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开发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023-08-16 13:02
乡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新四军红色

汪 琴

中共黄山市徽州区委党校,安徽 黄山 245900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20 字总要求一脉相承。为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各地必须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1],其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是乡村振兴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资源。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红色资源分布广泛,挖掘利用成效显著。基于此,笔者系统分析徽州区开发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已取得的成效,并阐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 徽州区开发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的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近几年徽州区乘势而上,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上力争上游,成效显著。

1.1 盘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

1.1.1 深挖红色资源。徽州区大力实施红色革命旧址修复,切实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全区现有革命遗址遗迹25 处,现存革命文物近800 件。同时,持续推进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小练、琶塘、碣石4 个党性教育基地(点)打造提升,先后建成小练革命展示馆、红色富溪记忆馆、新四军二支队琶塘纪念馆3处。

1.1.2 致力于文物征集。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作为徽州区革命文物主要展陈地,近年来不断深入挖掘新四军革命历史,积极联系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仍在世新四军战士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深入采访,开展抢救性口述史收集,不断充实馆藏文物和资料。例如,2020年12月赴祁门县拜访93岁高龄的新四军黄西支队战士王群,详细了解皖南游击队的革命历程,完善新四军传承部队皖南游击队的历史纪录;2022年2月24 日,赴岩寺镇洪坑村拜访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在洪坑设立法西斯集中营的见证者,98岁的王永太和85岁的程秋生两位高龄老人,积极做好影像采集和史料挖掘工作,完善新四军将士在洪坑集中营与敌人斗争的历史纪录,进一步提升纪念馆展陈水平、充实展陈内容。2019 年以来,纪念馆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捐赠革命手稿、照片、书籍、铜像等实物,其中包括张云逸之子张远之捐赠的张云逸1955年授衔的肩章、领章,刘奎之子刘曙明捐赠的手稿、书籍及铜像一尊等,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提高了纪念馆展陈水平。

1.1.3 打造红色课堂。徽州区围绕一个典型案例、一份简介材料、一条观摩路线、一间培训教室、一名主讲人员等“五个一”的要求,命名和打造5个“村干部实训基地”及13 个“区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同时,当地还拍摄制作了红色教育党课《小练星火 燎原徽州》《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四铁”干部》,设计了《红色富溪》《三色党建》《身边的榜样微党课》《最美人物微党课》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党课。

1.1.4 讲好红色故事。近年来,徽州区以岩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为主体,积极与各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及新四军后代联系,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讲座,举办“革命后代讲革命故事”系列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纪念馆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六进”活动,宣传新四军铁军精神,打响“北有延安,南有岩寺”红色旅游品牌,讲好党的故事、新四军的故事。相关工作人员走访采访革命亲历者、新四军后代及亲属,深入挖掘新四军、皖南特委等发展历程和历史人物背后故事,制作党性教育专题片《红星照耀新徽州》《打不死的刘奎》等。同时,当地还举办红色故事演讲、军史党史知识竞赛、呈坎汪村红色旅游定向赛、重走红军路等常态化活动,并利用假期举办“小铁军”志愿者讲解员培训班,鼓励与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关注、了解红色文化,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2 拓展红色产业链,助力富民强村

在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引领下,徽州区乘势而上,在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拓展延伸红色产业链,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1.2.1 做活红色旅游。徽州区以红色研学成长风景道[文峰公园—岩寺小练—罗田—滨河路-西溪南琶村—潜口—富溪碣石(福州)—103 省道—新四军军部]为发展基础,不断完善沿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当地依托黄山市红色旅游联盟,积极组织或参加安徽省、杭州都市圈、长三角区域的红色旅游宣传,以及各类红色旅游节事展览,扩大红色旅游受众面,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努力将徽州区红色旅游线路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党建活动参观线路;加强与武汉市、南昌市、云岭市、盐城市、临沂市的联系,探索联合打造铁军红色旅游线路的可能。

1.2.2 加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助力红色村庄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中组部、财政部决定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安徽省共有49 个革命历史村纳入试点范围,徽州区岩寺镇石岗村入选。为全力推动石岗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徽州区突出“黄山市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和“小练惨案”发生地独特红色资源,建成小练革命展示馆,开设红色讲堂,绘制红色墙体画。

