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智” 德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

2023-08-22 03:15杨彩虹
今古文创 2023年30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儒家内涵

【摘要】儒家“智”德是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品德,有别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智慧涵义。儒家“智”德思想在不同时代其内涵发生着一脉相承的演变。儒家“仁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健康发展依然具有积极正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智”德思想;内涵;发展脉络;现代诉求

【中图分类号】B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0-006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0.019

“智”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渗透到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文明,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智”德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在不同时代儒家“智”德思想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却一脉相承地影响着中国的智慧文化的发展。

一、儒家“智”德思想的涵义

今天讲“智”这个词多指人大脑反应灵敏、聪明,或知识渊博,办事能力强。而传统儒家思想里的“智”主要指为人处世能明晓事理、辨是非、明善恶、讲仁义等涵义。可见,传统儒家思想讲“智”这个概念,更强调的是做人的品德。

(一)通晓事理、客观得当

儒家思想认为人事通透、行为合宜为“智”。《释名》:“智,知也,无所不知也。”对生活中人事皆知、明晓是智慧。孔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实事求是、诚实不作假就是智慧。荀子言:“知之在人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强调智不仅要知道、了解事物,而且自己的认知还要和客观事物相符合。因此,遵从事物运行的规律,尊重事实真相,明了人事关系,行为得体合序是智。

(二)明辨是非、心存善恶

儒家思想认为分辨是非为、善恶的能力是智慧能力的最直接体现。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是非分明之心,是智慧的开端,辨别是非是人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这种能力若丧失则难以称作真正的人。

荀子对智也有同样的认识,他说:“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能够明辨是非曲直,做到正确认识事物就是智慧的表现,如果不辨是非真相,就是愚的表现。因此,“知者明于事,达于数。”智慧之人对人事清楚、明白,对事理精通了然。

智还要辨善恶。孟子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仁的本质是孝顺父母,义的本质是听从兄长,智的本质是懂得二者的道理而不偏离背弃。孟子在此强调智的功能是辨别仁与不仁、义与不义。所以孔子说“知者利仁”“未知,焉得仁?”智慧之人是拥抱仁德而不糊涂迷惑的人,能辨善恶是智慧。

(三)自知知人、居仁由义

儒家“智”更深一层的要求是识人,懂得仁、义大道。识人要善于认识自己和他人。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说:“知人”“知者知人”“知者自知。”他是告诉学生智慧首先是要了解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否被了解,关键是自己要懂得他人。《礼记》:“智莫难于知人。”知人是最难的智慧。对于知人不仅要知己知彼,而且要懂得人性,更重要的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智者仅知人还不够,还要懂得居仁由义。孔子言:“择不处仁,焉得知!”选择中不考虑仁德就不是智慧的选择;“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爱之人安守仁德,而智慧之人追求仁德。对于怎样运用智慧追求仁德?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智慧之人是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人。孟子道:“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杀死无罪的人不是仁德的人,占去非己之财是不义的行为,有仁心行义举,就具备做大人的修养了。

由此可见,儒家认为具备仁德之心,遵从义理之道,躬行践履仁、义大道就是智慧之所在。

因此,儒家思想里“智”的基本涵义主要是指认识、分辨人伦事理,并恰当合序地处理人伦事理的能力;有仁义之心,并能明辨仁义的本质,使自己的行为不偏离、背弃仁义之道的品德。拥有这种能力和品质就是智慧。

二、古代儒家“智”德思想

古代儒家“智”德思想随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体系的完善逐步形成。

(一)孔孟时期对“智”的阐述

早在《书》《礼》《易》中就对“智”的一些基本内涵有所阐述。《尚书》中“智”是天子的一种重要德行,《周礼》“智”是“圣、智、仁、义、忠、信”六德之一,《易经》中将“智”与“仁”并述。孔孟时期在此基础上,对“智”的获得及智和仁的关系等做了深入论述。

对于“智”的获得,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智慧的获得有天生而得和后天修炼而得两种情况,孔子更推崇靠后天学习获得智慧的途径。他认为“好学近乎智”,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努力学习,且有坚定志向,才能使人长智慧。孟子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认为智慧是人心中固有的,强调智慧是修养内化于人内心的品质。荀子说智是“非生而具者也”,强调后天修炼养成智慧。所以,智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努力学习和修炼,任何人都可以由此获得智慧。

