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

2023-08-15 00:48
考试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

成 静

在我国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要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以及构建良好的知识系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对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较低、质量有待提高,教师无法开展高效的化学课堂,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此情况,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对培养核心素养的工作进行探讨,跟上时代的脚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化学课堂的现状

(一)缺乏化学实验的实操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受到升学考试的压力,通常对学生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将大量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但忽略了学生探索的过程,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增强。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学生一时之间难以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与掌握。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化学知识,对抽象的化学概念以及化学物质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教师只是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让学生亲自实操化学实验的环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从而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情况下,影响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成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更是无法得到提升。同时,还有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已经认识到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教师只是通过亲自试验示范,让学生进行观察的形式进行化学实验,学生没有得到动手锻炼的机会,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实验过程,缺少了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降低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影响力。

(二)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初中化学课堂的重要转变便是将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以学生为主设计相应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中让学生各项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但是从目前阶段来看,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较深,对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课堂没有充分的认识,仍旧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机会较少,学生被动记忆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初中化学教师,虽然在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认识教学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但是他们执行过度,这样的教学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其中不免掺杂一些学生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造成初中化学的课堂高效开展只是流于表面,有些学生并没有实际地得到相应知识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增强。

(三)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的化学知识,而且需要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学生对化学领域知识的探索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照抄照搬传授给学生,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学生容易对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会产生一定的偏见,放弃化学学科的学习。同时,单一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相应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较为固化,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以及化学问题的解答,初中化学教师更是无法建立高效的课堂。

(四)评价方式不科学

良好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教学评价既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问题点,特别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从目前阶段来看,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能力以及相应的表现,此种评价方式容易对能力较强,但是成绩欠佳的学生带来一定的打击,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感到失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只是从自己的视域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评价,而没有让其他的学同学、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此情况下进行的化学课堂评价是片面的、单一的,不利于学生成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想要建立初中高效的化学课堂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完善,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得到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

打造高效化学课堂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第一,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意义,学生不仅学到了课堂知识,提高了化学能力,还学得更投入、主动、自主。学生能充分感受到进课堂之前和课堂之后的变化。第二,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第三,学生学习冲劲强,心情愉悦,既不再为上化学课而感到恐惧,也不再为看到那些怪异的化学符号而紧张,以及为化学考试而心虚。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上学生心情舒畅,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师生之间交流真诚、实在,学生们从这堂课中或受激励,或受启迪,或受教益,或引起反思。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刻不容缓的。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转变初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初中化学教师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从而正确地掌握知识。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课堂内容的设计与运用,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为学生讲述大量的专业化知识,还应该贯彻落实以育人为主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首先,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进行充分的分析,深层次地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其中蕴含的意义。简单来说,在对初中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到化学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其次,在初中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自己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教师还需要以学生的视角对教学课堂进行设计,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不断地对初中化学课堂进行优化,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引导与启发,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初中化学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同,认识到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整体提升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从而真正地实现高效化学课堂的建立。

(二)设计明确的初中化学课堂学习目标

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在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从而有助于初中教师构建高效的化学教学课堂。首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时,应该从传统知识层面的学习目标中走出来,将核心素养要求的学习目标融入其中,使教师在核心素养引导下,将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在化学教学课堂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在化学教师对化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分析化学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刻地了解化学教材的编排结构与教学重点,对化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最终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更有利于高校课堂的开展。最后,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不能盲目地设计学习目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对知识难以深层次地理解。

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一课为例,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此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此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第一,让学生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第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第三,通过实验,使学生增强探究欲,体验实验的乐趣。在此课堂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借助化学实验让学生对氧气的制取过程进行探索,最终使学生完成此课的学习目标。

(三)提升初中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初中阶段化学学科其中包含的知识大多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化学实验对教学课堂的重要意义,在化学课堂中增加化学实验的比重,以此来丰富初中化学课堂,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化学教学课堂中。

首先,在开展化学实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基础,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化学实验器材,为学生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其次,化学教师在对化学实验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实验教学对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道理。最后,在化学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让学生正确地对化学材料进行使用,避免产生一些危险的事件,保障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课为例,此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第一,学生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第二,学生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第三,学生能正确选择常见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第四,让学生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初步养成用最佳方案和积极端正的实验态度面对科学研究,形成不浪费的思想。在开展正式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干冰和热水接触后产生的大量白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课堂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索。随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在第二单元我们已经学会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那么同学们能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吗?”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且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化学实验,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厘清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如此的化学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初中化学教师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全面的教学评价对教学课堂的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增强。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评价思想,从考试成绩的衡量标准转化为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使教学评价能够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师对评价的语言与态度较为随意,甚至在评价时会掺杂自己的喜爱或情绪,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良好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基于此,想要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就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化学成绩、课堂表现、综合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其次,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以学生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最后,在良好的评价下,学生能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勇于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初中化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需要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出发,积极地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化学课堂中,也有助于化学教师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