前国际商务中面临的师资、实践及校企合作资源匮乏等问题,学校可以联系实际教学经验,针对跨境电商业务的运营模块开展对口教学课程及分段式教学,开辟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如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导师联合授课,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在企业搭建实践平台,构建针对“校企结合”“联合导师”“理论转化”“实践生产”“教岗双协”“文化传承”六大体系的协同创新,专注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转化共生,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发展(苏冠领等,2022)。鉴于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以及国内高校师资缺少教学理念,可以修改《人才培训计划》,在学生全面掌握了相关理论后,在第四学期将原来的四门课程整合重组,形成以饲料企业导师指导实践为主的“电商运营实践模块”和“电商推广实践模块”,在“跨界电商多平台经营模式”中,饲料公司负责“多平台经营”方向实践指导,学生辅导员主要负责跨境电子商务、电商英语等基础课,并负责6 周的课程。通过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教学理念相结合。公司可以进一步引入并成立以业内知名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的专业导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咨询小组,结合高校理论体系,从行业发展现状、用人需求、人才培育可能性等方面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从而进一步确保校企合作机制能适配于行业内部发展需求。

3.2 实习实训与饲料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 创建产学研结合、“工程+工程”相结合的“Education+Experience”教学体系。该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企业内轮班,企业的专业人士与校方教师合作,学员在完成课程后可以得到一些技术指导,并协助导师进行课题指导,“工学”“产教”结合,使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具备涉足跨境网络贸易的专业知识,从而为跨国贸易提供一种精确的专业训练。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实现校企的无缝衔接。企业引进真实的教学模式,通过亚马逊、ebay、Wish 等真实的商务环境为学生提供教学、学习和实训机会。第一学期,企业派遣实训人员,为学员提供产品开发、物流管理、产品分析等相关的国际贸易服务,把产品拍摄、销售、包装等业务带入学校,让学员能在学习中获得工作机会(李进杰等,2022)。与此同时,饲料企业也可将其总部转移到学校,使其与产业链、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教学流程和产品流程紧密相连,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一大群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3.3 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培养内容与饲料企业岗位标准相融合 以“培育人才的核心能力,实现跨国输出”为理念,以区域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六大一体化体系为依托,积极探索“校企协同”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的跨境贸易实战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各种国际贸易技术比赛中屡次获奖,毕业生与饲料企业之间也可以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人才素质(袁芝妹和梁婷婷,2020)。在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上,应与各大饲料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资源、实行流程和评估。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将学科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联系起来,企业和企业的“双重主体”协同转化,使饲料企业联盟、行业联盟、产教融合的新格局得以实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联合饲料企业开展面向饲料企业跨境电商贸易业务的电商创业大赛、互联网+ 平台开发赛事,促进赛事参与技能提升的双向融合。根据“学科与行业需求、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产品过程结合”的思想,对跨境电商职业的职业素质进行深度挖掘,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拓展职业素养模块理论实践双向融合,实施“做中学,学中做”项目,实现了教学“实效化”,专业教学环境、工作过程、教学结果的社会化,为跨境贸易技术、跨行业跨境贸易技术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解决了大学生专业技术与现实工作脱节的问题。

3.4 构建“能力成长”+“德育成才”双目标人才培养体系 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同时也要建立起“以德为本”的双重教育系统(范冬妮,2022)。运用实践+ 理论+ 创业相结合的方法从教材中汲取经验,从实践中提高质量,把真正的课程引入课堂,以实践为导向,以工单制度为出发点,以实际操作为起点,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注重理论转化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实践出真知的历程深化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奠定饲料企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引入的良好基础。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在理论讲授、项目实践、项目实践、创业孵化等多个层面逐渐建立起以“与公司需要相适应、加强学员能力、促个性发展”“工单制”“集训式”全方位发展为特色的人才培训模式。与此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潜意识,从“创造价值观、引导劳动、培养职业道德、影响人格”逐步推进,目标逐层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饲料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为实现职业技能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跨境校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