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策略探索

2023-08-16 22:06张云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本研究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以沈绣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非遗译介的策略:根据不同的翻译生态,选择性地使用归化、异化策略,采用直译、改译、编译、增译等方法,在语言、文化、交际的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地选择并转换,同时进行顺应性设计,实现非遗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适应,推动非遗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策略;生态翻译学;沈绣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052—03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浪涛拍打千百遍后的瑰宝,光彩夺目。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和包容性,是对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礼赞。近年来,各级各地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提供组织、经费保障等,并利用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非遗。然而,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应是封闭的,还要以对外译介等途径使其走出国门,从而实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当前我国倡导的“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不谋而合。南通处于长江之尾、大海之端,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以长江为界的文化圈也在此交融。作为江苏省非遗保护的重点地区,南通拥有一大批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其中沈绣在全省乃至全国别树一帜。

一、 南通非遗译介现状

(一)非遗外宣英译资料不齐全

南通尚未有完整的英文或中英版本的非遗类书籍;南通非遗项目的宣传片较多,网络上能搜索到“蓝印花布——南通非遗文化宣传片”“以匠心致匠心——南通非遗纪录片”“南通非遗系列微视频”等,但其中只发现“以匠心致匠心——南通非遗纪录片”有英文字幕。关于非遗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都对南通各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中文介绍,但缺乏英文译本。“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有國家、省、市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等的中文介绍,但未设置英文网页,且网站更新速度较慢。此外,通过搜索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找到“南通非遗”,其中“项目管理”一栏中的“名录项目”和“传承人风采”都是空白,只有“传承基地”有相关中文介绍,“传承保护”一栏中“保护动态”“理论研究”是空白,只有政策法规有一些中文介绍,而且此公众号更新周期较慢、关注率不高,不能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通过走访南通市区的非遗博物馆还发现,中国沈寿艺术馆、中国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有相对完整的中英文介绍,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对于南通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进行了非常详实的图片及文字简介,但是没有英译版本。

(二)非遗外宣英译文本存在问题

1.翻译方法使用不当

非遗的制作技艺是源于语境中特有的文化符号,译者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对等的译文,往往会选择直译法,但是容易引起译文受众文化理解上的障碍,例如:“手工刮防染浆”的译文为“Starch Covering”,“手工刮白”的译文为“Scraping of Starch”。用简单的意译法,译入语受众无法了解蓝印花布手工刮防染浆、手工刮白的技法,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译法的基础上进行增译,通过恰当的文化转换,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特征,译文受众就能够接受,最终使非遗文化得到传播和交流。

2.机器翻译过度使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智能发展迅速,日益众多的翻译软件被应用到翻译活动中。但是对于涉及文化、专业类的词语,翻译软件往往不能给出精准地道的译文,机器翻译出来的译文一般行文不够流畅,而且晦涩难懂、不易理解。翻译过程中,过度使用机器翻译,会大大降低非遗外宣文本的英译质量,造成文化误读,导致译文受众对我国非遗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降低。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策略探索

(一)生态翻译学与非遗译介

“生态翻译学”以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为核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研究范式。非遗项目带有“本土文化特色、哲学思维”,为彰显文化原生态的特征,非遗项目的成功译介需要广大学者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翻译话语体系。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依据“适应选择论”,对非遗外宣文本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进行和谐转换。由此,探索出以“本土特色”为核心,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得到发展,作为本土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实现“走出去”,理论与实践达到统一。

(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非遗译介实践

生态翻译学为非遗的成功译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依据“适应选择论”,在译介的过程中,译者应发挥自觉能动性,根据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在三个维度进行选择转换,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效果,从而改善南通非遗翻译的现状,推动南通非遗的对外传播和交流,实现南通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1.语言维的转换

语言维的转换是指译者关注两种语言的形式,包括结构、风格、修辞等方面。因为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维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译者需要对这些语言维度的差异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转换,用目标语译文准确地“再现”源语文本,适应译文读者的理解和认知。

例1:沈寿的“仿真绣”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和西方油画光色艺术,独特的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生动逼真、淋漓尽致的表现力,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译:The“simulated embroidery”from Shen Shou, combines Chinese traditional embroidery with light and color art of western painting for which it owns a unique embroidery needle method and color line use with vivid and realistic performance that achieves the perfect and extreme condition.

例2:蓝印花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调,经过岁月的淘洗,焕发着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译:With simple but elegant characteristics, blue calico contains Chinese peoples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harming during its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例3:机杼声声,鸟语花香。这就是您所看到的南通纺织博物馆,一个集历史、科普、园林为一体的“纺织大观园”。

译:Hearing the sound of shuttles waving, birds singing, smelling sweet of flowers. Here is what you see——Nantong textile museum, a “Textile Garden” with function of history,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park.