对智与仁的关系,孔子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认为拥有智慧的人就像流水一样,懂得应时而变、相时而动,喜乐平和。智和仁是人的两种重要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可使人达到很高的境界。孟子道:“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一个既好学又能耐心教导人的人,是具备智和仁品质的圣人。荀子同样强调:“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智与仁是两样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仁、智双修是智慧的表现。

儒家在对人的这些重要品质的探讨和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家道德体系,孔子提出“智、仁、勇”为“三达德”,孟子在“仁、义、礼”之上加入了“智”,构成四德或四端,这是儒家智德思想的重要发展轨迹。

(二)孔孟之后对“智”的阐述

汉代董仲舒确立了“仁、义、礼、智、信”五端体系,进一步强调了仁与智的关系,他认为要以智达仁,仁智要相結合。宋明理学时期将“仁义礼智信”天理化,朱熹在他的理学体系中不仅是将“仁、义、礼、智”作为伦理规范提倡,而且是作为天命之性展现。他认为“仁、义、礼、智”为心性本体,要依据最高“理”的规范。他说:“仁、义、礼、智,性也。”认为“仁、义、礼、智”都是天命之性,是天理,它是由天决定。在《孟子集注》中把智归结为“是非之理”,即智为是非之所以然,而后确定无惑之理。在朱熹这里,“仁、义、礼、智”四者中仁是最重要的天理范畴,而义、礼、智是在仁的基础之上而生的。智是对仁、义的知之明,礼、智源于仁义,仁义统摄着礼、智,即仁义相对于礼、智有优先性,仁义包含着礼、智。到朱熹这里,儒家“智”德发展过分强调了智为仁义道德服务的要求。

而另一方面,在为人处世方面,儒家“智”德提倡“知经守常”“通达权变”的做法。认为日常为人处世应遵循常法、常道,但守常不固执,而是能实事求是,对复杂情况的判断和取舍能依据客观情况变化权衡变通。宋代袁燮说:“正直者才多不逮,通敏者节或不坚,孰如宗英守经达权,捍边有方,持论无偏。”

智者不固。明代王阳明在军事上充分展示了守经权变的思想。对守经权变思想的运用儒家强调以“仁”为标准,不论在何种境地,作何种判断,都要从大道出发,持论无偏,守仁德,这是儒家思想自始至终所提倡的大智慧。

三、近代儒家“智”德思想变化

近代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儒家思想在社会大变革中开始吸收西方文化精神,在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新的儒学,传统儒家“智”德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严复效法西方提出“溶智慧、练体力、厉德行”的“三育”救国论,主张将传统儒家智德观扩展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方面,不仅重视科技的实用价值,而且还重视科技本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主张提高普通民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以此来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因而提倡普及科技开发民智的新智德观。

梁启超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以“新民启智、启蒙自新、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政纲,他说“中国人民智底下,智慧不开”,他用宣传先驱者的事迹来启蒙民智,用科学民主塑造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新型国民。他认为“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他积极创办报刊,宣传新思想,开启民智。他开民智思想在戊戌变法前提倡“开风气”“教愚民”,即革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愚昧落后的旧风气,开启救国图存、维新变革新风气,大力宣传新思想和新知识,塑造新国民。戊戌变法后开民智思想体现为“拥西学”“倡民权”,此时开民智思想重点转移到让民众认识“天赋人权”等民主、民权观念,唤起民众觉醒,开启民智。

熊十力积极开创新儒学,他认为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他致力于儒家学说研究,对胡适等人的西化主张多有批判。关于智慧,他在《论量智、性智及玄学方法》中将“智”分为“量智与性智”,“量智”即理智,理智来自日常生活经验,而“性智”则是指发自本心的认识能力。“量智”是由“性智”产生的,科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如果没有人的思维活动主动参与,知识也就无从谈起。

总的来说,近代新儒学下传统儒家“智”德思想由践行儒家仁、义德性向冲破传统思想禁锢,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方向发展,“智”的内涵也由重德性开始倾向于重智能、重知识。