1.2.3 共享红色经济。徽州区引导村党组织借助红色经济发展优势,发展民宿、采摘园、泉水鱼养殖等业态,建设党性教育基地(点),打造特色情景体验项目,并完善食堂、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吸引各地党组织在此组织党员活动,通过提供讲解、授课等服务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并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售卖特色农产品,使其共享发展红利。

1.3 创新发展思路,赋能乡村振兴

1.3.1 引导各地打造红色主题。徽州区各地根据自身红色资源,打造红色主题,把“红色根脉”转化为文旅融合的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之路。例如,岩寺镇小练村挖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起义历史资源,以“小练惨案”为主题,着力打造“红色石岗 星火小练”品牌,开设红军食堂、农家乐,众多村民从中受益。富溪乡富溪村围绕“红军步道”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节点,建立红色富溪记忆馆,推动黄山毛峰茶叶与红色资源融合发展。西溪南镇琶塘村以新四军二支队驻扎地为主题,打造新四军二支队琶塘纪念馆,目前已成为黄山市党建活动、红色教育的重要地点,带动周边村域发展。

1.3.2 村企合作初显成效。徽州区立足解决“村庄缺经营、企业缺资源”难题,遴选红色资源丰富的村庄,与区属国有企业浪漫红公司开展试点合作,积极探索城乡融合、村企共建、互利双赢的发展路径。例如,岩寺镇人民政府、石岗村委会与黄山徽州浪漫红文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红色村庄石岗村可用于经营的业态及资产交由浪漫红公司运营,浪漫红文旅集团分年度支付费用给村委会。浪漫红文旅集团抽调3 名优秀员工成立石岗村工作专班,与村“两委”一同全面开展村庄资源梳理,共同设计谋划了“红色、自然、休闲”3个维度的红色旅游发展体系,以“红色产品基础款+定制化服务”打造红色文旅研学,实施红色讲堂、农耕研学基地等项目22 个。2021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2 万元,吸纳30 余名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村企合作充分盘活了红色资源村的剩余劳动力,既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让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

1.3.3 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徽州区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充分整合开发各乡镇的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辟党员教育工作新路径。例如,徽州区富溪乡既是黄山市重点产茶区,也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富溪乡按照“有服务中心、有党课教室、有红色课程、有讲解队伍、有运营团队、有产业布局、有特色餐饮、有群众参与、有研学宿舍、有未来规划”的“十有”标准项目化推进基地建设,做强“红色富溪”党性教育品牌。建立由优秀老党员、乡村干部、“堡垒户”后代组成的名嘴讲解团,分批到碣石红色讲堂讲述红色故事、身边故事、初心故事,让“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在抗美援朝老党员江志祥、优秀共产党员王诗进、老书记郑道生等老党员家中设置党员“微家”,为党员干部、群众上微党课,让乡村干部、群众深切感悟老一辈党员的奋斗历程,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目前,红色富溪已成为区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市直机关工委推荐党性教育目的地。

2 徽州区开发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红色资源缺乏系统整合

徽州区红色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广泛。当地在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挖掘整理,缺乏系统的规划与利用。此外,各个乡镇在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且开发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科学整合,难以形成拳头效应。

2.2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徽州区大部分红色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依托现有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初级阶段,对红色文化产业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不够,缺乏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创意设计,缺乏消费者参与性、体验性、学习性强的文化项目。这种初级阶段的开发利用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但对乡村振兴的助力显得有点后劲不足。

2.3 人才资源不足

一方面缺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人才。目前,徽州区高素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人才匮乏,专业化、理论功底深厚的研究队伍、传播队伍较少,缺乏对红色文化的系统保护。二是缺乏讲解人才。红色景点专职讲解人员较少,大多由农村老党员、红色革命经历者担任,其文化水平较低,且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培训,讲解的深度及广度存在不足。三是缺乏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受交通、工作环境及待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徽州区难以招聘到优秀的复合型经营人才。

