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善问:成就课堂精彩的密码

2023-08-22 01:16周永霞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

周永霞

[摘  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是优化教学活动的手段,也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路径. 趣味性的问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抓住提问时机,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质疑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成就课堂精彩.

[关键词] 课堂提问;开放性设问;思维能力

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起点,有效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教师以问题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生吸引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则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思考、探究,打开知识的大门. 此外,课堂提问还关乎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效、准确的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解题思路,活化思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善于提问者必然善于引发学生思考,也必然善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置开放性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开放性问题以答案的多样性、解题思路的丰富性和思考角度的多层次性为特征. 解决开放性问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下运用数学知识自由地思考,从而产生数学联想,激发求知欲,体会到探究数学的乐趣.

案例1 复习四边形的性质.

问题设计如下.

问题1:在△ABC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把△ABC的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

生1:可以,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都能将三角形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问题2:在平行四边形中,能否作一条直线将其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生2:可以,平行四边形中任意一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能够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师(追问):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生3:还可以过平行四边形对边中点作直线,这条直线可以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分成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相等的.

生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任意画一条直线,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

师:假设我们要把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能否采取类似的画法?

生(齐):可以,因为这几种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师:很好. 我们可以发现,一般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在特殊图形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 本案例通过开放性的设问和教师的连续追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中,学生强化了认识,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的乐趣.

本案例中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层层递进的设问中不断深入思考,拓宽了视野,学会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并在趣味性的探索中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把握提问时机,明确思维方向

适时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找到解题思路,能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共鸣,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方向,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抓住时机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明确思维方向.

1. 新课导入,激趣提问

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激趣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新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问题设计如下.

如图1所示,AB和BC都是柏油路,AC是一条小路. 人们从A地到C地通常都是走AC这条小路而非柏油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 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能使学生在开始时就对新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本案例紧密联系实际,以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概念教学,正反提问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数学概念一般要经过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括的過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辨析,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案例3 正比例函数.

问题设计如下.

问题1:在函数解析式中,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这样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

问题2:函数y=(k为常数,且k≠0)是正比例函数吗?

设计意图 本案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进行设问,使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辨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的抽象提炼,是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通过问题设计进行思维辨析,能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

鼓励质疑问难,激发探究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培养探究精神.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主动地发现问题;应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精准地提出问题;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 思维辨析,发现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品质,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案例4 方程的应用.

已知方程kx2+2x-1=0有解,求k的取值范围.

部分学生的答案如下:

根据题意,可得b2-4ac=22+4k≥0,解得k≥-1.

问题: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 本案例通过错误答案的展示引导学生去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体会和感悟,从而激活思维,促进内驱力的生成,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上述思维过程,学生便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判断并纠正错误答案,这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 变式训练,提出问题

变式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讲解完教材例题或者进行习题训练之后,教师常常会让学生做一些变式练习,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变式练习,可以是教师主导的问题设计,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问题设计,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改变题干条件、探索多种结论等方式来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

案例5 等腰三角形的变式训练.

等学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之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0°,求该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学生解决完上述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变式提问:

(1)假如将原题中的“底角是70°”改为“一个角是70°”,那原题中的结论还成立嗎?

(2)假如将原题中的“底角是70°”改为“有一个角是100°”,那该题的结论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设计意图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改变题干条件的方式探讨试题结论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变式提问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在本案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每一位教师都要勇于突破、勇于创新,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探索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和课标,研究学情,把握提问时机,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讨论、思考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创新的解题思路. 教师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