四、现代儒家“智”德思想的体现

现代社会,儒家“智”德思想从近代科技开发民智的新智德观进一步向科学智慧观发展,提倡“科教兴国”。而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道德良知、价值趋向与科技发展的冲突也日益显现。针对现代社会问题,开始重新审视儒家“智”德思想,先秦儒家“仁智合一”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方向。儒家“智”德思想在现代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关系的把握平衡上。

(一)认清“智”与“德”的关系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富裕程度越来越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随时显现出冲突与不平衡,这种现象的底层逻辑实质是在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智”与“德”关系的问题。

先秦儒家“仁智合一”思想中“智”与“德”的关系是德性修养是核心,智能尽其发展,但不能背离德性标准。智在德的指引下成为大智,德在智的辅佐下终成仁德,二者相辅相成。现代智能化社会,要警惕在发展中过分追求智力创造财富,忽视道德品质的现象。智能信马由缰地发展,脱离道德约束,会将社会风气引入见利忘义的境地,最终会遭到违背客观规律的惩罚。先秦儒家“仁智合一”思想始终主张“以智辅仁、仁智合一”的大智慧思想,启示现代社会在利用智慧获取利益面前,不能缺少道德的约束作用。当然,在汲取传统儒家思想时,也要避免过分强调道德规范而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阻碍智慧创新的发展。健康社会的发展应该“德、智”并重且平衡。

(二)分清大智慧与小聪明的关系

在儒家“仁智合一”思想中“智”从根本上就不是单指智商、才能,而是指具有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的“德”的问题。“智”不是指反应机敏、见风使舵、明哲保身等小聪明,而是指能坚持正确立场、有原则、讲品格、是非分明、善恶清楚的大智慧。

当下多元文化错综复杂时代,新旧价值观交织冲撞,外来思想鱼龙混杂,文化形式繁杂多样,现实虚拟真假难辨。此种情况,青年人更容易被浮躁张扬的事物混淆视听,出现盲从跟风、精神颓废、道德标准偏移等问题。这时候,能分清楚大智慧与小聪明的关系就很重要。大智慧能使人明心见性、正心诚意、择善固执,远离芜杂浮躁之境。对大智慧的获得,儒家强调反求诸己,向自己内心寻求智慧。加强自身的智德修为,遇到问题不怨天尤人,从自身找原因,反躬自省,并能改过自新。而修炼于内心的大智慧,滋养心灵,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是追求小聪明所不能及的。

(三)坚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危机。如ChatGPT可以代替人完成很多工作,有益于社会发展,但也有可能使丧失道德底线的人利用ChatGPT违法犯罪;更坏的情况也可能出现ChatGPT不受人类控制,威胁到人类社会,那就是超智能带来了恶果。现代社会科技与道德的冲突说到底还是智与德的冲突。儒家“仁智合一”是智与德相辅相成发展的最好出路。

科技是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但现实证明单方面发展科技并不能使人获得纯粹的利好与幸福,要阻止科技对人生活负面影响的一面,必须要有道德的监督与调和。道德是人的精神核心与灵魂,它以人为本指引人追求幸福和理想。科技发展是否合理,这是科技本身所无法解决的,需要道德来协调、规范。在发展科技的同时重视道德的价值判断,在发挥道德价值判断的同时重视科技发展,实现“智”与“德” 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才是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的途径。

儒家“智”德观奠定了中国智慧文化发展基本脉络,在不同时代对社会生活发生着重要影响,现代智能化社会,儒家“仁智合一”思想对平衡社会智能发展,夯实社会德行底蕴,发展更为健康的现代文明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启勇.先秦儒家“智”德思想述略[J].兰州学刊,2006,(12).

[2]朱海林.先秦儒家智德观及其现代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纪娟.全球化背景下儒家“智”德的现代诉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向琳.先秦儒学视野下的“智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3,(5).

[5]孟凯.知与智统一维度下的儒家智德思想研究[J].江汉学术,2018,(3).

[6]戴木才.略论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的发展轨迹[J].云梦学刊,2018,(5).

[7]文敏.孟子智德观及其现代价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

[8]付长珍.重新发现智德——儒家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省察[J].求是学刊,2020,(7).

[9]张方玉.致良知·明道義·行仁智:儒家智德的现代义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

作者简介:

杨彩虹,女,北京大兴人,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儒家内涵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挖掘习题的内涵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