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2023-08-20 17:11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法治道德

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陈 希

道德与法治不仅是一门理论课,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实际生活,加入实践课程内容,更好地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德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延伸,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探讨了德育工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整合,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概述

道德与法治是立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标准和法治观念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基本政治认同感、道德法治观念,使之形成健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教会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提高学生分辨事情真伪的能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成长的每一次挑战。同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注重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渗透,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切实做到“知法守则”,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所学的法律知识,面对事情时候运用法律知识去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提高德育法治的教学实效性,可以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向、骨气和自信心。

二、小学道法课程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目的是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德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法律知识,还可以延伸到生活中,能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德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相同。如今,道德与法治作为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开设德育法治课程的目的,就是在小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播下“法”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具备基本的法律视野。将学校德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衔接,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德育的力度不够,长期下去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在积极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课外实践与课堂内的知识有效融合,并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合理引导,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获得好的体验。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相比之前的略显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德育为基础的教学更有趣、更有效。

三、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成效的途径

(一)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小学讲授德育法治课程时,不仅要渗透知识,还要有意识地进行体验式培训,即在组织德育法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符合当时学生兴趣和特点的德育和法治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遵循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德育法治教育符合学生的喜好和时代特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真正含义,进而建立基本的法律知识体系。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应立足于实践,开展小学德育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形成法治意识。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教师积极寻找不同渠道,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作为德育法律经验培训的载体。例如,在学校的帮助下,教师可以邀请先进集体和榜样做报告,组织座谈会、作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各种法律基地,如青少年拘留所和青少年教育中心等地点,并组织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和其他类似活动。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实际参与教育实践过程,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和感悟,才能了解基本知识,将学校德育与德法教育相结合,达到德法教育的目标。

(二)关注学生需求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德育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始终开展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以支持德育目标的实现。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快乐。部分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反馈,“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缺乏基本的了解,存在些许恐惧和依赖”。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生活,系统化的知识能服务于学生,解决学生认知不足带来的恐惧。例如,四年级第一部分“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中包含的垃圾分类、“温室气体”产生和碳排放计算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实践将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生活”。教师还要为学生科普,“世界上有许多惊人的现象,学过该课程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如果你想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学习很重要,课堂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你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学习,多读书,从读书中获得知识,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吸收足够的营养,丰富你的生活,让学习与你一起更好地成长”。在这样的激励下,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融入生活,增进道德理解

德育源于生活,德育的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对现有知识进行总结、体验、认识和实践,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生活。“以德育人”的范围相当广泛,不拘泥于某一点,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相应的课程内容中找到答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平时在课堂所学的法治知识也会及时地得到运用。德育课程可以按照“生活逻辑”组织知识,有助于学生增长生活经验。用“生活逻辑”组织知识,有助于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认知知识”。孩子们对国家的认识,往往从日常生活中的国旗、国歌、人民币等开始。正因如此,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中的民族主题教育被融入各种生活事件中。例如,在“我们是公民”这节课中,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这种概念不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常识。小学生需要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处理公民的权利和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事情我们不必做,但我们做了这些事情,为什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出相关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与公民义务一样,是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培养正义感。因此,在过程中渗透道德价值观,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道德的意义。

四、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小学德育教师应将学校德育工作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整合并优化德育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和思考,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实现德育教学目标,完成德育法治教育的共赢。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法治道德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