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学习力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15 00:48张红岩
考试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毅力基础过程

张红岩

一、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力是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构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和必然要求。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要把学习力融入地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等,以此为其终身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为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必要支持,也为我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充分执行提供必要条件。

二、学习力的概述

针对学习力理论而言,最早是从管理学层面提出来的。1990年,美国的圣吉提出与学习利益相关的组织结构模型,在当前人才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之下,大众学者越来越关注学习力的相关内容,并且把学习力的培养和发展当作未来竞争的法宝。在学习力组织结构模型层面,对学习力的系统概念进行充分明确,并且有效划分,着重强调其主要指的是在针对生活困难进行应对和处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核心胜任力。对相关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成果进行概括整合,可以看出,学习力主要涉及四个大的方面和相关要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自由意志、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等相关内容,而这四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呈现出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四个方面不能独立,要保持巨大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在整体学习系统中共同存在和有效融入,在互相影响和依赖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确保各类要素的变化能够充分整合,进而对整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优化和充分完善,为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针对地理学习力来说,主要指的是在学生针对地理学科内容进行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能力,也就是,要确保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各类知识和原理进行有效掌握,并且以此为基础确保相关基础能力可以转化成为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能力。在地理学习力的培养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相对应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明确相关地理学科应用方法,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合,有效统一,在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创造力等相关方面进行有效强化和优化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多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需求品质和综合表现。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力,从四个方面协同推进、有机结合、有序衔接,这样才能在发挥合力的作用之下进一步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初中生地理学习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分析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切实培养,需要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力,使其在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创造力等相关方面实现充分互补,有效融合,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提供基本支持。同时让学生具备应有的学习信心和内在动力,从而在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使其全身心地融入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为其地理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条件。具体来说,教师提升初中生地理学习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树立科学的地理学习观

要确保学生的地理学习力得到切实提升,需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内生力量,这样才能有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针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充分探究和有效掌握。同时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兴趣导向之下让学生积极有效融入,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地理学习效果,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和学习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教师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其在具备良好兴趣的基础之上有效强化学习内生动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想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需要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或者地理学习实践之中,确保学生有相对应的认知和认同,并且具备学习的倾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有特定的主动情绪,实现情感的连接,从而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地理内驱动力,为学生整体学习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内生动力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学科的奥秘,例如,对宇宙环境奥秘等内容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地理学习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无限的时空之中,对地理学科的深刻内涵有更充分的理解和认知。特别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有效探究多种类型的先进地理事物,让学生对事物本质有更充分认识和理解。例如,在针对北极地区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创设相对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进行课文的探究和相关问题的解答:在寒冷的北极会有人居住吗?然后进一步探究相关问题,让学生说出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是怎样抗寒的,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有效引导和创设,让学生对北极地区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针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呢?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对地球运动有更大的好奇心。在针对七大洲等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相应介绍太平洋上的第八大洲,通过这样的新奇现象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针对相关非洲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介绍非洲地区曾经也有企鹅,这样可以突破学生的固有认知限制,在认识方面进一步深化,从而通过新奇事件或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激发,同时在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方面进一步强化和优化,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探索和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兴趣导向,从而把内生动力转化成学习力,为其地理学习力的切实增强提供必要支持。