漢语语言辞藻华丽,成语特别丰富,这正是汉语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例1中的“生动逼真”“淋漓尽致”是对沈寿“仿真绣”表现力的感叹,直译法可以传达原文的涵义,并保留汉语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所以翻译成“vivid and realistic”“perfect and extreme condition”。

此外,汉语是一种动态语言,体现在多用动词,叙述呈动态,如例2中的“蕴含”“经过”“淘洗”“焕发”等动态语言呈现出逼真的动态画面。英语是静态语言,体现在少用动词,而多用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等,一般叙述呈静态,译者用编译法,以“with”“during”“development”等来表达中文中动态的涵义。如果按照原文中的动词来翻译,就违反了英语的语言规则,译文受众也没办法理解。例3中的“机杼声声”“鸟语花香”描绘的是静谧祥和的环境、忙碌劳作的场景,译文中增加了“hearing”“smelling”两个动词,能够再现原文的意境,保证了译文的连贯性与准确性,目标语读者也容易接受。

2.文化维的转换

文化维的转换是指译者关注文化内涵如何在不同语言间进行传送与诠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能离开文化。由于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在目标语中找到“文化对等”,在这样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就要对译文做出合理的文化转换,并通过一定的翻译策略来弥补这种逆差,并能够适应译语所属的文化系统,以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认知,并达到文化传播、交流的目的。

例4:著名美术家韩美林教授为本馆题词“天工开物”。

译:“Tian Gong Kai Wu”,dedicated to the gallery by the artist, professor Han Meilin.

例5:图案艺术性强,是中国蓝印花布典型代表,它适用于民间各种日常装饰品。如服装、被面、包袱、头巾、帐沿、床单、门帘等。

译:It is a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Blue Calico. It is a suitable decoration for many everyday articles such as clothing, quilt—covers, table cloth, scarves sheets and portieres, etc.

例4中的“天工开物”,由“巧夺天工”“开物成务”两个词组合而成,意思是只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遵守事物的发展规律,辛勤劳作,就能生产出生活中所需的物品,其精美的程度甚至胜于天然。译文只是用音译法,并没有译出“天工开物”的文化内涵,试改译为:“Tian Gong Kai Wu”(As long as we enrich and improve our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follow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and work hard, we can produce all kinds of articles needed for life, and the degree of its beau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ature)。对于译文受众难以接受的文化负载词,一般选择文化式增译的方法,以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译文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例5中的“包袱”是指用布包起来的一种衣物包裹。译文把“包袱”翻译成“table cloth”,显然是误译,译文受众看过之后会以为是桌布,试用增译法,译为:“Baofu,(A piece of cloth used to wrap up the clothes in ancient times of China)”。

3.交际维的转换

交际维的转换是指译者关注原文的交际目的在译文中是否体现。交际是语言的目的,译者除了要关注译文的语言和文化的正确转换和有效传播,还要注重译文是否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根据Newmark的理论,交际翻译应使译语文本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基本与源语文本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等同,译者需要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6:慈禧大喜,赞之为绝世神品,亲笔赐给“寿”字,故更名沈寿。

译:Queen Cixi was very happy and gave the word “shou”to her, that is why she changed her name as shen Shou.

例7:沈绣享有“绣中之绣”“国宝中之瑰宝”以及神针的美誉。

译:Shen Embroidery enjoys the reputation of“Embroidery among the embroidery”“Treasure among the treasure” and “Super Needle”.

例8:民间艺术是最“土”的,也是最“洋”的,这可以从蓝印花布得到最好的證明。

译:The folk arts may be the most “countrified”, but can be the most modern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s actually well exemplified by blue calico.

例6中沈寿在慈禧七十寿辰的时候献给慈禧《八仙上寿图》,慈禧大喜,所以赐名“寿”,是长寿的意思,带有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但是译文直接音译为“shou”,试用增译法,译为“shou, which means longevity”,这样才能传达出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感情色彩,实现交际维的转换。例7是对沈绣极高的赞誉,沈绣是绣品中的极品,所以直译为“Embroidery among the embroidery”“Treasure among the treasure”。沈秀的针法变化多端,译文并没有将“神针”直译为“Divine needle”,而是改译为“Super Needle”,以上译文对译文读者能够产生与源语读者基本相同的效果,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例8中的“土”和“洋”译为“countrified”“modern”,意思是蓝印花布虽然“土气”,但符合时尚潮流,被大家所接受。译文符合源语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结语

非遗的外宣译介坚持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充分斟酌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的异质性,本着平衡和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翻译生态,选择性地使用归化、异化策略,并采用直译、改译、编译、增译等方法,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地选择转换,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此外,非遗的成功译介还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实施主体、方法策略、技术手段、传播媒介等。因此,非遗英文资料、英文网站和英文语料库建设有待推进,非遗外宣文本的英译质量有待重视,专业的非遗译介人才亟待培养。只有以文字、图像、声音、网络互动耦合形成多模态的媒介,才能推进非遗的对外传播和国际化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策略探索(项目编号:CNT042);2022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KY202214)。

作者简介:张云(1983—),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