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

2023-08-15 02:32蔡晶晶张芳郭勤
化工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疆校企能源

蔡晶晶,张芳,郭勤

(新疆理工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0 引言

社会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服务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作为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投资-做工程-运营维修-开发信息化平台”技术路线中,必然会出现专业化分工,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各自的技术,才能促进产业链的发展。2021年,国家教育部将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能源服务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是以综合能源服务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工程投资建设、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多能源并网、能源用户服务、能源规划与网络建设等内容,为能源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等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是工程应用型专业[1-2]。

新疆禀赋丰裕的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储量均超过全国的1/3,太阳能和风能及水能资源储量也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由于技术和管理及人才等条件的限制,新疆的能源和消费基本上处于粗放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能效低、能耗高等问题,且煤炭占能源消费的60%以上,新能源消费比例低。因此,新疆高校开设能源服务工程这一新专业,立足于南疆、面向全国培养能源产业和化工能源等用能产业及综合能源服务行业所需人才,为新疆的能源相关行业实现节能降耗增效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图1 当地产业优势与校内资源相结合

1 新疆高校能源服务工程专业的建设性需求

能源服务工程专业立足全疆、服务全国,能源服务工程专业以新疆能源化工支柱产业的人才迫切需求为办学导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逐步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上最具鲜明特色的能源化工人才培养主阵地,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新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2 结合当地产业形式为培养高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基本思路

新疆能源产业作为新疆产业的支柱,具有发展迅速、企业规模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疆有几十家大中型能源化工企业,其耗电量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用能成本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用能成本,自行发电供电。作为用能大户,企业迫切需要节能降耗增效最佳用能方案、合同能源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以得到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能源;作为自行发电供电企业,企业需要有关能源生产和管理的创新技术和节能技术及设备等综合能源服务。然而,相关人力资源的紧缺严重影响和制约新疆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应运而生,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为新疆能源产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3]。

目前,新疆大中型能源生产销售企业布局新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板块,开发和生产销售煤炭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及新能源。为了改善生产销售和管理粗放化、能效低等问题,部分企业在2013年前后开始尝试自行开发运用企业内部的规划生产营销自动化系统,解决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数据共享和客户服务效率差等问题。但是,有关科学规划和生产管理、采用节能增效措施,融合发展多种能源,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节能降耗增效用能方案和相关技术服务等的综合能源服务还未全面开展,相关人才紧缺,需要大量专门人才的加入。因此。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可针对上述问题,为新疆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3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要求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若想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将理论层面的知识和实践层面的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相关的考核成绩也应分为两部分之和(专业理论成绩和专业实践成绩),专业理论成绩指的就是卷面成绩,专业实践成绩指的是为学生开展的相关实习工作所得的实践成绩,图3为校内相关实践平台的分类。基于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对本专业学生进行更合理、更专业的指导,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习或毕业工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的实用性与契合性。

图3 校内实践平台

4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提高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具有成熟体系的技术理论应用到实践生产生活当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疆高校与相关能源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企业项目,鼓励能源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承担企业项目,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企业赞助中获取相应的经费支持,解决高校企业实践经费有限这一问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驱动行动,大学生是否真正的想要到企业实践锻炼,兴趣十分重要。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企业实践锻炼有一定的认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明白企业实践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手段、技术路线去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专业课程讲解自己的研究课题,讲述实践活动的乐趣,也可以向学生发问,调动其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高校可组织开展相关的企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相应的一线活动,提升学生对于企业实践的兴趣;此外,高校可建立企业实践团体,鼓励学生建立企业实践社团,教师给予引导,指导学生开展企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动手去做,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来,渐渐积累知识和经验,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实施企业实践项目,同时可设立企业实践锻炼奖,定期评选,让学生的实践活动更有动力和目标。新疆高校可积极开展与内地高校及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合作,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重质油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4]。

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在本科阶段就开始着手,现在大学科研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阶段,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应当让学生较早的接触一些企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青年强,则国家强”。

5 加强当地校企合作,为高校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这种关系对于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单位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掌握企业动态。学校通过企业实时的反馈与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动态性”人才,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同时,校企合作可避免教师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时代下传授知识的滞后性,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前行。企业引入学校也是将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引入校园内,适应“理论学习”和“实训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也可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5-6]。新疆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较强的能源产业优势,新疆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当地的资源优势,发挥好新疆能源产业在国家能源产业当中的作用,既能服务当地社会又能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表1为阿克苏地区同新疆理工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主要企业用人需求。图4为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表1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主要企业用人需求

图4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6 结语

新疆高校开设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同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培养满足国家和企业能源发展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充分利用能源优势,帮助企业采用创新技术和设备、信息技术提高能效,科学规划生产运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融合发展,进而实现新疆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新疆校企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疆多怪
校企合作五反思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