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检视和路径探索

2023-08-20 17:11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文峰中学南学亮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评价能力课程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文峰中学 南学亮

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与其他的目标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在地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技巧和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地理课程教学更多关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便近些年来教师对地理实践力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受制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质依旧不高。本文将主要考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力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在高中地理中培养学生实践力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无论再怎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依旧是无可取代的,学生依旧可以毫不费力地就从教师那里获得所有的知识。但是与理论课程的教学不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考查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实践目标制订合理的实践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还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的风险和意外,对计划做出调整。其中有的实践连目标都要学生自己去制订,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即便教师给予再多的帮助,学生依旧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最后的成功。因此,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另外,地理实践与理论课程不同,理论课程总是会枯燥无味,但是地理实践往往是有趣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既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又能锻炼合作的能力,在实践完成之后还能获得充实的成就感。

(二)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作为一门实践性科学,地理的理论必定从实践中得出,并且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修正,从而理论促进实践、实践促进理论,使地理学科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仅仅接触到了理论知识,却没有相关的实践进行验证和支撑,从而导致学生对理论的知识的掌握也处于一知半解当中。例如,在地理中会介绍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戈壁、喀斯特地貌等,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学生对这些地貌的理解就永远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在引入了实践之后,学生就能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使二者互相验证,从而结合成为更加牢固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更加长久的记忆。另外,与理论知识课堂相比,地理实践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运用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会越发娴熟,最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内容的指导和基础,但是针对地理实践力开展的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第一,地理实践力作为一种新的要求,其对学生的培养锻炼主要体现在意志能力和行动能力两方面,如果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就会出现不明确的问题。第二,地理实践应当是明确的,有时教师所给出的实践目标却太过笼统,同时在实践过程和方法上教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一头雾水,无法正确开展实践。第三,教师在设计实践目标时并未仔细地考虑,有的地理实践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观察,但是教师却将其作为某一节课的实践作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最终的实践效果就会不如人意。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高中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多个科目,原本就紧张的时间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理论课程占据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导致学生可以进行实践的时间非常少。而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也不能在科学的指导下正确实践。首先在部分实践中,内容存在一定的错误。其次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学生的操作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要求正确实践。最后,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的关系和作用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弱,所以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实践课程时都会为学生规划好实践的每一步,这就相当于实践过程其实是在考查教师的能力,学生只不过充当教师的手臂进行操作罢了,其自主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与理论知识课程不同,实践课程对评价更为重视。但是目前高中地理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却表现出一定的不完善。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方式,即通过试卷和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操作都无法纳入评价体系,造成评价偏颇;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并未纳入评价体系中,评价体系仅仅涉及了最终的学习结果,却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过程出发。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地理实践力

(一)积极挖掘各种可能的实践内容

高中是学生进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必定要接收大量的知识,因此时间上的紧张是必然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想要顺利开展地理实践,就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时间,积极挖掘各种可能的实践内容。

1.课堂实践

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开展地理实践是最方便的。在实践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获得尽量真实的体验,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打造逼真的实验情境。由于课堂实践毕竟不是真正的地理实践,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实践时应该考虑学生所生活的地区以及一些在生活、学习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地理特征,从这些方面进行实验的设计。同时,教师可以将实践内容和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整体教学设计。例如,在湘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中国版图内各种地貌特征的认识”实践,让学生在各大地理网站上查找并下载记录各种地貌特征的图片,通过分组讨论认识中国常见的地貌特征,并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讨论不同地理特征之间的差别。

2.校园实践

相比较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比较大的弹性,由于高中生们平常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校园中度过,所以他们能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一点点完善实践的内容,而且在校园中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大,能展开的课题比在课堂上更加丰富,学生也能依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践。在校园实践中,教师依旧要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教学目标的规定,让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例如,对各种仪器的使用、对数字准确性的记录、对天文及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制作解析图表的能力等。通过校园实践学生的能力将得到初步的锻炼,为真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准备和铺垫。例如,在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校园内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践调查。

3.生活实践

校外生活实践的开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中发现各种可以进行实践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进行这类调查时,学生主要对周边的地区进行考察,例如,一些历史遗迹、森林湖泊、小河山脉等。第二类是进行专门的实践活动,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计划选取合适的实践课题,并在仔细考察之后带领学生在详细的规范和严明的指导下开展实践。一般来讲,这类实践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是最明显的,但是同样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教师应当选取假期开展实践。例如,靠山靠水的学校就可以在假期时间开展对该地区的综合考察,包括人类活动对自然景物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文明等。

(二)完善课程设置

地理实践课程的合理设置是确保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到锻炼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高中地理实践课程设置的完善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涉及学校课程的合理配比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全面优化。因此,作为现代的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地理执教素养,最大化促进地理实践课程设计的教学优势,积极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高效发展和提升。

首先,教师要协调与学校方面的沟通,提高学校对地理实践课程的重视,在地理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为地理实践分配相应的充分课时,还要积极完善地理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具、场地和资料条件等,为提高教师的地理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和基础。其次,教师需要按照学校给出的标准严格执行,确保地理实践课程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还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地理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对课程内容做出灵活调整,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计划,确保以完善的课程设置进行有效的地理实践教学培养,推动地理实践力教学培养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最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时应该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第一,对教学总目标进行分解,将其具体化,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第二,帮助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理解;第三,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依照学生的兴趣设计一条可行的教学路线;第四,将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操作表述,使实践课程科学合理。

(三)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由于高中教学的性质以及高考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结果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并不代表结果性评价应该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至少在地理实践课程中,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观察更能看出学生的进步、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水平。所以在高中的地理实践课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共同发挥作用。

1.过程评价

地理实践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教学周期,单纯依靠结果化的最终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实践力的真实水平,“一步考查到位”的评价也无法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科学性。因此,在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过程评价的教学效能,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动眼、动手、动脑和动情等多方面作为参考,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和指导优化,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个性、创新的实践能力,并使之产生独特的地理发现观察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地理探究的浓厚兴趣。例如,将地理实践过程依据实践内容划分若干重要节点,在每个节点利用师生共评表对学生或者学生小组进行量化打分,然后进行全程的评价记录保存,制订成学生档案留存,等期末教师进行最终结果评价的时候,再根据学生或者学生小组各节点实践得分进行最后的综合反馈评定。这样学生也会对教师的评价心服口服,对自身的地理实践表现也有了整体清晰的认识,进行自我理性的学习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就比较好理解了,通常就是以测试考核的方式为主,对学生在地理实践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展开考查和测验,根据分数预估出学生的地理实践水平。较为常见的就是地理教师根据实践操作和测验试题进行相应的测验评定,实践部分一般为主要部分,参考分数在60分;而测验试题处于次要地位,参考分数在40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本班学情和学校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因材施教,自行调整和优化教学评价方法,以提高高中地理实践力结果评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实践力的培养在高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现阶段培养学生实践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从实践力的内涵出发,正确认识实践力,从时间、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课程的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做出改善。

猜你喜欢
评价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