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2023-08-14 11:14陈娟
区域治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公共交通法治

陈娟

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

一、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提升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是促进其履职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坚定法治信仰、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治素养,增强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在法治轨道上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强化敬畏意识,严守法纪底线,善于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职尽责,在制度的“笼子”里行使权力,增强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助力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

只有在法治规范下,才能有好的市场秩序,才能推动行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宣传法治理念,能有效引导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筑牢守法合规经营底线、帮助从业人员树牢守法诚信意识,助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能有效指引行业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下推进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在改革和发展中应对挑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以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三)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法治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解决民生问题,注入法治力量是必由之路。城市公共交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聚集企业所需、民生所呼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忠诚、干净、担当、依法办事的国家工作人员,规范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能更高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

强化机制引领是开展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机制建立不健全或作用发挥有限的情况,具体体现在: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将其视为一项“软任务”,而不是一项“硬指标”,或未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全局工作的“大盘子”进行一盘棋部署,或将法治宣传教育视为法规部门一家的事情,各部门共同参与度和配合度不高,未形成合力;抓行业安全和服务质量较多,法治宣传教育要求较少,全行业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的大格局尚未形成。此外,法治宣传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力量不够、专业度不高等不足。法治宣传教育与文明创建、目标绩效考核等中心工作没有真正挂钩,考核、督导、评价等相关配套工作机制没有完全完善起来,推进力度不够。

(二)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还不够强

提升实效性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工作方向和着力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实效性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不同宣传教育对象对法律的需求不同,如何紧密联系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实际,针对不同受众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找准切入点。二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时效性不强。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情况的不断涌现,围绕行业对法治宣传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及时性不足。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不强。走进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贴近广大从业人员还做得不深、渗透不足、覆盖不全,在行业内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没有成为常态。

(三)法治文化建设还不够深入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还认识不够透彻,未全方位构建行业法治文化传播机制和传播阵地;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律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缺乏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形成遇到问题首先想到找法律的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还没有成为普遍共识和共同生活方式;“守法成本高”的错误认识未完全杜绝,在全行业培育法治信仰、增强规则意识,推进守法诚信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四)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丰富

目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主要以横幅、展板、讲座、发放资料等传统方式为主,重点依托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新媒体运用能力不足,尤其是传统宣传教育媒介和新媒体的互融互补作用发挥不充分。让法律条文生动起来的法治实践不多,法治宣传教育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途径

(一)强化组织保障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动普法责任制的落实,需要从点到面、环环紧扣、一贯到底,确保组织保障引领“三到位”。确保组织到位,要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督查,搭建工作班底,强化工作推进和落地实施,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同时,要让推进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成为工作共识,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谋划,与党建和业务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确保保障到位,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用好监督和考核的“指挥棒”;加强经费保障,做到专款专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引领到位,要重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捍卫法治,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好头雁效应,用自身的典型示范带动和影响干部职工培养法律意识,推动单位和行业形成崇尚法律的良好风尚。

(二)贴合工作实际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质增效,要结合工作实际,放眼大局,突出重点。放眼大局,必须把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坚定法治信仰,形成依法办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宣传者、维护者和践行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系统学习和把握以宪法、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治素养的提升筑牢守法用法的根基。突出重点,要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律,重点学习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新颁布、新修订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深入“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助推交通强国、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党内法规,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守法纪、执法纪的意识和能力,将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实际工作需要,落实到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三)坚守人民立场

城市公共交通一头连接着城市发展,一头连接着民生福祉,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不变的根本立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盼和反映强烈、反映较多的问题,着力于持续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设一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作为善作为、一心为民干实事的干部职工队伍,把人民群众对我们依法办事满不满意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没有成效的重要标准。围绕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提升依法破解经营难题的能力,用法治宣传教育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深入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法律问题;深入人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及时发布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办事指南等,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助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安全感,让法治宣传教育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四)培育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培育直接影响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可持续性,需要系统谋划、久久为功。培育法治文化,要培育“信法”的文化。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引导大家强化法治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推动行业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性,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真正入心入脑,进一步凝聚崇法向善的行业共识。培育法治文化,要培育“用法”的文化。充分把握法治文化的实践价值,将涉法工作过程变成普及法治知识过程,让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用法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成为大家的普遍选择,调动整个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共同参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法治文化,要培育“敬法”的文化。建立“遵法守信者生存,遵法守信者发展”的市场经营秩序,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情况与业务办理、补贴资金发放、评优评先等紧密挂钩,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树立行业诚信守法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培育法治文化,要打造和用活法治文化建设阵地。通过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新媒体等多种形式阐释法治文化,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法治文化。

(五)创新工作方式

法治宣传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和行业发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启示性的,关注度高、影响较大的案例,生动形象的“以案释法”,引导国家工作人员、城市公共交通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树立规则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从业。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有效发挥专业律师人才的作用,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以宪法宣传周、传统节日、主题党日等为契机,开展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尊崇法治的浓厚氛围,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具亲和力。优化“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模式,在用好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采用云课堂、动漫、微视频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互联网+”宣传教育平台,制作电子版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法律法规汇编,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势,运用客运站场、公交、出租车、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车载视频等载体,形成流动的宣传风景线,织密行业法治宣传教育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于管理和服务对象,寓宣传教育于日常工作之中、于解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之中。同时,全面结合乡村振兴、联点社区等工作,让法治宣传教育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结束语: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度重视、多措并举,让法治宣传教育尽微处、入人心,为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公共交通法治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