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2023-08-23 04:00门文娟
考试周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中,改革创新的方向之一就是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文章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多方面将其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其教育价值,探索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中华数学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文章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成因及策略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8-0087-04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我国薪火永传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我国从古至今发展的方方面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贯穿者,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知识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了教材中知识拓展栏目内容

就目前情况来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每章节前都有拓展栏目,是对本章节内容的传统数学文化的介绍,内容大多以图片、故事的形式呈现,其涵盖很多方面,例如数学与历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工艺、数学与图形等。编者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目的无疑是激发学生对课前知识拓展栏目的兴趣,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开阔视野、体会数学的魅力,以此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但大多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忽略了该部分内容讲解或一嘴带过,只注重讲解理论内容,导致学生对数学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

(二)教学方法机械,缺少文化内涵

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有些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对中华数学文化的讲解,但也仅仅停留在表层事件的描述,没有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如果单单是这样,那跟学生自己阅读一遍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教师要对其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充分了解其中的内涵和文化知识。如在学习圆周率这一章节时,大多数教师就只介绍祖冲之这个人,对学生说圆周率是祖冲之发明的,仅此而已。但祖冲之克服种种困难,经过无数次测量验证圆周率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对学生来说更有教育价值,教育学生不能轻言放弃,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然而很多教师却未能做到。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没有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课堂是思维形成、道德培养的主战场。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传统文化传承至今都是我国古代先民的文化智慧结晶,所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来讲有着较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导致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教师自身教学文化素养不足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老套,追求考试时取得较高的成绩,倾向于对学生进行教科书书面知识的传授,没有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及没有引发学生对数学学科背后潜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导致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视野变窄。

(三)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由于升初中压力,教师为了学生取得较高的成绩,过分追求教學进度,挑选课本中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机械化学习。由于传统文化在考试中占比不大,所以教师对此的重视度较低,导致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不够,无法向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拓展。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深研教材,学说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以教材为主导进行学说结合。通过将其渗透到课堂当中,能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学习到不同的德育内容,进而从思想层面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所讲做好课堂笔记,保证数学习题多样化,收集与数学相关的故事。鼓励学生将数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改变老套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形式。“鸡兔同笼”在《孙子算经》中首次出现,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数学趣题,由此衍生出很多相似的数学题,“假如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小鸡和兔子,在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笼子里有几只小鸡,几只兔子?”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是用算术的方法来进行解答的,“假设笼子里都是小鸡,那么就有35个头,70只脚,显然不对,接着假设有34只小鸡,1只兔子,那么就会有72只脚,不足94只脚,以此类推,继续减少鸡的数目,增加兔子的数目,最终得出有23只小鸡,12只兔子,符合题意。”在教学中实行“学理解”与“说思维”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数学广角——对策》课题中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进行教学,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天与齐威王约定了一场赛马比赛,赛马前商量好,将三匹马分为上中下等,依次进行比试,由于齐威王的每匹马都比田忌的强一些,三场比赛,齐威王整体占上风,田忌并不服气,但他又束手无策,这时他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为田忌分析了失败原因,给他提供了六种策略,但只有唯一一个能够取胜,最终反败为胜,赢下了比赛。以经典民间故事为基础,将学说结合运用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二)实践活动,积累素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与实践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自身知识储备,发挥数学学科特性,结合数学教学中涵盖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数学《年、月、日》课题中,了解我国古代年月日的来源与发展以及其中包含的数学问题;可用拳头记忆法来区分大月和小月,攥起拳头,手背朝上,凸起部位每月31天,凹陷部位每月30天,2月除外。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使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链接生活,唤醒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被生活中种种事物所应用。数学学科已经成为生活中较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应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链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拉近与数学学科间的距离,将数学难题生活化。在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的课题中,带领学生去学校的蔬菜地,量出梯形茄子地、方形黄瓜地的各边长,计算出两块地的周长和面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对古代数学文化的探索,完成生活中数学的实践应用。

