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的内在逻辑及弘扬路径

2023-08-18 03:37黄科罗茂松
重庆行政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岩建党斗争

黄科 罗茂松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交汇点上明确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是我们党立党兴国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以“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3]为主要内容的红岩精神生发于红岩革命斗争的生动实践,其源自伟大建党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与发展。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刻理解二者在精神内核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从两重理论参照系出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的内在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的奋斗史,而伟大建党精神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凝练。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一,是我们党精神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二者内涵丰富、关系紧密,从本体论上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从方法论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一)从本体论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这里的“源”意指源头、源泉之意。对于源头,我们要认识到“源头不等于河流的全程,或者说它只是全流域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环节,而是一个极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环节。”[4]源是流的起点,流是源的衍生,水有了源头,才能源远流长。换句话说,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才形成了庞大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价值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缩影,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充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内涵。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的一对“源”与“流”,必须共存于同一体系当中,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和其他精神一样,都归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部分,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谱系。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反帝反封建伟大革命实践的产物,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重庆的革命斗争中的深度拓展,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重要支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光辉篇章。

(二)从方法论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总体性概念。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既不是从某一事件和某一活动生发出来的具体精神,也不是具体的特殊存在,而是抽象的精神本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國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5]中国共产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因而,伟大建党精神不是指1921年创立中国共产党时所呈现的“建党”精神或者具体的某一精神样态,进而再衍生出不同的精神,而是我们今天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百年来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种以回顾性的方式从百年党史精神凝练中获得的理论结晶。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6]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存在,但同时也包含着具体性内容,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伟大建党精神会表现出具体的某一个精神,而红岩精神就是建党精神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具体精神样态,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共南方局国民党统治区的具体性内容和生动展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与创新。

二、红岩精神赓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真理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与红岩精神尽管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红岩精神赓续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旗帜、宗旨情怀、坚强意志和价值立场,进一步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真理的力量。

(一)红岩精神传承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旗帜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和“崇高思想境界”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的思想旗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真理的坚持,对信仰的坚守。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坚持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中国带来了黎明的曙光,点燃了中国人民的希望,中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建党先驱们率先在中华大地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历史文化相结合,在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使之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7]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源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发展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克服各种困难与错误思想,牢牢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上下的指导思想地位,坚决同各种“左”倾、“右”倾主义错误作斗争。坚守理想更是坚持真理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将自身命运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英雄气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重要法宝,已经成为党排除万难,开辟辉煌的根本精神动力。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年代,面对国民党集团不断制造摩擦和分裂,只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奋起反抗,才能冲破牢笼,早日摆脱国民党集团的统治和封锁。中共中央南方局共产党人充分继承并发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融入自己的灵魂和血液之中,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依然坚守革命阵地,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面对革命党反动派的软硬兼施,各种毒刑拷打,依然面不改色,严守党的秘密,坚决不做出卖国家、出卖人民、出卖党组织的行为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周恩来同志讲道:“只要同志们坚持信念,不顾艰难,向前奋斗,并且在黑暗中彰显英勇卓绝的战斗精神,黑暗必然被冲破,光明一定会到来。”[8]正是在这理想信念的指引和凝聚下,南方局共产党人有理有据地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政治上的全面斗争,最终扭转了局势、赢得了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熔铸了红岩精神的根和魂,是红岩先烈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念之源,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共产党人心中, 也让伟大建党精神高扬信仰的火种永不熄灭。

(二)红岩精神继承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宗旨情怀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和“坚定理想信念”是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的共同宗旨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9]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直秉持初心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为这份初心使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牺牲,获得了广大人民的信赖与支持,在百年发展的今天依旧迸发着青春的朝气。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所在,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向前的根本动力。历史已经证明,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实现民族解放、赢得民心,最终赢得历史主动权。守得住初心,担得住使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所在。

