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盘面转强的信号

2023-08-20 14:15沐恩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缩量盘面缺口

沐恩

有投资者依旧很关心医药,你再顺着上周的文章说说!

上周说过医药板块的观点,不能单纯地说是看好还是不看好,也不能简单地说是机会还是风险,分化是必然,关键还是要找到其中潜在的机会,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模式和思维中。在过去的模式下,诞生一批医药白马,但在集采和反腐后,不能还抱着固有思想,觉得过去好,跌下来就是机会。

要按照上周文章分析的,现阶段要以创新药械为主,跟踪产品的进展。而传统药企转型需要一个过程,重点跟踪几家龙头企业的进展,因为只有它们具备研发、资本、出海等能力。此外,对于产品线单一且同质化严重的公司,确实没有中期跟踪的必要。因为好的或者有潜力的都存在不确定性,那又何必在不好的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

对创新药企该如何跟踪?

客观说,目前这类企业虽然占比较小,但家数也不算少,至于如何跟踪,或者有人想知道某家企业未来是不是一定能成功,说实话,现阶段没有人能有准确答案,不管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甚至是资深业内或者企业人员,也不敢说一定就怎样。

所以这类企业肯定是有跟踪难度的,因为一直在研发投入中,产品也贡献不了收入,大幅、连年亏损都是常态,在看不到业绩的情况下,更多也只能选择信任公司管理层,这就是目前跟踪纯正创新药企的现状。如果不能掌握这些,更简单的只能跟随资金的脚步,以技术应对为主。

当然,有难度并不代表没机会,要相信在现有制度下,创新只会越来越重要,可能会有某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掉队,但方向肯定不会变。比如在集采过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研发的重要性,这才是惟一的出路,现在这个趋势继续被强化。

虽然搞创新药的研发比较难,技术和资金都必须到位才可以,但相较半导体,国产替代肯定会更快,因为卡脖子的环节没有半导体那么难。人口基数大意味着有更多的数据支撑,而工程师的勤奋和能力也是独特优势。此外,之前亏损的創新药企只能去海外和港股上市,现在科创板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意味着在创新药领域,中长期都应该有信心,未来依旧会诞生一批大市值的企业。

本周3130点的缺口回补了,这意味着什么?

在7月25日上涨的时候就说过,技术上并不完美,补了3130点的缺口技术上更合适,但由于当时有政策催化,是技术解决不了的。后来也说过,近期主要是政策催化的反弹,核心只看量,在量能不能有效放大的情况下,性质没有改变。所以不放量又跌回来不要觉得奇怪,不走寻常路是A股的特点,逆向思维很重要。

本周完成了对3130点缺口的回补,技术上相对满足了,但这不是说补了缺口就会马上反弹,短期的信号有两种:一是技术为主,在完成补缺后,经历两周以上的缩量震荡后,逐步放量上涨,关键是缩量、横盘、放量上涨,这种时间会慢一些。二是政策催化,直接出现放量的大阳线,之后持续放量,这个前提一定是有超预期的政策,这种信号出现后盘面的氛围会更好,但哪天出现不确定。总之,二者都是等信号做跟随,在此之前,多数人都应该以等待为主。

现在是底部区域没有悬念,但别妄想抄在最低点,尤其是短期底部也不是那么容易出来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或者契机,核心都是放量。中期则要积极起来,越是抱怨声、恐慌情绪和骂声多的时候,才要坚定信心。一旦放量市场情绪转好,逻辑好的都会涨,无非力度、先后的区别,跟着资金做跟随更靠谱。每次阶段性底部出现后,在“滚雪球”中都会梳理最新的方向,这次也不例外!

短期可以按照超跌反弹看待,在缩量状态下不会有什么特别强的方向,部分券商和部分科技会成相对弱势的跷跷板,注意节奏。小券商为首的金融科技最理想的走势是前期龙头不大跌,不断有低位的轮动,之后再等待新的契机催化,具体需要结合盘面,一旦龙头倒下,短期也难免会进入休整状态,没能力的可以放弃。后面沪指反弹也需要大金融和白酒等权重表态,这与汇率、外资等有关,分清预期。

猜你喜欢
缩量盘面缺口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浅谈制动盘面端跳动测量
堵缺口
若涨停股次日低开该如何应对
数独竞猜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数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与A股同时诞生的经久股诗教你如何抄底和逃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