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牛”可期当下可积极布局

2023-08-20 13:35玄铁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印花税恒指沪综指

玄铁

本周,沪综指下探3123点,3144点“铁底论”被证伪。从以往经验来看,股市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和耐心,毕竟从政策喊话到利好落地会有一定的时间差。笔者认为,在当前观望情绪浓厚的背景下,投资者要做好提前埋伏的积极准备,迎接后续“政策牛”的第一波行情。

当下,全球股市进入估值失锚状态,主导投资策略的是赢家加码押注的赌场效应。8月16日,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收于4.297%,为2008年6月以来该债券的最高回报率。8月17日,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584%,中美债券收益率利差扩大。

中美7月份CPI同比增幅分别为-0.3%和3.2%,扣除通胀率后的中美十年期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分别为2.884%和1.097%。以此来看,中国国债实际收益率远高于美债。

受此影响,中美股市表现亦是迥异。截至北京时间8月17日下午四时(下同),沪深300和标普500的年内涨幅分别为-1.05%和+14.71%。

国债与股市收益的跷跷板效应消失,这是美股牛市趋势超强所致,还是即将被逆转的市场暂时失灵?受益于全球央行过去14年联手推动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目前仍在资产泡沫狂热周期的巅峰。美国银行从8月4日至10日进行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结果显示,美股投资者的悲观情绪为去年2月以来最低。在当前最受欢迎的交易模式中,60%选择做多美国科技股,14%选择做空中国股票。

谨慎来看,要扭转这一预期需要市场趋势和投融成本的明显改变。截至17日,中国十年期国债ETF年内上涨3.46%,大涨主因是人行6月和8月两度微调式降息。如果仅以本月收益来看,国内十年期国债ETF和沪综指分别上涨+0.83%和-3.87%。

宏观逻辑看,并非央行降息无效,而是股市投资收益降速远大于利率降速。如何让投资者赢?证监会的最新表态是:“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说白了,就是投资有得赚,融资更便捷,交易降成本。目前,始于港股的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传闻,已在A股蔓延。通达信数据显示,在过去20个交易日里,证券板块以约15%的涨幅领跑A股行业指数,同期沪综指下跌0.18%。

更为现实的选项是减税,若将印花税由当前的卖方承担1‰的税额,降低至0.9‰或更低,真金白银的让利将体现政策救市的诚意。统计显示,2021年和2022年全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分别征收2478亿元和2759亿元,分别占当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22%和1.35%。若是降税一成,相当于当年分别让利股民247.8亿元和275.9亿元。

A股实证看,降低印花税等同股市大涨,这一观点并非稻草人谬误。上一回减税还在2008年。当年4月24日,印花税从3‰调整为1‰,当日沪指大涨9.29%。同年9月19日,此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1‰,当天沪指大涨9.45%。

8月17日,恒指再创2022年12月以来的新低,年内跌幅达7.35%。若是港股先行降税,恒指熊市对A股的冲击亦将大为减轻。自2021年8月1日起,香港将股票印花税双方征收0.1%上调至0.13%,恒指此后累计下跌29.4%。据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估算,若按2022年和2023年度股票交易印花税实际收入做出估算,将税率降至0.1%或零,将令港府财政收入减少分别约123亿或531亿港元,占该年度总收入约2%或9%。

受恒指17日早盘一度下跌约2.34%的拖累,沪综指当日最低砸至3123点,跌回年初水平,6月谷底3144点和7月谷底3151点构筑的政策双重铁底被证伪。所谓底部轻易被击穿,在于此底并非市场底,既非大利好兑现+海量资金入市托出来(1994年谷底325点),亦非恐慌盘砸出来(2008年谷底1664点),更非绝望盘卖出来的萧条底(2005年的谷底998点)。毕竟,3144点离2018年的箱体谷底2440点仍有较远距离。

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要有耐心和信心。”股市信心恢復何尝不是如此?

谨慎来看,从政策喊话到利好落地的时间差,是行政之手与市场之手的博弈过程。最近7天,A股单日总成交在7000亿元上下波动,观望情绪极浓。当下,市场探底期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天越黑,后市井喷概率越大。积极策略是提前埋伏,迎接稍纵即逝的闪电式政策牛的第一波行情,其涨幅或将走过下半年涨幅的大半路程。

猜你喜欢
印花税恒指沪综指
前10 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7%
恒指初步濒临技术性熊市
●合同签订时,需要贴花履行印花税的纳税手续吗?
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营业账簿印花税有什么减免优惠?
港股连升追平10年前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