(四)塑造品格,了解文化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存在很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从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底蕴。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内容与数学教学课堂相融合,不断带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贯穿于数学课堂中,学习古代优秀学者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如《圆的周长》这一节课,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圆周率是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但是关于他发明圆周率的过程有多少人知道呢?所以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预习,简单讲述祖冲之的“故事”,了解他的品质。鼓励学生参加有关数学、数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观察本地降雨、降雪统计图;让孩子自主拿钱购买东西等,以此来创设数学问题。数学文化无处不在,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具有家国情怀,吸收传统文化中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古为今用,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工艺日益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古物作用被高科技产品所替代。所以教师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应不断灌输古人的方法,学习其中精髓,将数学课堂学习与传统文化运用相结合,以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如在学习《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课中,学生学习了象牙、兽骨、竹子等不同材质的古代计算工具——算筹,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这个计算工具,慢慢地人们发现了这个工具的弊端:只能摆小一点的数,如果摆大一点的数就要摆一大堆,太麻烦不说,还容易混乱。对此问题,他们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发明了更方便简洁的计算工具——算盘,在算盘上,每一串珠子代表一个数位,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看起来也较为直观。虽然现在算盘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但仍有一些老人在使用,大多数年轻人并不会用算盘,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运用。对此教师将实物展现给学生,活學活用,让学生感受古代人聪明的才智,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还要将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原理相转化。例如,古代数学家刘徽运用出入相补的原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出入相补原理简单说是指:一个平面图形无论在哪,它的面积都不变,将其分成若干份,然后转化为其他的图形,转换后图形与之前图形面积相等。就此事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三角形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不同,来引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性。

(六)家校共建,高效课堂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训练,学校与家庭要积极配合教育。因为家庭是传统文化实践的场所,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风家德,他们所包含的孝道、民俗等也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创新数学学习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一课时,让学生在家长带领下了解《九章算术》一书中以“方程”命名的一章,了解算术真理,研究方程的发展史。如在课堂上创设问题:小华有60块糖,小丽有x块糖,小丽比小华多8块。学生们根据算理推出公式:小丽的总糖数-8=小华的总糖数,或小丽的总糖数-小华的总糖数=8,即x-8=60或x-60=8。家校积极配合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利用创新能力制造出合理的解题思路,提升创新思维,创造高效课堂。

(七)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

采用具体合适的方法来不断地对传统数学文化进行渗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对数学文化进行渗透。在渗透传统文化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本学科的文化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方式指引,有效提高各个学生的能力,激发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三个方面,课程前的预习、课堂中的认真听讲及课程后的复盘。因此,教师应围绕这三方面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上课前自主预习,在教师讲解新知识点之前,通读一遍教材,认真思考相关习题,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紧跟教师讲课思路是解决课后问题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后及时复盘,梳理解题步骤,总结解题技巧,在完成一道数学题目后,反问自己是否能够举一反三。此外,善于问问题也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步骤之一,教师要向学生灌输“不懂就问”的重要性,不懂装懂、一味地积压只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学生产生惰性心理。上述教学方法不仅能指引学生养成自身的行为习惯,而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一切未知的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性,将单调乏味的数学题有趣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深入地理解题目背后隐藏的含义,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为理想化的掌握程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传统数学文化中有趣的知识为主来进行相关的举例。比如,教师在讲解等量代换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引用古代“曹冲称象”的例子进行讲解,在拓展学生思路的同时,还让学生看到了问题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来培养他们综合性的学习能力。

(八)应用媒介,增强有效性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教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来进行相关文化、课程的讲解,不断地对小学数学知识和其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扩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机械式教育,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互动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加入课件中,例如:音频、视频、图片、操作动画、故事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活动也应该不断更新,教师适当改变问题的难度,通过有趣的提问方式,例如:在白板上录入每个同学的名字,进行随机提问,每个学生都怀揣着紧张的心情,所以注意力定会很集中。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传统模式改变为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目前,在大多数学校的课堂上,也都普遍出现了先进的教学工具,同时也不断更新了教育方式,方便教师们授课,也便于学生接收新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工具,实现互动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PPT的展示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不用像以前一样写板书,节约了课堂时间。由于小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性,将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科技巧妙结合,通过展示教学内容文字的颜色、图画等来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曹冲称象”这一数学内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来进行,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动画来展示称象过程。将数学知识以简单有趣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也使学生记忆深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教学下的课堂是多么的有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丰富课堂,以此来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的不断变化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还能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有利的条件,推动了国家历史文化的建设,传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体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更加彰显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颖.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路径探析[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1(27):75-76.

[2]陆兰仙.让数学课堂走向自主开放[J].数学大世界,2019(6):69-72.

[3]黎勇锃.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20(4):2-5.

作者简介:门文娟(1981~),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任务分析观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