全面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初心和使命扛在肩上,在国家内忧外患、唇亡齿寒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身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鲜明体现。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树立大局意识,以民族大义为先,人民利益为重。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采取刚柔并济的战略技术,贯彻落实“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坚持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与各种进步势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最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在这一初心使命下,我们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压倒性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三)红岩精神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坚强意志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和“浩然革命正气”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坚强意志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指出:“从古至今,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0]“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气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质,是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质与革命觉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发展。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意志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舍生忘死,不惧风险挑战,面对民族存亡、国家发展的危险和考验,我们党都是以顽强奋斗的英勇姿态和斗争志气面对挑战,最终取得革命胜利,赢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

中共南方局共产党人在复杂险恶的社会環境中赢得的历史主动,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他们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换来的。红岩革命史就是一部与顽固势力不懈斗争的历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是红岩先烈的意志之魂,具有钢铁般斗争意志的叶挺在狱中写道:“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11]正如像叶挺一样的共产党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气节成为南方局时期革命同志在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依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精神力量的激励和鼓舞下,南方局共产党人最终以超凡的斗争本领和战斗至最后一刻的革命决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红岩精神进一步发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意志品质,以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永远铭刻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心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永不过时,是新时代继续砥砺我们不断前进的不竭精神力量。

(四)红岩精神坚守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立场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和“巨大人格力量”是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的道德准则和价值立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首要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坚定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弱到强、由小到大、越挫越勇的政治信念,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事业的庄严承诺和对人民立下的铮铮誓言。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中共中央南方局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迫害更是恪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妥协,不服输。江姐在面对作为革命战友的丈夫被捕牺牲后,并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强忍着悲痛,毅然决然地接替丈夫的工作。但是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被捕关押在渣滓洞监狱,面对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钢鞭、电刑,江姐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对党的忠诚。留下了“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经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等矢志名言。可以说,红岩精神进一步践行了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在新的革命时期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精神境界。

三、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13]时代沧桑巨变,精神历久弥新。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自觉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继续把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具体而言,需坚定执着追求理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初心使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及锤炼风骨意志、发扬斗争精神历练斗争本领,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一)坚定执着追理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更应该是共产党人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14]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灵魂、旗帜和方向,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少理想信念就相当于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无论在任何时候,理想信念都是我们党面对一次次挫折又成功崛起的指路明灯。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中不断地强化和锤炼自身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自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要善于学以致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践。一如既往地保持定力,关键时刻站得稳,危难关头挺得住,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心怀“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5]继续保持远大理想和清晰目标,不断地在党内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教育,始终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二)坚守初心使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党依靠人民创造了无数奇迹,人民就是江山,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没有新中国的伟大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人民就是江山”的论述,强调说:“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17],“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指引我们党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从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中感悟初心和使命的恢宏伟力,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伟业的决定力量,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时刻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生活和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听取和思考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始终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动力,将党的伟大事业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

(三)锤炼风骨意志,发扬斗争精神历练斗争本领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做好面对风险和挑战的必胜信心和必要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18]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节点上要继续保有昂扬奋斗和斗争的精、气、神,用积极向上的姿态将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中的斗争精神继承下去。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历练斗争本领,要善于抓住事物中的主要矛盾,从主要矛盾中寻求突破口,找准工作重点,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斗争方法,时刻把握好斗争的尺度与分寸,率先解决那些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在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守住道德底线,坚守政治原则,又要具有处理关键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要能根据问题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斗争策略,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导权。当今世界正处于天下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多重挑战和重大风险,这决定了新时代伟大斗争必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有敢于直面风险和考验的勇气、决心、志气,以培养和树立面对目标任务、困难风险的斗争精神和奋斗姿态,从容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動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19]进而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大力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0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要素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120);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文科建设“红岩特色思政大课堂联合培养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02).

[3]江泽民.在重庆就党建和西部大开发调研时强调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推进西部地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N].人民日报,2002-05-26(01).

[4]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8):12-17.

[5]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02).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8]吕荣斌.在国统区的周恩来[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6:103.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02).

[10]毛泽东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1-292.

[11]黄宏,何事忠.红岩精神[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1.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02).

[1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46.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

[15]习近平.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N].人民日报,2022-7-31(0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17]习近平.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5-15(01).

[18]习近平.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9-4(01).

[19]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7.

作者:黄 科,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罗茂松,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红岩建党斗争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建党九秩
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