(二)切实强化学生地理抗挫力,有效锻炼学生地理学习毅力

要想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学习力能够得到有效增强,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也要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自控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备学习力的基础之上,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有效解答,在遇到困境或者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学习信心和勇气。同时通过伙伴和教师的引导和协助,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且具备抗挫折能力的基础之上,地理学习毅力得到切实强化,以此才能体现出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效果,为学生学习持久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锻炼学生学习毅力的基础之上,也要切实强化学生的持久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避免其做其他事情,让学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注意力,防范对外界挫折不能进行有效规避和处理的问题。要确保学生的自我学习力得到不断强化和优化,从而充分体现出地理学习毅力的锻炼效果。在针对学生学习毅力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在坚持和努力的过程有方向感和内在动力,从而体现出学习毅力的切实培养效果。同时也要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意志和信心,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或者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中,需要具备耐心和勇气,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要针对各类地理现象进行耐久性分析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在具备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必胜信心的基础之上,对相关地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在对水土保持等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环境危害或者水土流失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观察探究,并且进一步通过线上和线下共同推进的形式,进行调研和有效分析,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探究效果。与此同时,要确保学生在充分认知地理学科核心内涵和地理学习信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砍伐森林或者围垦草原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要明确自然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造成的沙漠化问题。同时,也要深入探究水旱灾害以及河流含沙量增大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准备和实验,同时在整体的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破坏性因素或者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或者阻碍,要引导学生坚定信心,在试验、观察、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地理实验操作中,进而在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和意志力的基础之上,使其具有更强的学习地理的信心,在明确观察结果的基础之上使其充分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强化实践应用,从而为培养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在确保学生具备地理学习动力和毅力的基础之上也要确保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地理学习的各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地理地图可以进行更深入分析和有效明确,把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在掌握阅读版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思考相关内容,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教师要结合地图的具体内容让学习者有效进行提问,进一步启迪学习者挖掘相关问题,切实激发思维,从而通过对同一地域事物的对比有效指导和分析相关原理。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使其思维得到有效拓展

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也要确保学生在地理环境学习等一系列方面充分具备应有的智力才能,在地理学认知活动推进过程中,要完成相关任务,并且强化实践应用,从而为各类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记忆、观察、想象、感知、思考等相关能力,在确保各个方面融合统一的基础之上,使其取得相对应的成长和进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为其学习力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在地理学习能力方面进行有效强化,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基础,要充分确保学生在地理环境学习过程中可以完成相关任务,同时也要明确各类关键要素,要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使学生在深入复习和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精准性和可行性,确保初中学生可以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切实转化,进而为其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在强化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可以列举与学生相关联的真实案例和生活事件,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将地理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从而体现出地理学习能力的综合效应。如,在针对房屋进行选购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是选择东屋还是西屋,针对小区地形进行考察分析,要注意哪些内容,夏季有没有积水情况呢等,同时在选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楼房的排列是否足够科学合理,夏季风能否通风顺利等,同时也引导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探索和发现,对生活中的房地产宣传单进行深入了解,把宣传单的各类内容、生活知识以及地理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明确生活现象、认识生活常识和生活知识的基础之上,对自然的地理原理进行充分明确和有效认知,让学生充分把握好季节的更替,各地昼夜长度有显著不同等相关地理现象。同时也引导学生对四季成因进行有效明确,把握太阳光高度角不同所呈现出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为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切实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在强化学生地理学习力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培养其地理创新力。要引导学生具备应有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在具备创新创意能力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并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创新型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能力,切实发掘和创建全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掌握,并且在对各类内容进行消化、吸纳以及融会贯通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应有的多元智能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切实实现优化分析和整合利用,在指导训练和发展学生地理创新力的基础之上,使其具备更加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认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心态和个人品格,这对学生学业品格的提高以及创新的发挥有关键作用。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实践和前沿理念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时事热点或者焦点问题,或者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呈现以及信息技术等方式,对相关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启发和鼓励,让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相关地理大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样才能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针对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方面等内容教学时,在讲述地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什么夏天穿白衣服的人更多,冬天穿深色衣服的更多?阿拉伯人的衣着装扮是因为什么呢?通过相对应的讨论,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层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大气或者气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等相关内容,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其中的地理知识和深刻内涵,然后让学生在具备经验的基础之上,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在把握事物根本规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认知,提升想象力和创新力,为其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四、结论

从上文的探究中可以切实看出,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确保学生充分明确地理学习力的深刻内涵,对其中所涉及的核心知识要充分理解和有效认知,让学生进一步充分明确各类知识的核心内涵,在强化学生地理学习内在动力,以及树立良好学习观的基础之上,强化自身的学习毅力和地理学习信心,在迎接困难、处理挑战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创新力,进而从多方面协同推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切实提高。

猜你喜欢
毅力基础过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我懂得了坚持与毅力
“整式”基础巩固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