3 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3.1 全面摸底红色革命文物资源

摸清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是保护革命文物、弘扬红色文化的基本前提。第一,全面开展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公布徽州区革命文物名录,全面摸底调查全区的红色资源。第二,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各时期红色革命文物、文献档案史料及口述资料的征集工作,并对口述资料进行整理。同时,对现存革命遗址的名称、地址、面积、建筑样式及材质、形成时间、利用时间等情况进行调查。第三,建立完整的红色资源数据库,建立实物和电子档案,实现红色资源数据开放共享,为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3.2 灵活运用红色资源

徽州区应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价值,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市场化,加强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红色资源活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3]。徽州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红色资源与区内景区景点、农林业综合体、美丽村庄和乡村旅游“微空间”有机整合,促进文化创意、红色教育、乡村民宿、观光农业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第一,发展红色旅游。徽州区应全面整合新四军军部旧址,以及琶塘村、富溪乡等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区内革命遗址、烈士墓、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区景点“串联成片”。第二,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旅行。红色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开发、转化,赋予其更多的教学元素后,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3-4]。徽州区应以新四军与岩寺、皖南游击队——刘奎抗日等为主题设计红色研学课程,打造研学基地,在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的同时,带动村民通过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致富。第三,徽州区应不断创作整理出版徽州区红色旅游资源图书、音像制品、邮政票品和旅游工艺品。同时,将近年来创作编排并获国家、省、市奖的少儿舞蹈《翔》、情景剧《一把椅子》、微电影《不能忘记的》和音乐作品《村歌》整合在一起,集中打造一台红色徽州的专场文艺演出。第四,全力发展红色文创产业。徽州区应以革命人物、革命遗物、革命遗址为载体,开发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红色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推出展现当地新四军、游击队文化内涵的海报、日历、戒尺等用品,将红色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红色文化有形化、可视化、经济化。同时,探索“互联网+”新模式,在开展传统线下销售的同时,借助抖音、淘宝、小红书等电商平台销售红色文创产品。

3.3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红色资源是“铸魂”的活教材。第一,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推进基层党建,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使其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提供组织保障。第二,将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纳入考核标准,鼓励农户通过办红色文化农家乐、红色民宿等方式参与红色村庄建设,推动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加速向农村集聚,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创造条件。第三,以红色文化滋养乡村振兴,增强信心、守正创新,激发村庄建设的内生活力,引导和发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各领域,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红色文化,既是红色血脉传承的结果,又是红色血脉永续传承的重要载体”[5],要用红色文化建立健全道德约束机制,将行为规范与农民的利益相挂钩,引导农民向上向善、杜绝陈规陋习。传承创新徽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精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新乡村。

3.4 整体联动、统筹协调,实现红色乡村共同发展

只有全区一盘棋,统筹协调各乡镇的红色资源,整体联动,才能打出一套组合拳。第一,徽州区应统筹推进红色旅游,强化各乡镇红色乡村的协作,实现全区一盘棋。打通各红色景点的交通盲点,变孤景为群景,将徽州区优质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形成红色乡村矩阵。第二,加强错位建设。徽州区应把握好红色历史脉络、提炼好最能代表自己的红色精神,明确各红色资源点发展目标和重点,错位发展、差异化建设,使各点相互关联又各有特点。第三,徽州区应发挥区内影响较大的红色资源(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其他红色资源,统筹推动红色资源集中片区的区域合作共建工作,着力打造红色资源区域集群。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红色文化发展的强力引擎。因此,徽州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红色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第一,制定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通过招商引才、招才引智,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引进一批善于文化创意、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市场策划、宣传营销等高层次人才,并且用事业、待遇、情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要引进数字型、文化策划型人才,加快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数字化展示系统等的建设,集中资源打造几个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精品亮点,大力发展红色创意产业,抢占红色文化数字经济“新风口”。第二,依托党史办、党校、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主体,不断充实红色文化、党史研究队伍,不断挖掘徽州区红色文化内涵。同时,建立健全乡村红色教育体系,打造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文化讲解队伍。第三,持续加大老干部、老党员等乡贤培育力度,利用乡贤意见领袖效应凝聚人心,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第四,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对做出巨大贡献的村民给予表彰奖励,调动村民参与红色文化及红色村庄建设积极性,为红色村庄振兴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新四军红色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追忆红色浪漫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